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青博展览|“波斯之魅——伊朗细密画艺术展青浦博物馆巡展”

 七烟 2022-07-10 发布于北京

7月8日,筹备多时的“波斯之魅——伊朗细密画艺术展·青浦博物馆巡展”闪亮登场了。

图片

2021 年,中伊建交五十周年之际,上海艺术品博物馆为了加强中国与伊朗的民间文化交流,在伊朗驻上海总领事馆的大力支持下,打造了《波斯之魅——伊朗细密画艺术展》。展览汇集了伊朗马利克国家博物馆、伊朗四十柱皇宫、伊朗礼萨·阿巴斯细密画博物馆和伊朗伊斯法罕现代艺术馆的诸多珍品,许多展品首次出国亮相,为世人揭开了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波斯细密画的神秘面纱。

细密画

即用特别细的画笔绘制的画作,传说起源于公元3世纪中叶,最早以插画的形式出现在经典的抄本中,后来也被用在扉页徽章、盒子、镜框等物件上和宝石、象牙首饰上作为装饰图案。画于羊皮纸、纸或书籍封面的象牙板或木板上。题材多为人物肖像、图案或风景,也有风俗故事。多采用矿物质颜料,甚至以珍珠、蓝宝石磨粉作颜料。

本次在青浦的展出是伊朗细密画中国巡展第一站。展览由上海艺术品博物馆和青浦区博物馆联袂主办,伊朗博海艺术收藏公司协办,并得到了伊朗驻上海总领事馆大力支持。

图片

展览由“皇朝掠影”“王书传说”“采风问俗”“诗情画意”四个篇章构成,将有着数千年历史的伊斯兰艺术瑰宝细密画展现在观众眼前,开启了当代“丝绸之路”交流的新篇章。

第一章     皇朝略影

作为世界上第一个跨越亚、非、欧的帝国,波斯在历史上建立过多个王朝,其文明影响广泛、兼收并蓄。在中世纪的欧洲上流社会和波斯伊斯兰教哈里发宫廷中,细密画被视为珍品而互相赠送、收藏和玩赏。有人说,细密画是为少数人服务的艺术,并未在民间流行,本质是贵族艺术,该板块将展示以皇室生活为主题的精美细密画作品。

图片

围猎 (20世纪)

波斯王朝的君主崇尚狩猎,在波斯国王的圆印章中,就有波斯国王猎狮的场面。其中,较为著名的便是萨珊王朝时期的巴赫拉姆五世。传说,他是一位侠义心肠、热衷于维护公平的明君。但在真实的历史上,巴赫拉姆五世在位期间大肆擢升琐罗亚斯德教(拜火教)穆拜德的权利,并将大部分内政权力托付给了出身苏林家族的总首相米赫尔·纳尔西。公元438年,巴赫拉姆五世去世,年仅38岁。

图片

恺加王朝国王纳赛尔·丁·沙阿和两位重臣

(马利克国家博物馆供)

18世纪末,伊东北部的土库曼人恺加部落统一了伊朗,建立了恺加王朝。在恺加王朝时期,基本确定了现代伊朗版图。与其他王朝有所不同,恺加王朝的建立从一开始就预示着灾难的降临,在长达一个半世纪的历史上,西方列强的攻击、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及文化的入侵等,让这个古老的民族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图片

身穿恺加礼服的女士坐像

(马利克国家博物馆供,19世纪)

波斯王朝的君主崇尚狩猎,在波斯国王的圆印章中,就有波斯国王猎狮的场面。其中,较为著名的便是萨珊王朝时期的巴赫拉姆五世。传说,他是一位侠义心肠、热衷于维护公平的明君。但在真实的历史上,巴赫拉姆五世在位期间大肆擢升琐罗亚斯德教(拜火教)穆拜德的权利,并将大部分内政权力托付给了出身苏林家族的总首相米赫尔·纳尔西。公元438年,巴赫拉姆五世去世,年仅38岁。

第二章    王书传说

《列王纪》由波斯诗人菲尔多西所作,又称“王书”。6世纪阿拉伯人入侵波斯后,在波斯兴起民族主义,菲尔多西用波斯语,搜集民间故事,于11世纪初成书,对波斯语发展有重大影响,与哈菲兹的抒情诗集、萨迪全集、毛拉维叙事哲理诗集是波斯文学的四大支柱。细密画艺术最早是插画艺术,而正是《列王纪》等一系列家喻户晓的波斯文学作品将波斯细密画推向创作的高潮。

图片

列王纪之鲁斯塔姆与苏赫拉布战役

(礼萨·阿巴斯细密画博物馆供,1576)

《鲁斯塔姆与苏赫拉布》节选于菲尔杜西的史诗《列王纪》。苏赫拉布的悲剧是其中四大悲剧之一,讲述了一个保卫祖国、抵御外敌勇士中主要的波斯英雄故事。

图片

“蒙古大《列王纪》”插图本是伊儿汗王朝时期波斯细密画的代表作,也是标志着波斯细密画走向成熟的作品,使其成为世界艺术大观园中的一朵奇葩。

第三章    采风问俗

波斯有着娓娓动听的音乐,瑰丽迷人的故事,热情好客的男女......这些民间的神奇美妙,和威严的皇室所展现的魅力与众不同,却为我们展现了波斯文化的丰富多彩和无比辉煌。波斯细密画的内容与波斯的民俗文化有着紧密的联系,往往描绘了民间最真挚、动人的故事。

图片

恋人

(阿夫扎尔·侯赛尼作,1501-1735

阿夫扎尔·侯赛尼是萨法维时期(1501-1735)著名细密画艺术家,师从细密画大师礼萨·阿巴斯(Reza Abbasi)。这是他创作的一幅代表性作品,画中的焦点是一对情侣,而装饰背景则被金色的树叶遮住。这位女子在恋人的手臂上留下了爱情的“烧伤痕迹”,在萨法维王朝时期,这是情人之间真诚和忠诚的标志。

图片

老人与青年

(礼萨·阿巴斯,17世纪)

礼萨·阿巴斯是萨法维王朝后期伊斯法罕学派的重要波斯细密画艺术家,他职业生涯的大部分时间都在为阿拔斯一世工作(1587-1629)。阿巴斯被认为是波斯细密画的最后一位大师,其创作的以年轻人为主要主题的壁画或单幅画尤为著名。

第四章     诗情画意

波斯是世界著名的文明古国之一,素有“诗国”之称。远古时代的波斯人曾创作了丰富的诗歌作品,但年代久远,多已遗失。成书于公元前六至五世纪的《阿维斯陀》中,还保留了一些赞美诗。十一至十五世纪是波斯诗歌的黄金时代,涌现出大量卓越的诗人,被西方学者称为波斯的“文艺复兴”。

图片

察合台(古维吾尔文)颂酒诗 (16世纪)

细密画作品中常见的诗歌多来源于波斯八大著名诗人,分别是:哈菲兹(代表作《哈菲兹抒情诗集》)、鲁米(代表作《玛斯纳斯》)、萨迪(代表作《蔷薇园》和《果园》)、鲁达基(代表作《鲁达基全集》)、奥玛.海亚姆(代表作《鲁拜集》)、菲尔多西(代表作《列王纪》)、内扎米(代表作《蕾丽和马杰农》)、贾米(代表作《春园》)。

图片

奥马尔·海亚姆诗篇 (当代)

此外,还有来自伊朗马利克国家博物馆18世纪珍藏的细密画作品、伊朗四十柱皇宫部分金碧辉煌的壁画,以伊朗伟大细密画艺术家礼萨·阿巴斯命名的细密画博物馆的典藏作品,部分独家授权高清放大复制,可让观众欣赏得更加仔细。

展览支持单位介绍

图片

伊朗马利克国家博物馆

马利克博物馆是伊朗历史文化艺术的重要宝库,由著名伊朗慈善家侯赛因·马利克创立。博物馆馆藏包括精选的波斯艺术杰作与不同历史时期的绘画、漆艺、珍贵手稿、平版印刷、地毯、邮票和独特的书法。此外,博物馆中拥有19000件珍贵而独特的手稿,是世界六大手稿收藏地之一。

本次展览中,伊朗马利克国家博物馆作为支持单位,将在上海艺术品博物馆展出数余幅珍宝级别的细密画作品,带给上海的观众别样的艺术体验。

图片

伊朗四十柱皇宫

四十柱宫建于1647年,是伊朗伊斯法罕皇城中唯一保存下来的宫殿。宫殿并非实有40根柱子,“四十”这个词在波斯语中的含义是虚指“很多”,而非实指“四十”这个数字。

进入大殿,立即会被铺满整座墙壁的壁画吸引。大多数壁画采用工笔细画技法,线条清晰柔美。人物表情生动活泼、衣着线条清晰,历经岁月洗礼,画作仍色泽鲜艳,明鉴可辨。宫殿大厅的天花板上装饰了镀金图案的壁画,穹顶本身也是一件具有波斯特色的艺术品。

礼萨·阿巴斯细密画博物馆

博物馆以伊朗萨法维时期艺术家礼萨·阿巴斯(1565 -1635)名字命名。阿巴斯被认为是波斯帝国最伟大的细密画艺术家之一,被誉为萨法维全盛之君阿巴斯一世的御用画家。

礼萨·阿巴斯细密画博物馆不仅有这位绘画大师的作品,还涵盖了从史前时代一直到20世纪恺加王朝末期的艺术珍品,全面地展示了伊朗艺术的发展史。

此外,还有来自伊朗马利克国家博物馆18世纪珍藏的细密画作品、伊朗四十柱皇宫部分金碧辉煌的壁画,以伊朗伟大细密画艺术家礼萨·阿巴斯命名的细密画博物馆的典藏作品(高清复制)等也将首次与中国的观众见面。

青浦区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近年来不断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掘、保护和传承,也在积极推进江南文化示范区的建设,本次伊朗细密画艺术展巡展将进一步助力青浦区的国际文化艺术交流,让观众不出家门就能欣赏来自波斯的瑰宝。

我们期待,通过新颖独特的展陈方式和精彩的内容设置,给青浦的市民朋友们带来耳目一新的观展感受,体验波斯的神秘与美好!

展览日期:

2022.7.8(周五)至  2022.7.27(周三)

开馆时间:

9:00-16:30(16:00停止入馆;周一全天闭馆)

展览地点:

上海市青浦区华青南路1000号

票价:免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