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1025篇|情绪的产生和疏导

 成长印记 2022-07-08 发布于浙江

前两天有件事让我情绪很大,我想全方面复盘和深度感受一下,每件事情的发生都会带来成长。

1

一、潜意识的行为模式

1、再一次觉察到潜意识行为模式的力量之大。一旦情绪被激发,那一刻真的觉得非常恼怒,就想立马回击,就想战胜对方,想要一招制胜的感觉,整个人是被情绪控制的。脑海里一直盘旋。

体现到身体感知上就是,不舒服,比如情绪激动回信息时,手不自觉会抖动,去散步时走久了腿会乏力,晚上睡不着,一直想着,吃东西没胃口,两天后就加重了咳嗽喉咙也痛。

2、当有情绪后,想要马上处理掉这个情绪,因为想掐断,想置之不理,但越是这样,越容易困住里面出不来。洪水来了最有效的办法是疏通,而不是拦截,越堵越凶猛。因为我想自己不必与之置气,但当时又确实很生气,越是想快速结束,越有想破罐子破摔的冲动,这估计就是所谓的毁灭性。你不让我好过,我也不会让你舒服。完全是对立的。

2

二、要怎么样疏导

1、事情发生在上午,当时我情绪很大时,我先是给爱人说了,但明显他没有回应,最终一整天也没有给我一丁点回应。这让我更无助和恼火。

2、身边的朋友,我也不好意思去打扰,因为仔细想来,也确实不是什么大事,跟人家说一通,一是可能不理解,二是大家都很忙不会及时回应,三是无法共鸣,所以也得不到排解。所以,我没有说,就自己在那想。

3、好在我有书写这个工具,下午我就写成长记录,梳理了一下情绪,当时文字也可以看出来情绪非常大,都是情绪下的语言。

4、晴晴看了我的成长记录,及时给了我回应,而且接纳、共情了我的感受,我觉得好受了很多,但情绪的冲击力还是在的。

5、晚上陪孩子的时候,我给了孩子温暖,孩子给了我很多温暖和抚慰,情绪一下子好了很多。

6、事情没彻底解决,情绪自然也不会彻底消退,第一天晚上睡得不好,就在想后续要怎么做,有什么预案,想了很多,睡不着,没睡好,第二天眼睛很疼。

7、第二天我又重新梳理了一下事情经过,以及带给自己反思和感受。分析自己有情绪的原因,以及后续要怎么做。写了两条成长记录后,感觉好了很多。但这种始终还是理性冷冰冰的思考,没有温度。情绪的消散最终需要带有温暖的理解才能彻底。

8、第二天下午,我又把写的文字发给妹妹看了一下,妹妹和我聊了几句,共情了我的感受。不过除了共情,我感觉还差了一点力量和方向,这点需要我自己去领悟。

9、第二天晚上,我陪孩子和家人交流了一下,情绪就好了很多,感觉抒发的差不多了,晚上睡觉就睡得很安稳。

10、第三天,情绪恢复到正常后,我就觉得需要复盘,再重新去看待整个事件,我从中感受到了什么,看见了什么,以后要怎么做,彻底理性客观了。

3

三、从这件事中学到了什么?

1、一定不要去激怒别人,激怒别人后,对方的情绪就不可控,破坏力很大,在外面尤其要注意,不要激怒别人,否则可能要承担巨大的后果,因为人一旦有了强烈情绪,那么主宰他行为的就不是正常的理性,而是原始行为,真的不知道对方会做出什么行动。哪怕对方是个修养很好的人,也有可能做出超出正常范围的举动。所以,为了保护自己的安全,切记不要激怒别人。

2、什么情况下,容易激怒别人,那一定是否定、贬低的言行,让对方感受到了被否认、嘲讽、贬低、不尊重、低价值感等,这些言行就会激起对方的战斗欲,这是由原始基因决定的,这是人类生存的本能,对方不可能不反抗,除非对方超级理性,但普通人一般都很难做到,能做到的人,一般也不会这样说他。

3、反思自己。反思自己最初的言行有没有无意识中先激怒了别人,导致别人无意识进行了回击,然后陷入恶性循环。我想了想,应该也是有的,如果从最开始我对他说得话不在意,不当回事,不主动回应,那么就没有接下来这场激烈冲突。因为我一开始在意了,而且回应时先用了否定他人的语言(虽然是客观事实),让他人感受到了不舒服,所以他无意识下站到了我的对立面,进行了更加有力的回击。然后我又再次被激怒再回击,最后两败俱伤。

4、再反思自己。我为什么会在意进行回应,因为本来我完全可以不回应装作没听见,或者诙谐调侃一下就可以了。但当时我做不到,我想了想原因有二。一是,我把自己定位放得太低了点,所以我会在意对方的言语,毕竟也算是比较重要的关系,如果我把自己定位得很高,高于他,那我是俯视的视角,那就不会有情绪了。二是,我看得太重,说明对方还是有分量的,如果我足够强大,那对方的话语分量就微不足道,那对方说什么做什么我都不会在意的。总结下来,还是自己能力还不够强大,导致格局不够大,大格局就有大胸怀。

5、以后要怎么做?

既然自己作为受过高等教育且每天都在刻意练习追求上进的成年人,都会被情绪带节奏,可见情绪这个东西很重要,要重视。情绪没有好坏,有情绪不羞耻,它只是如实呈现。一是,要重视自己的情绪感受,不回避、不压制,就用心去感受它,就让它流动,这样才能去得快。二是,要重视他人的情绪,这里最重要的就是孩子的情绪,当孩子有情绪时,一定要及时回应,去帮助孩子疏通情绪。

自己在情绪之下,理性会大幅下降,那么同理到孩子,在孩子有情绪时说教就是对牛弹琴,毫无效果,所以,理解了就会尽量少做这样的事情。

自己在情绪之下,身体会难受,气大伤身,那孩子也一样,孩子比我们更小,无论是掌握的技能还是身体素质都比我们弱,那他们有情绪时更需要外力的帮助,而我们作为父母,是最能给予他们帮助的人,所以需要及时回应孩子的情绪,帮助他们排解情绪。

自己在情绪之下,最需要的是理解和接纳,这样情绪才能释放,情绪释放之后才是解决问题找到解决方案。同理孩子也一样,如果我们能接纳并理解共情孩子的情绪,孩子的情绪就能很快得到释放,方式方法很多元,有陪伴、有语言(要表达到孩子的情绪点),如果语言不好把控,那么最简单又最有效的就是拥抱、抚摸和亲吻,这些身体接触,可以快速抚慰我们孩子的情绪。其实大人也一样。

最后才是解决情绪背后对应的问题,找到解决方案,当然很多时候,只要情绪没了,问题也就解决了,少数很难的问题还需要深度思考解决策略。

做事说话前三思,尽量避免带给别人情绪,也不被别人情绪带节奏,这是修身。及时看见别人的情绪,共情别人的感受,帮助别人疏通情绪,这是助人。

大道理人人都懂,先从修身和陪伴好孩子做起吧。照顾好自己的情绪,帮助孩子照顾她们的情绪。

每天心情好,生活一定会更美好。

(后记:进步是什么,每个人的标尺不一样,进步不是一蹴而就的。

以前的自己,一个月发一次大火,一发火要好几天才能出来,而且容易走极端,非常伤神伤身。情绪一来,一是刹不住车,二是困住里面出不来,三是会内心攻击自己,可能潜意识里觉得情绪有好坏,而自己这样的坏情绪是不对的,就想快速切断,越是这样越困住里面,最后就想破罐子破摔,两败俱伤。现在的自己也会发火,但频率少了,发火后可以一天恢复理性了,可以进入更深刻的思考了,可以变得更加客观了,那么这也就是进步。走在自己的进步节奏上不跑偏就可以。不要急,慢慢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