分享

我用哲学看“超女”

 兰勇讲语文 2022-07-08 发布于重庆

写在前面:

要说写作此文的人真可以称之为"大神",当年的重外高考状元,重庆高考状元。什么人才能成为状元?别的技巧我不知,毕竟我一个初中老师,怎么也不可能直接生产的!但可以肯定地说:绝对不是靠挤占学生时间刷题刷出来的。那些年的天很蓝,水很清,草也很绿,无论是鸟儿、鱼儿还是猎人、渔夫都挺惬意。可怎么就产生状元了呢?我看关键还是思想。给予学生充足的、自由的思考空间才是关键。你说呢?

“超女”是2005年最引人注目的关键词之一,是任何媒体单位盘点2005年都不会遗漏的条款。“超女”的一夜成名不是偶然的,“超女”现象也值得人们反思、深究和总结。

用“唯物论”看“超女”

随着改革开放向纵深方向发展,日益提高的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要使陈旧的、落后的、封闭的传媒渠道和手段面临严峻挑战。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必然使文化需求与之相适应,温饱问题解决了,生存问题解决了,人们便渴望活出精彩,活出个性。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出现一系列新生代(new generation)正是这一大背景的产物。为了满足广大民众尤其是一些年轻人群,张扬自我,释放激情的需求,“超女”类型节目便应运而生。而“超女”只是若干个选秀节目中的典型而已。这生动地体现了物质决定意识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有人说,只要还有人想当明星,“超女”就还会火下去。这种说法有一定道理。当人们吃穿不愁,衣食无忧的时候就会自然而然关注自己的内心和情感、梦想和个性,就会本能地要求获得从前只能临渊羡鱼般仰慕的“明星体验”,无疑“超女”是一个很好的平台。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意识不仅能够反映客观事物,而且还能反作用于客观事物;正确意识推动事物发展,错误意识则阻碍它的前进。2005年“超女”虽已结束快半年,但其遗风犹在,大江南北长城内外都留下了“超女”的或积极或消极的痕迹。一方面“超女”三强李宇春、周笔畅、张靓颖纷纷凭借其影响开启了音乐事业之门,同时不断代言广告,出席各类颁奖典礼;另一方面, 那些狂热的“玉米”、“凉粉”们更是不减当日的狂热,对三位偶像穷追不舍。而“超女”主办方湖南卫视则是这次“超女”风暴最大赢家:巨额的广告收入,惊人的高收视和因“超女”带来的高人气使湖南卫视成为各地方台当之无愧的领头羊,大有挑战央视的势头。几家欢喜几家愁,央视同类型节目“梦想中国”却因为“超女”的凌厉攻势惨败而归,无疑成为2005年最大的输家。

用“发展观”看“超女”

“超女”及其选拔、考核、比赛、评定、淘汰的机制是在新朝代背景产生的一种具有时代性、民主性、多元性的竞赛活动机制,就目前状况及“超女”的辉煌成果来看,这种机制是具有强大生命力和群众基础的新事物,相对于此前的一些传统机制和比赛模式,如选拔活动100%由活动主办方和专家评委决策的模式,“超女”把评委手中的权力移交给电视观众,观众的短信投票是决定孰去孰留的不二法则,把观众的审美主体、评价主体地位和民主决策的精神发挥到了极致,最大限度地体现了开放、参与、公平、监督的原则,这也是2005年创造“超女”神话的重大原因之一。无怪乎有人调侃说,“超女”是中国民主精神的最大体现。说到底,“超女”的崛起就是新事物战胜旧事物的过程,就是一种哲学意义上的发展和进步。

纵观“超女”窜红全过程,尽管经历时间只有几个月,但从五大赛区的“海选”到50强再到八强,再不断晋级到总决选,可以说,“超女”是一步一步,一点一点被观众熟知、接受、认同、追捧,甚至颠狂。正是因为“超女”拥有的支持力量不断壮大,才造就了2005年的一个奇迹。可见,“超女”的发展过程是量变到质变的统一过程。

横看“超女”的成功,也与湖南卫视工作人员精心设计的广告词“想唱就唱”这一富有煽动性的宣传口号,甚至每一张海报,每一条“粉丝”们的短信投票息息相关。“超女”背后是一群爱岗敬业、超级才华横溢、超级具有创造激情“后盾”。由此也不难看出,“超女”的成功也是内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用“矛盾观”看“超女”

目前,对于“超女”价值的认识纷繁复杂,莫衷一是。但是过于夸大“超女”的作用影响或是贬得一文不值都是不正确的。一方面,“超女”为当今青年展示才华,吐露心声,张扬个性提供了一个相当直面、融洽而富有挑战性,戏剧性和舞台,满足了人们自主的精神文化需求,同时对平面媒体节目的改革创新、电讯业营业途径的扩展及各类企业进行商业宣传等各个领域,具有重大启发性意义,一定程度上甚至拉动了国内消费需求,对国民经济增长也起了促进作用。另一方面,“超女”的负面影响也不可回避。首先,过度商业炒作必然对比赛的公平公正原则、可信度乃至其活动宗旨发出挑战,无限制的商业化也会造成“超女”文化意义上的失落和贫瘠;其次,从头到尾,乐此不疲地对娱乐至上主义的推崇渲染、宣扬会导致大众舆论导向的偏差,助社会投机浮华之风,误人子弟,以致使追名逐利,惟明星崇拜成为一种社会风尚,对社会风气的净化,人民精神文化水平的提升乃至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产生负面影响。再次,“超女”复杂持久的选拔程序会给参赛者尤其在校学生的生活、学习带来不利影响。

总之,对于2005的“超女”现象,我们只有坚持一分为二的全面观、运用矛盾分析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同时做到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才能解读纷繁的“超女”现象的深刻的社会影响。

『亮色探微』

“超女”,时尚社会众多“热”流中的一支流,其“热”之广,波及全国各地、大街小巷;其“热”之深,触动男女老幼;其“热”度之高,足以熔金销铁。

“热”过之后呢?

大多数人茫然,作者没有不加辨识地一味跟风,也没有嗤之以鼻视其为洪水猛兽,而利用自己所掌握的哲学知识,来剖析这一流行时尚。作者用唯物论看“超女”,其分析冷静;用发展观看“超女”,其思考深刻;用矛盾论看“超女”,其思索全面,令人叹服。

如何抓住流行时尚的热点问题来做文章,作者为大家作了很好示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