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公安部:对“套路贷”、“软暴力催收”有一个打一个,决不姑息手软

 且说金融 2022-07-09 发布于四川

你有遇到过“套路贷”吗?在下载安装某个贷款APP后,没借款成功就被扣除了费用,而这种“套路贷”往往伴随着“软暴力”催收等非法手段。

2022年7月5日,公安部官网刊发了公安部刑侦部门部署开展夏季治安打击整治“百日行动”。

要求始终保持“零容忍”,推动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纵深发展。严厉打击网络“套路贷”、恶意索赔、软暴力催收等新兴涉网黑恶犯罪,全力缉捕涉黑涉恶“漏网之鱼”。

1

仿冒APP“套路”“软暴力催收”横行

“套路贷”是新型黑恶势力犯罪的一种,具有较强的欺骗性,有一些“套路贷”团伙是通过克隆持牌机构的现金贷App欺诈借款人。

不法分子通常利用受害者借款心切的心理,以借贷为假象,通过短信、微信推荐不明链接让受害人进行下载,以达到诈骗的目的。这种类型的骗局大多是通过砍头息、短期高利率等方式实行“套路贷”。

近日,仙居县人民法院打击了一伙推广“套路贷”软件的诈骗团伙。涉案11人有期徒刑4年8个月至9个月不等,并处相应罚金。

据案件信息显示,被告人李某通过推广贷款APP让人贷款成功后就能获取一笔佣金,甚至提供链接由他人推广成功后,还能赚取佣金差价。于是便于刘某、湛某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设立了工作室,并购买网站,联系上线接收带有“套路贷”性质的贷款APP链接,再由下线进行推广。

该网站上有上百个“套路贷”APP,这些贷款APP通常会收取高额“砍头息”,贷款人借款1500元实际到手仅1100元,借款期限自当天起算仅3天,这还是其中砍头息最低的一款。

业务员徐某等人在明知存在收取“砍头息”、逾期不还会有“爆通讯录”等非法催收的情况下,仍以“无担保、审批快、不上征信”等为幌子,诱使被害人下载APP贷款。

当被害人无力还款时,徐某等人会继续诱导其再次借款,不断垒高被害人债务。这种类型的套路贷通常会有链条式催收组织,以确保放出去的资金能够收回。

在借款人深陷“套路”逾期后,平台通过非法获取个人信息,以电话、短信、微信等方式,对被害人及其亲友进行辱骂、恐吓、骚扰等“软暴力催收”手段,逼迫被害人偿还“债务”。

“软暴力”催收也是当前“套路贷”的常用手段,是属于暴力催收的一种,造成的影响较长,而且涉及面非常广。

相比于暴力催收,“软暴力”隐藏得较深,债务人一般很难发现,也更难取证,即使到了法院他们会有各种理由为自己推脱责任。

“软暴力”是指行为人为谋取不法利益或形成非法影响,主要包括:语言攻击、威胁恐吓、爆通讯录、侵犯债务人合法权益、扰乱债务人的正常生活,均属于违法行为。

2

公安部监管机构出手打击

随着套路贷和软暴力催收犯罪分子发展越发猖獗,公安部、银保监等监管机构不断加大监管力度。

今年以来,国家网信办排查打击4.2万个仿冒App,并纳入国家涉诈黑样本库。

有诈骗分子仿冒京东金融、马上金融、360借条等平台,推出大量“李鬼”式App,甚至有部分诈骗平台以“国企背景”吸引用户,并用“拉人头”模式发展下线赚取佣金差价,给一些网民造成巨大财产损失。

此外,今年6月以来,四川、湖南、广东等多个省份数十家催收公司被端,涉及多省警方,涉及缘由最多的是不法催收公司,或者个人利用政府医保官网的漏洞爬取公民核酸、接种新冠疫苗时留下的电话及住址并用来失联修复

在数十家催收被端后,不法分子并没有停止还继续从事失联修复,这种非法获取个人隐私信息的现象仍然存在。

包括套路贷也是屡查不止,主要原因有当贷款APP或者网址被封禁后,他们会换壳继续行骗,并且成本十分低廉。

当借款人接到催债电话时,可以要求催收人员提供详细工作单位、工作证明,并核实对方是否通过合法合规方式获取自己的电话,并及时保留证据。对超过利率红线的网络“套路贷”可以寻求公检法的支持,维护自身权益。

欠债还钱天经地义,但讨债不能违法。此次公安部刑侦部门打击整治“百日行动”,足以表面对网络“套路贷”“软暴力催收”的零容忍。同时,借款人也要积极配合,从而形成多方合力,不给不法分子可乘之机。

HISTORY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