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ZDAY127:中医基础理论(七)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一)气

 幽默的数据线 2022-07-08 发布于甘肃

      气、血、津液是构成生命和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也是各脏腑组织器官生理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中国古代哲学认为气是物质,是构成一切事物的本原,自然界的事物和现象都是由气的运动变化而产生。中国古代哲学渗透影响着中医学,形成对人体之气的基本认识。人体之气是具有很强活力、不断运动、构成和维持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

知识点:
一、气
(一)气的生成
气来源于父母先天之精气、后天饮食中的水谷精微以及从自然界吸入的清气。
 1、先天之气
为先天之精所化生,依赖于肾藏精的生理功能,才能充分发挥生理作用。
 2、后天之气
水谷之精气,依赖于脾胃的运化功能,才能从饮食水谷中化生;自然界的清气,则依赖于肺的呼吸功能,才能吸入人体。因此,气的生成,除与先天禀赋、后天饮食营养,以及自然环境等状况有关外,还与肾、脾胃、肺等脏腑的生理功能密切相关。
(二)气的分类与分布
 1、元气
元气(原气)是人体最基本、最重要的气,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
根于肾,通过三焦布散全身,内至脏腑,外达肌肤腠理,推动和促进着人体的生长发育,温煦和激发着各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
元气的生理功能:推动和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温煦和激发各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元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的物质。机体元气充沛,则各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活力旺盛,体质强健而少病。
2、宗气
宗气,是积于胸中之气。宗气在胸中集聚之处,称作“气海”,又称“膻中”
宗气由肺吸入的清气和脾胃运化产生的水谷精气相互结合而生成。因此,肺的呼吸功能与脾胃的运化功能正常与否,直接影响着宗气的盛衰。
宗气聚集于胸中,向上分布于肺与息道,向下贯注于心脉,布散全身。
宗气的生理功能:上走息道以行呼吸,贯注心脉以气血。故凡语言、声音、呼吸的强弱,气血的运行,肢体的寒温和活动能力,视听功能,心搏的强弱及其节律等,皆与宗气盛衰有关。临床上亦常以心尖搏动部位(虚里)的搏动状况和脉象来了解宗气的盛衰。
 3、营气
营气,又称“荣气”,与卫气相对而言,营气行于脉内而属阴,故又有“营阴”之称。主要来源于脾胃所运化的水谷精气,由水谷精气中的精华部分所化生。水谷精微中的精华部分,是营气的主要成分,是脏腑、经络等生理活动的主要营养物质。
营气的生理功能:有营养人体和化生血液两方面。营气运行于全身血脉之中,
成为血液的重要组成部分。故营气与血液的关系极为密切,可分而不可离,故常以“营血”并称。
4、卫气
卫气,与营气相对而言,卫气行于脉外而属阳,又称“卫阳”。卫气主要由水谷精气所化生,运行于脉外。卫气活动力特别强,流动迅速,故不受脉管的约束,可运行于皮肤、分肉之间,布散于全身内外上下。
卫气的生理功能有三个方面:
一是护卫肌表,防御外邪入侵;
二是温养脏腑、肌肉、皮毛等;
三是调节控制汗孔的开合和汗液的排泄,以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
在中医学里,气的名称还有很多,与构成人体基本物质的“气”有所区别,如把致病的物质,称作“邪气”;把体内不正常的水液,称作“水气”;把中药的寒、热、温、凉四种性质和作用,称作“四气“等。
(三)气的功能
1、推动作用
气是活动能力极强的精微物质,对人体生长发育、各脏腑组织器官的功能活动、血液的循行、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等,均能发挥激发和推动作用。如果气的推动作用减弱,则影响生长发育,甚至出现早衰;使脏腑组织器官、经络等功能减退;或使血液、津液的生成不足,运行滞缓,而发生血虚、血行不利或水液在体内潴留等病变。
 2、温煦作用
人体体温的恒定,依赖气的温煦和调节各脏腑组织器官、经络等,也要在气的温煦作用下,才能进行正常的生理活动;血和津液之所以能保持液态在体内不停地运行,除依赖于气的推动外,也要依靠气的温煦作用,方不致凝聚,故古人说“血得温则行,得寒则凝”。如果体内气虚,温煦作用失常,便会引起畏寒喜热、四肢不温、体温下降、血行滞缓、津液凝聚等病变。反之,如因某些原因引起局部或全身气盛有余,则还会表现为局部或全身发热等病变。
 3、防御作用
主要表现在:一是护卫肌表,防止外邪侵入;二是与侵入体内的各种邪气进行斗争。气的防御功能,是通过脏腑经络的生理功能而体现的。脏腑经络功能正常,说明正气充沛,防御和战胜邪气的力量就强,则不易受邪而患病。故《素问·刺法论》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反之,若正气不足,防御和战胜邪气的力量减弱,外邪得以侵入机体,则容易受邪而发生各种病变。
 4、固摄作用
具体表现在:固摄血液,即维持血液在脉管内循行,防止逸出脉外;固摄汗液、尿液、唾液、胃液、肠液等正常物质分泌和排泄,防止其无故外泄和流失,从而维持体内水液代谢的相对平衡;维持脏腑器官位置的稳定,使之保持正常的生理活动和脏腑之间功能的相互协调,维持胎儿在胞宫内的安定和正常发育等。
5、气化作用
气化,是指气的运动而产生的各种变化。气化作用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体内物质代谢的过程,即物质转化和能量转化的过程。指精、气、血、津液等物质的新陈代谢及相互转化。例如:将饮食物转化成水谷之精气,然后再化生为气、血、津液、精等;津液经过代谢,可转化成汗液、尿液、涕、唾、泪、涎等;饮食物经过消化和吸收后,其残渣可转化成糟粕排出体外等都是气化作用的具体表现。
(四)气的运行
气的运动,称作“气机’’,“升降出入”是气运动的基本形式。气的升降出入运动体现在脏腑、经络、形体、官窍的功能活动中。如肺主呼吸,有出有入,有宣有降,肺主呼气(出),肾主纳气(入),心火下降,肾水升腾,以及脾主升清,胃主降浊等。气的升降出入运动的平衡协调状态,称为“气机调畅”,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气的升降出入一旦停止,也就意味着生命活动的停止。

练习题:

1、脏腑经络功能减退,血液生成不及,运行迟缓,水液在体内潴留等病变,与气机功能失常密切相关的是
A.温煦作用
B.推动作用
C.防御作用
D.固摄作用
E.气化作用

2、气的固摄作用失常,可见的症状是
     气的推动作用失常,可见的症状是

A. 自汗漏汗

B.囟门迟闭

C. 恶心呕吐

D.畏寒肢冷

E.易于感冒

3、某女,50岁。月经淋沥不断,色淡质稀,食少便溏,畏寒肢冷,少气懒言,头晕乏力,舌淡,脉细弱。基于气的生理功能分析,该病证属于

A.推动作用失常

B.温煦作用失常

C.防御作用失常

D.固摄作用失常

E.气化作用失常

4、营气的生理功能是

A.化生血液

B.促进生长发育

C.推动气血的运行

D.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

 E.温养脏腑、肌肉、皮毛

答案与解析:

1、B

本题考查气的功能。推动作用(B对) :气是活动能力极强的精微物质,对人体生长发育、各脏腑组织器官的功能活动、血液的循行、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等,均能发挥激发和推动作用。如果气的推动作用减弱,则影响生长发育,甚至出现早衰;使脏腑组织器官、经络等功能减退;或使血液、津液的生成不足,运行滞缓,而发生血虚、血行不利或水液在体内潴留等病变。

2、A      B

本题考查气的生理功能。气的固摄作用,主要是对于精、血、津液等物质具有防止其无故流失以及维护脏腑器官各自位置的相对恒定等作用。具体表现在固摄汗液等(A对)。囟门迟闭(B错)是气的推动作用失常。恶心呕吐(C错)是因为气的气化作用失常。畏寒肢冷(D错)是气的温煦作用失常。易于感冒(E错)是气的防御作用失常。


3、D

本题考查气的功能。该证属于崩漏气血两虚。气的固摄作用,主要是对于精、血、津液等物质具有防止其无故流失,以及维护脏腑器官各自位置的相对恒定等作用。具体表现在:固摄血液,即维持血液在脉管内循行,防止逸出脉外;固摄汗液、尿液、唾液、胃液、肠液等正常物质分泌和排泄,防止其无故外泄和流失,从而维持体内水液代谢的相对平衡;维持脏腑器官位置的稳定,使之保持正常的生理活动和脏腑之间功能的相互协调,维持胎儿在胞宫内的安定和正常发育等。该病证属于气的固摄作用失常(D对)。


4、A

营气的生理功能,有营养人体和化生血液(A对)两方面。卫气的生理功能有:护卫肌表,防御外邪入侵;温养脏腑、肌肉、皮毛(E错)等;调节控制汗孔的开合和汗液的排泄,以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D错)。宗气的生理功能:上走息道以行呼吸,贯注心脉以行气血(C错)。元气的生理功能:推动和促进着人体的生长发育(B错),温煦和激发着各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

小周药师说:

气的生成与肾(先天)、脾胃和肺(后天)有关。气分为四气,元气(生长发育)、宗气(行呼吸、气血)、营气(营养人体、化生血液)、卫气(防御外邪、温养脏腑、汗液排泄体温)。气的功能分为五种,需要知道五种作用主要功能和功能减弱后的影响,推动作用(对生长发育等推动作用,减弱导致生长发育减缓、早衰、血虚、体内水储溜)、温煦作用(体温稳定,脏腑生理正常活动)、防御作用(防止外邪侵入)、固摄作用(汗液、尿液、唾液、胃液正常排泄,子宫胎儿的安定和正常发育)、气化作用(精气血津相互转化、残渣排出体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