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储能行业2022年下半年投资策略:政策鼓励 内外兼修

 wupin 2022-07-08 发布于湖北
全球能源转型持续推进,风光渗透率的提升也对储能提出了明确的需求,我们预计未来五年全球储能市场CAGR 将保持在60%以上,2022 年下半年国内储能项目将规模化落地,海外储能需求有望快速增长。目前看,国内储能市场的发展主要来自政策推动和现实驱动,2022 年上半年新增储能项目数量同比快速增长,下半年主要关注电源侧储能的规模化落地和用户侧储能商业模式的探索。

      海外储能市场发展主要来自高电价的驱动和能源独立的使命,户用光储能够提升自发用电比例且具有经济性,上半年海外储能签约与落地项目高速增长,预计下半年仍能够维持这样的增长趋势,储能产业链料将蓬勃发展。在储能系统快速发展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参与到储能行业的发展中。我们建议重点关注:储能系统集成商、储能逆变器、储能温控、储能消防系统和新型储能产品供应商。

       现实驱动和政策推动,国内储能迎来快速发展期。在“双碳”目标的指引下,国内风光装机量持续提升,我们预计2025 年国内新能源发电占比将超过20%,新能源装机的快速增长将带动储能渗透率的提升。另外,国家能源局等多部委陆续发布配储相关政策,包括优先并网、共享储能、拉大峰谷电价差等措施,提升发电侧、用户侧等配储意愿。从经济性的角度看,风光项目配储收益率有1%的下降,发展共享储能则能够弥补储能装机成本带来的收益率缺口,目前国内已公布的共享储能电站项目(投运、在建、规划)规模接近10GW/20GWh。随着政策推动与商业模式日臻成熟,2022 年上半年并网、投运的电化学储能项目51个,装机规模391.7MW/919.4MWh,延续了高速增长态势,预计下半年随着集中式电站启动和分布式快速发展,大型储能项目将迎来放量,用户侧储能模式也将积极探索。

       电价上涨和能源独立,海外储能装机持续放量。俄乌冲突促使欧美国家加速能源转型的步伐,并积极通过发展新能源来寻求能源独立,同时传统能源价格持续上涨引发了欧美国家电力价格进一步飙升(过去两年欧洲多国电价上涨幅度超50%)。在上述因素的影响下,海外户用光伏(光储)项目装机意愿明显提升。

      光伏+储能模式能够提升自发用电比例,我们测算相比无光伏/仅光伏模式下的电费节省分别为90%/85%(按10 年期测算),海外户用光+储的经济性凸显。根据Energy Storage News 数据,从上半年的海外光储项目跟踪情况来看,欧美国家储能相关项目签约和落地保持高速增长,这也预示着下半年储能装机将保持高速增长态势。

       多因素推动储能行业爆发,带动产业链快速发展和多种储能方式应用。从上述分析来看,政策、电价和新能源装机渗透率提升等多种因素推动储能行业快速发展,我们预计2025 年海外/国内新增储能装机量分别为190/80GWh,合计超270GWh。从市场空间来看,我们预计2021-2025 年,全球储能市场空间将由507 亿元提升至3263 亿元,五年CAGR 超过60%。相应的,预计到2025 年,全球储能电池、PCS、消防及温控板块的市场空间分别为1958/489/196/163 亿元,五年CAGR 分别为60%/60%/90%/81%。我们预计2022 年全球储能市场将实现翻倍以上增长,其中欧美、中国是储能最主要的增量市场,海外户用光伏和国内风光基地,将带动储能呈现高速增长的态势。另外,为了满足不同的储能需求,短时、中时和长时储能预计将获得应用和推广,其中中时储能最具代表的是锂离子电池储能,长时储能包括全钒液流电池、空气压缩储能和抽水蓄能等。

       风险因素:新能源装机量不及预期;储能成本下降不及预期;电价市场化推进不及预期;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化不及预期。

      投资策略。储能行业快速发展带动出货量和产业链成长,建议重点关注:1)储能系统集成商,主要代表是具备电池供应能力和成本优化能力较强的电池企业,具备较强的渠道和品牌优势的逆变器厂商,包括派能科技、阳光电源和海博思创等为代表的企业;2)储能逆变器环节。重点关注具备渠道和品牌优势,并且率先发力的固德威、德业股份、禾迈股份和锦浪科技等;3)储能安全领域。主要包括储能电池温控领域,尤其是液冷技术具备优势的高澜股份、同飞股份等。储能电池消防领域,包括青鸟消防、国安达;4)其他储能领域,包括抽水蓄能领域东方电气和中国电建,关注全钒液流电池产业链和空气压缩储能相关标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