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男左女右,为何倪海厦说“男子右脉大于左为正常”

 经方之道 2022-07-09 发布于山东

中医烧脑问题:男左女右,为何倪海厦说“男子右脉大于左为正常”


我们俗语常说“男左女右”,意思是说人的左侧属阳,右侧属阴,而男人属阳,女人属阴,所以诊脉的时候,男人应该看左边,女人应该看右边。但是,为什么中医鬼才倪海厦却说男子正常的脉是右手脉略大于左手的脉为正常,而女子的话则相反,左手的脉略大于右手的脉为正常,他的说法是正确的吗?这背后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首先给出答案,倪海厦的说法是正确的。在解释原因之前,我们先来看在中医的观念里面,左右手的脉所主的脏腑和它代表的功能有何不同。根据《难经》的脉学理论,人的左手脉寸关尺对应的脏分别是心、肝、肾,右手三关对应的脏是肺、脾、命门。我们再结合五脏的功能来看,心是主血的,肝主藏血,肾主藏精,中医认为精血又同源,因此人的左手脉候的是人体的阴分,也就是血和精;再看右手,肺主气,脾主运化,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命门为元气之根,因此,右手三关候的是人体的阳和气。换句话说,我们从左右手脉象所候的功能看,应该是左阴右阳的,所以,古代的医家将脉学总结为:“左手主血,右手主气。”,也就是这个原因,这个理论在临床上也得到了验证。

那既然是“左阴右阳”,而男子属阳,女子属阴,所以,倪海厦的说法男子右脉要略大于左脉、女子左脉要略大于右脉就能理解了,但是为什么不说“男右女左”,而要说“男左女右”呢?要想回答这个问题,就要牵涉到中医阴阳理论的“阴阳互根”原理,以及中国传统哲学中的“体用原理”了。

所谓阴阳的互根,就是说,相互对立的事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依赖的关系,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另一方而单独存在,阴阳是相互化生、相互为用、互为根据的,阳根于阴,阴根于阳,无阳则阴无以生,无阴则阳无以化。阳蕴含于阴之中,阴蕴含于阳之中,阴阳一分为二,又合二为一,是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因此,虽然男子属阳,但是这个阳是根于阴之中的,离开了阴,男子的阳就不存在了,同理,虽然女子为阴,但是这个阴是根于阳之中的,离开了阳,女子的阴也就不存在了。

再来讲一下什么是“体用原理”。体和用是中国古典哲学特有的概念,简单来说,体就是本体,用就是功用。一般认为“体”是最根本的、内在的,“用”是体的外在表现。这与西方的科学相比不太一样,西方科学要探究事物的结构,而中国的哲学只关注事物的功能。比如中药,中医只关注一味中药的功用,不去分析中药的成分,而西医则是一定要分析中药的成分,研究到底是哪一种成分起作用,所以,西医的化学药大多都是单一的化学成分。

“体用思想”就是中国人看到任何事物要问它的功用,“体”的内涵是通过“用”的表现而得到的,体用的关系总结起来有三种:第一、体无定用,体全而用缺。比如自然界有四季为体,但是人用之为三,因为冬天水冰地坼,农作物不能生长,所以人们只能在家休息。地有四方为体,人用之也为三,因为人站立的时候只能观察三个方向,后面永远看不到。第二、体静用动说。也就是说体一般是静态的,而用是动态的。就比如要出拳打人,必须自己的身体要安稳,身体是体,而拳就是用。只有体是静态的,才能有动态的用,如果体和用都是动态的,那就乱套了。第三、就是体阴而用阳。万物以阳用事,阳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动力。但用阳者,多数体为阴,换句话说,没有体之阴很难用到阳。这个原理有点烧脑,好像很难理解,但我们从古代儒道两家的文化对比就可以知道,细心的读者会发现,古代孔子与老子的主张居然是相反的,孔子提出阳尊而阴卑,提出父子、夫妇、君臣之礼这种纲常伦理,而老子却相反,尊阴而贬阳,提倡“上善若水”,又说“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知其荣守其耻为天下式。”那他们两者谁对谁错呢?如果我们从体用的思想就能知道,二者都没有错,他们一个在强调体,一个在强调用,如果我们以老子之阴为体,以孔子之阳为用,这样就把中国的传统文化都串联起来了。

那明白了上面的理论,我们就能理解,为什么男子属阳,左侧为阳,但脉象上却是左手候的是阴,因为阴为体,阳为用,男子以阳用事,所以候阴的左手脉被定义为阳,但是属阳的右手脉要大于左手为正常;而女子则相反,女子属阴,阴为其用,阳为其体,所以女子的左脉大于右脉为正常。如果男女的脉象大小不是这样,当然就是异常的。比如男子的左脉大于右脉,反映了他用不足,需要左手的体增加才能够其用,这就是病态的了。如果女子的右脉大于左脉,说明女子的阴血不足,需要加倍的阳来增加其阴之用,这就是病态的,需要及时调理干预了。

伤寒与温病中脉象右大于左的病机分别是什么?


吴鞠通在<<温病条辨>>中曰"形似伤寒,但右脉洪大而数,左脉反小于右,口渴甚面赤,汗大出者,名曰暑温".
外感伤寒和温病中的暑温和温热均可见脉象右大于左,两者的病机分别是什么?


左脉属心、肝胆、肾,右脉属肺、脾胃、命门。右大于左常因初病多首侵肺及脾胃病浅表,久病入里常及心肝胆。另暑热暑温为阳邪,右脉命门为人身火源,稍易引动,脉浮数,所以右脉常大于左脉。外感伤寒首犯肺卫,寒滞经络脉浮紧,右寸属肺,故右大于左。
两者病机的区别已很明显,伤寒及暑热或暑温。脉上区别为浮紧和浮数。症状当然有明显区别,另应四诊合参,我就不必多说了。


这主要是病位决定的,暑温和温热的病位在肺,而寸口脉左手寸关尺分属心肝肾,右手分属肺脾命门。肺中有热邪,故右脉洪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