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花鸟画确实富有装饰性,但他的山水《溪山清远》更是牛!

 泊木沐 2022-07-09 发布于辽宁

花鸟画起步比较晚,晚于人物画和山水画,而在发现演变过程中也没有山水画那样受宠,山水画起步也晚,但是最后却超越了人物画和花鸟画。

花鸟画经过多年的积累和发展沉淀,表现出了多种多样的艺术美,寓意寄情便是美的表现之一。都说艺术是相通的,没有国界之分,西方绘画自然也有虽然以花与鸟为题材表现的作品,但是多数属于静物写生的一个范畴,而中国花鸟画则是以诗一般的境界去造景立意,以高尚情操和审美情趣寓于笔墨画面之中。

很明显两者都很大的区别和不同,画家们在具体的艺术表现过程中,运用自己的激情和笔墨痕迹来仁慈心理活动状态,抒发内心思想感情,在这就是通过自己的才情通过画面的构图氛围、对象造型、色调明暗、题款等体现出来。

而花鸟画一开始就富有装饰性,所以一开始格调就不高,低于山水画,但是花鸟画同样也是有他的寓意,花鸟画主要是以对象的形象特征寄情,花鸟虫鱼的形象特征,常常唤起画家的借此联想。如竹子,高洁坚硬,潇洒临风,清气横溢。这给画家寓意寄情提供了自然的依据。所以画竹往往寓意清廉高洁,虚心好学,清高脱尘,后来居上等等,给画竹增添了进一步的含义。

牡丹花,华丽大气,妩媚多姿,借喻富贵娇美之意。白头翁,是一种常见的禽鸟,因其头部有一撮白色羽毛而得名,这个特征,仿佛人老发白。所以好多人把这个鸟说成夫妇同到白头、至爱终生。如果将牡丹与白头翁结合成画,即可寓意富贵的生活、忠贞的爱情。

在文化底蕴之下,绘画自然更富有文化内涵,花鸟画的文化底蕴大多来自于儒家的文化,后来发展到儒家,道家,佛家的文化逐渐都融入其中不仅仅是山水,花鸟,还是人物,他们的文化背景都和儒佛道融合,使得文化彻底和绘画结合在了一起一起,这样使得绘画更加的富有精神。

野逸之趣弥散画中,他的作品值得我们去学习,反思。明朝距离我们其实并不是那么的遥远,仅仅是几百年而已,而在明朝有这么一个人,他就是杨文骢,是明朝的一个文人,字龙友。可能对于熟悉戏曲的朋友们都知道,在《桃花扇》中一定是看过这个人物。他是马士英的妹夫,阮大铖的盟弟,侯朝宗的好友。从杨文骢这么多身份就能知道,他一方面是风流才子,另一方面是依附权贵的帮闲。

而作者在写《桃花扇》这部戏的时候,很巧妙地写出了这个人,通过这出剧,大家就能知道杨文骢这个人圆滑复杂而又保持一点点天真。当然他还会作画,特别喜欢诗文书画,他和同时代的几位画家并称为“画中九友”。他的作品《溪山清远》就是他的代表作品,而且很经典,值得我们去学习。

那么这幅画究竟画了什么呢?其实画中描绘山水相依,天高云淡的江南秋色。整幅作品构图十分简单,属于标准的“三段式”构图,我们仔细去看,自然会发现一些东西,从画中题词也可以看到讲述他的创作经历,他在朋友处看到一幅沈周的山水画。这幅画看上去逸笔草草,意境深远,画中山水渗透着标准的文人审美。杨文骢觉得这幅画大有元代画家的笔墨章法,是很好的学习范本。于是,他耐心临摹了这幅《溪山清远》。

可以看到明代的人对元代的绘画特别喜爱,而发展到明朝末年,董其昌的审美观成为主流,导致整个画坛到处都是这种简约清冷的山水画。在创作中不强调个性,而追求共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