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科普(84)六腑的功能失调

 江海博览 2022-07-09 发布于浙江

1、胆的功能失调

胆的主要生理功能储藏和排泄胆汁,来帮助脾胃的消化功能。胆汁,生成于肝;胆汁的分泌和排泄,受肝的疏泄功能控制和调节,所以胆汁的分泌和排泄障碍于肝的疏泄功能异常密切相关。Image

胆汁的分泌排泄障碍,主要是因为情志因素所致,肝失疏泄直接引起;也多见于中焦湿热熏蒸,阻遏肝胆的气机所致。胆汁的排泄障碍,不但可进一步加剧肝郁气滞,阻碍脾胃运化功能的正常运行,同时还可以导致胆汁外溢于肌肤,形成黄疸。

2、胃的功能失调

(1)、胃气虚:多是因为持久或者反复地饮食失节,损伤胃气所致。因为禀赋不足,素体虚弱,或者久病元气大伤等,都可以导致胃气虚弱。胃气不足,则受纳食物和腐熟水谷的功能减退,可出现胃纳不佳,饮食无味,严重的可出现不思饮食等病理表现;胃失和降,可出现脘腹胀满、隐痛等病理表现,甚至胃气上逆,可出现嗳气、恶心、呕吐、呃逆等表现。

(2)、胃阴虚:主要是胃的阴液干枯而引发的胃功能失调。胃阴的枯竭,多因热病后期,邪热久留;久病不复,消烁阴液所致。胃阴虚时,胃的受纳饮食和腐熟水谷功能已极度衰退,可见不思饮食,舌质红光而干,甚则舌如镜面等病理表现;胃失和降,可见脘腹胀满之虚痞,频频泛恶、干呕等胃气上逆的表现;严重的可出现胃气衰败,出现口腔糜烂的表现。Image

(3)、胃寒:多是因为过食生冷,或者过度食用寒凉克伐药物,损伤胃的阳气;或者素体中寒,均可导致胃寒。胃寒,则腐熟水谷的功能可明显减退,多见食入不化的病理表现;胃寒,则气机不利而气滞,血行减缓而瘀滞,收引脉络而致脉络拙急,故而多出现较剧烈的胃脘痛,痛得温而减轻等病理表现。

(4)、胃热:也称为胃火,热和火同类。胃热炽盛,郁而化火上炎,即是胃火。胃热、胃火,多由邪热犯胃;或由酗酒、嗜食辛辣、过食高粱厚味,助火生热;或者由气滞、瘀阻、痰、湿、食积等郁结化热、化火,均能导致胃热、胃火。其他如肝胆之火,横逆犯胃,也能引起胃热,胃火。胃热、胃火均能引起胃的腐熟水谷功能过于亢进,而出现胃中嘈杂、消谷善饥等病理表现。胃热炽盛,耗伤胃阴,而致燥热内结,胃失和降,可见口苦、口渴引饮、大便秘结等病理表现;严重者伤阴耗液而致胃阴虚。胃火上炎,可导致胃气上逆,可见恶心、呕吐酸苦黄水等病理表现;胃火循经上炎,或为牙龈肿痛出血。火热灼伤胃络,则会出现血液上溢而呕血。Image

3、小肠的功能失调

小肠是人体消化系统中非常重要的器官,主要的生理功能是受盛和化物、泌别清浊。因此,小肠的生理功能失调,主要失于受盛,可见食下腹痛、泄泻,或者是呕吐等病理表现;不能化物,则可见食入腹胀,完谷不化等病理表现;泌别清浊的功能失司,清浊混淆,可见腹痛肠鸣,上吐下泻等病理表现。

4、大肠的功能失调

大肠是传化糟粕,如果功能失调,多以排便异常为主要病理表现。

5、膀胱的功能的失调

膀胱的主要生理功能是储藏尿液和排尿的器官,因此,功能失调主要表现在尿频、尿急、尿痛、尿液浑浊、尿有余沥、尿闭或者遗尿、小便失禁等排尿异常的表现。Image

膀胱的储藏尿液和排尿功能,全是依赖于肾和膀胱的气化功能;其功能失调也是气化功能失常所致。

6、三焦功能失常

三焦为六腑之一,是上焦、中焦和下焦的合称。三焦是气和津液的生姜出入之道,故一般以三焦的气化来概括全很的气化功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