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眼高手低的恶少李元吉:谁还没点主宰天下的梦想了

 巴西太守 2022-07-10 发布于浙江

隋唐小说里的李元吉,是个彻头彻尾的反派,不仅干啥啥不行,还总见不得别人好,害死亲兄弟李元霸、良将罗成,最后在玄武门之变中自食其果。

历史上并无李元霸和罗成,李元吉的那个同胞兄弟其实叫李玄霸而且死得早,和罗成事迹相近的罗士信也非被李元吉所害,所以小说就显得丑化和冤枉。而历史上的结局,也似乎注定了后世的史官懒得给他涂脂抹粉。

那么历史上的李元吉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呢?

首先,在母亲窦夫人所生诸子中,李元吉并非第三子,而是第四子。由于李玄霸早亡,这也没什么大差别。他出生时,母亲窦夫人“恶其貌,不举,侍媪陈善意私乳之。”

大业十二年(616年),李渊被任为太原留守,只将次子李世民带往太原,长子李建成、李元吉、五子李智云等都留在河东。次年,李世民说服李渊反隋,李渊派密使去河东召诸子,李建成和十五岁的李元吉潜回太原,十四岁的李智云却被留下,后被隋朝杀害。

窦夫人已经去世,所以缺席了唐朝的正式创业,也不需要见证后来的悲剧。

李渊起兵后,以李建成、李世民为大将,分别封陇西郡公和敦煌郡公,李元吉为姑臧郡公。李渊让年纪大的儿子们出兵,以李元吉留守太原,后封齐国公,管十五郡军事;建立唐朝后,任李元吉为镇北将军、太原道行军元帅、并州总管,封齐王

与此同时,唐高祖很清楚李元吉能上位是因为会投胎而不是真有本事,当时天下未定,不可闪失,便派右卫将军宇文歆助其镇守。

生在军人世家、又生活在边地的李元吉不出意外地成长为了一个军迷,但他学会了将领的凶狠和威风,却没有养成将领的素质。他爱好猎,称“我宁三日不食,不能一日不猎”,放纵左右抢夺百姓。宇文歆劝谏无效,甚至连救命恩人陈善意也因为劝阻他而死。

宇文歆便上表,称李元吉游猎扰民,甚至当街射箭,以看人躲箭为乐,百姓怨恨。李元吉因而被免职。大概宇文歆并非虚言。

李元吉年纪不大,心眼却很多,他说服元老在宫门前为他请命,不久就复职了。

但并不是所有人都像亲爹那样好说话的,比如敌人。

武德二年(619年),汉帝刘武周率五千骑至黄蛇岭,李元吉派车骑将军张达率五百步兵迎战,张达称军队少,李元吉却坚持派他出战,全军覆没。张达怀恨,引刘武周攻陷榆次,进逼并州。

李元吉起初也击退了刘武周的进攻,但后来眼看太常卿李仲文、尚书右仆射晋州道行军总管裴寂等援军都被刘武周所败,晋州以北城镇都沦陷了,他就害怕了,以率强兵出战为由骗司马刘德威率老弱守城,其实趁夜率妻妾丢下军队逃回京城。刘德威也放弃了太原,转移到马邑

就这样,李元吉因为态度和能力都有问题,把家族的创业龙兴之地给守没了。这一年,他十七岁,马马虎虎算成年人。

李渊没有苛责,不久加授李元吉侍中、襄州道行台尚书令、稷州刺史。

武德三年(620年),李世民收复并州。

武德四年(621年),李世民征讨郑帝王世充,夏王窦建德来救王世充,李世民进军虎牢关迎战,留李元吉和屈突通王世充洛阳

李世民挂帅的时候,王世充不敢出战。如今换了李元吉,王世充就有勇气试一试了。

这一战,《旧唐书》记载为李元吉设伏破敌,斩首八百级,生擒其大将乐仁昉及甲士千余人。而《资治通鉴》则记载为李元吉作战不利,死了总管卢君谔。小说《隋唐嘉话》还把被王世充手下原瓦岗寨大将单雄信袭击、被尉迟融所救的人由李世民改成了李元吉。但是后来李世民败俘窦建德,王世充也因为害怕而投降,李元吉也算完成了任务,也实在立下了战功。

唐高祖对儿子们很满意,都加以赏赐,加李元吉司空,赐衮冕之服、前后部鼓吹乐二部、班剑二十人、黄金二千斤;一边严格禁止铸钱,一边特许李世民和李元吉各用三个炉子铸钱、裴寂用一个炉子铸钱,也就是说只要有材料,想造多少钱就造多少钱,一点也不怕这几位造成通货膨胀。

同年,窦建德部将刘黑闼反唐并夺取窦建德故地,唐高祖又派李世民和李元吉前去平定。次年春,李世民击败刘黑闼,迫使其逃往东突厥

事情还没完,因为还有个鲁王徐圆朗在反唐。然而唐高祖却把李世民叫回了长安,只留李元吉讨伐徐圆朗。结果刘黑闼从突厥返回,再次收复窦建德的故地,李元吉也不能制止。

虽然多次跟随二哥李世民征战,丢了并州是李世民擦屁股,但当大哥二哥矛盾越来越大的时候,如我们所知,李元吉选择支持大哥皇太子李建成。他们结交唐高祖宠妃尹德妃张婕妤,由她们吹枕边风巩固李建成的地位。

武德五年(622年),罗士信战死后,李建成听从王珪魏征的建议,请缨率军讨伐刘黑闼。高祖派他和李元吉前去。李元吉遣兵在魏州击破刘黑闼的弟弟刘十善。刘黑闼攻魏州受阻,李建成、李元吉率大军到昌乐,刘黑闼引兵拒战。李建成、李元吉领大军在馆陶击溃刘黑闼。刘黑闼北逃突厥,却被部将诸葛德威伏击擒获交给李建成,李建成杀刘黑闼。徐圆朗闻讯出逃,被杀。

至此,唐朝统一战争基本结束,李建成是皇太子,只能赏赐钱物而没法加官;李元吉因功加授隰州总管。

李元吉与李建成各自招募壮士,多藏匿罪人,不但勾结妃嫔,还厚赂中书令封德彝以为党助。唐高祖渐渐疏远李世民而偏爱李元吉。

与此同时,包括李世民,三兄弟不只拉拢武将,还拉拢文士,便是排行偏低的齐王,也开了自己的文学馆。

一次,李世民随高祖幸齐王府,李元吉在卧室埋伏了护军宇文宝,准备刺杀李世民。李建成阻止,李元吉怒道:“我是为兄长打算罢了,对我有何益处!”齐王典签裴宣俨免官,去秦王府做官,李元吉怀疑他泄密,竟把他毒死了。

武德七年(624年),波澜再起。庆州都督杨文干本是太子宿卫,被告发与太子互送壮士和铠甲后,起兵作乱。唐高祖当然怀疑太子有问题,就把李建成喊来关禁闭,派李世民平乱,许诺事后以李世民为太子,改封李建成为蜀王。

李世民欣然领命并顺利完成任务。但等他回朝,风向又变了,原来在高祖妃嫔、李元吉、封德彝等的辩护下,高祖相信李建成无辜,不仅换太子的事不了了之,高祖还怀疑整个杨文干事件都是李世民做局,吓得李世民请罪。如果不是突厥屡屡入侵导致高祖不得不给李世民笑脸,后果不堪设想。

当时,唐高祖想烧毁长安城,迁都樊城,李建成、李元吉、裴寂都同意,只有李世民反对。

一次,唐高祖带着三个嫡子在城南打猎,命他们驰射决胜。李建成将肥壮却喜欢蹶倒的胡马给李世民,李世民乘上以后果然屡遭坐骑暗算,但他却总能及时跳到数步外,还对宰相宇文士及说:“他想这么杀我,但死生有命,怎么能伤到我?”

手心手背都是肉,唐高祖除了和稀泥又能怎么样呢?

又有官员上疏,说夜观天象,李世民有天命为天下主。高祖大怒,先召李建成、李元吉,再召李世民指责,但正逢突厥入寇,高祖又不能不靠李世民,只能放下身段与李世民共商对策,诏命李世民、李元吉率军出幽州御敌,并于兰池饯行。

这时候的唐高祖怕是巴不得李元吉迅速成长起来,如果每次离开李世民就不行,他这个皇帝就等于被亲生儿子上了一道枷锁。

这一次,突厥可汗率万余骑到豳州城西,列阵于五陇阪,唐军震恐。李世民对李元吉表示不能显示怯战,应该率精锐与之一战,并问李元吉是否愿意同行。李元吉畏敌不肯战,于是李世民说:

汝不敢去,宜傍观得失,吾当往,为汝出奇!

你不愿意出战,那就留下,看我这个做哥哥的打给你看。

李世民自己出阵,一边张扬军威,一边借鉴当初曹操对付马超韩遂的策略离间突厥首领颉利、突利叔侄,最终顺利解决危机。

兄弟外御其侮的局面结束后,上演的就是兄弟阋于墙了。

李世民在太子东宫饮酒时吐血,是真的常年行军导致的胃出血还是真的有人下毒,不得而知,总之当事人是信了有人下毒,甚至后来他放过了很多昔日的政敌,偏偏没放过当时东宫管饭的人。

当时虽然李世民封秦王、李元吉封齐王,但都在京城担任要职,并不存在一个需要他们就藩的秦国和齐国。唐高祖见儿子们已经你死我活了,当然又不愿意处置任何一个,就想派李世民去守卫洛阳。

李建成和李元吉深知李世民的班底所在,交换意见后认为这会使李世民在洛阳建立自己的势力,提出反对,高祖也就没有这么做。这次,三兄弟难得意见一致,做父亲的也许还有些欣慰。但这恐怕也是他们最后一次意见一致了。

武德九年(626年),李元吉转左卫大将军,不久进位司徒、兼侍中,并州大都督、隰州都督、稷州刺史等职如故。

这一年,东突厥郁射设屯军河南,入围乌城。

本来这种事都是李世民负责,但因为李建成的建议,唐高祖决定派李元吉挂帅,把李世民的爱将秦琼、尉迟融、程知节、段志玄以及李世民控制的大多军队都划拨给了李元吉,都是为大唐征战守土,别计较那么多。

与此同时,李建成听魏征挑唆,说服高祖罢免李世民手下的房玄龄杜如晦,高祖明知其谋,却不制止。李元吉甚至敢于当面挑唆高祖杀李世民。

就在这当口,东宫出了内奸:率更丞王密报李世民,再不有所行动,您就要被谋杀了,您那些归齐王统领的爱将也会陪葬!

对新建的唐朝来说,没有李世民绝不是少了一张嘴、皇室少了一支秦王系宗室的区别,哪怕是天下一统以后。然而,有的人不懂,或者说因为不相信,所以不想懂。

但这一点,李世民的手下们是最懂的。他们说,再不行动,就算您死了,和您出生入死的爱将们死了,您都可以不在乎,可这样一来,唐朝就会落入李建成、李元吉和一群小人之手,虽然李建成许诺以李元吉为皇太弟,但以后李建成肯定会想传位给亲儿子,李元吉也不会甘心。护军薛宝曾上符箓谶字给李元吉,说元吉两个字合在一起就是唐字,李元吉看似依附兄长,其实一直想的都是弄掉二哥,再弄掉大哥,自己上位。唐朝要是给折腾没了,又对得起谁?

所以回到当初,从杨文干到刺杀、劣马、毒酒等等事件,如果李建成和李世民不是成了凶手,就是成了亡魂,肉体生命或政治生涯同归于尽,最大的受益人是谁呢?

而当李世民终于决心不为了自己和生死兄弟(不得不区别于血缘兄弟)也要为了大唐天下作最后一搏以后发生的事,大家都知道了吧。

李元吉善用马槊。有一次,他听闻尉迟融擅长避槊,觉得没什么了不起的,想亲自见识一下,就约定去掉槊刃,只用竿单挑。尉迟融却说,有刃也无妨,反正伤不到我,去掉我的就行。结果果然如此。李世民让尉迟融表演夺槊,尉迟融便三次夺了李元吉手中的槊。

这下,李元吉不服也得服了,丢了面子,引以为耻,却不知道,当他下次单挑尉迟融的时候,他失去的,远比此时更多。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