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4.竹叶柳蒡汤药方详解研讨

 学中医书馆 2022-07-10 发布于山东

24.竹叶柳蒡汤药方详解研讨 

本资料由朱永库老人,在研究学习中医方剂学.《中医药方精选网》和多名老中医经验资料后所编辑,目的是在自己用方时,便于找方,使用方便。本篇主要是分析了.竹叶柳蒡汤药方的详解和研讨,供有缘人对症选药      
西河柳15克荆芥穗3克干葛4.5克蝉蜕3克 薄荷3克 牛蒡子4.5克 蜜炙知母3克 玄参6克 甘草3克 麦冬去心9克 淡竹 叶3克 
加减;
1.甚者,加石膏15克、冬米一撮。。
2.喘咳甚者,加枇杷叶、前胡、白前。。
3.咽喉红肿产;疼痛者,加板蓝根、大青叶。
4.疹色暗红者,加丹皮、赤芍。
5.热甚者,加石膏、连翘。
6.若麻疹未透,里热不甚者,宜减知母、玄参、麦冬竺清滋之品。
竹叶柳蒡汤 (《先醒斋医学广笔记》卷3)
  [异名]  竹叶石膏汤(《绛雪园古方选注》卷下)。
  [组成]  西河柳五钱(15g)  荆芥穗一钱(3g)  干葛一钱五分(4.5g)蝉蜕一钱
(3g)  薄荷一钱(3g)  鼠粘子一钱五分(4。5g)  知母蜜炙一钱(3g)  玄参二钱(6g)
甘草一钱(3g)  麦冬去心三钱(9g)  淡竹叶三十片(3g)(甚者加石膏五钱  冬米一撮)
  [用法]  水煎服。
  [功用]  透疹解表,清热生津。
  [主治]  痧疹初起,透发不出。喘嗽,鼻塞流涕,恶寒轻,发热重,烦闷躁乱,咽
喉肿痛,唇干口渴,苔薄黄而干,脉浮数。
    [病机分析]  麻疹是儿科最常见的发疹性传染病。系由肺胃蕴热,又感受麻毒时邪
所发。正如《麻疹拾遗》所说:“麻疹之发,多系天行疠气传染。”《麻疹会通》亦云:“麻
非胎毒,皆属时行,气候煊热,传染而成。”麻疹以外出为顺,内陷为逆。初起调护失
慎,感受外邪,肌表闭郁,致使麻疹透发不出。邪犯卫表,卫阳被遏,故见恶寒发热,
因“麻为阳毒”则恶寒轻,发热重。肌表复闭,热不得泄,内壅于肺,肺系不利,肺失
宣肃,故见鼻塞流涕,咽喉肿痛,喘嗽。里热较盛,是以烦闷躁乱;热邪伤津,则见唇
干口渴。苔薄黄而干,脉浮数是邪毒袭表,津液已伤之佐证。
    [配伍意义]  麻疹初起,透发不出,急宜轻清宣达,助其透发,兼见里热已盛,津
液已亏,又宜清热生津,两相兼顾。方中西河柳辛平,“近世治痧疹热毒不能出,用为
发散之神药”(《本草经疏》卷11)。因其“独人阳明”,“功专发麻疹”(《本经逢源》卷
3),故为麻疹透发不出的要药。葛根、牛蒡子、蝉蜕、荆芥、薄荷轻清疏散,开肺达
表,不仅协助西河柳透疹,又可宣肺,使肺气开宣,则喘嗽等证可平。竹叶、知母、玄
参、麦冬清泄肺胃,生津止渴,其中竹叶尚能清心利尿,导热下行,具有清上导下之
功。四药合用,使热去则烦闷躁乱之证除,阴充则唇干口渴之证愈。甘草解毒,调和诸
药。如此配伍,发散而无助热伤津之忧,清里而无凉伏气血之虞,相辅相成,相得益
彰,是透疹之良方也。
    缪希雍认为:“痧疹乃肺胃热邪所致”,“痧疹不宜依证施治,惟当治本。本者,
手太阴、足阳明二经之邪热也”(《先醒斋医学广笔记》卷3)。对里热炽盛者,加
石膏、冬米(即粳米),是合白虎汤之义,其清肺胃之功更优。亦即缪氏治疹求本之意也。
    本方配伍特点,为发散之中兼以清泄肺胃,清疏之中寓以生津,是治疗麻疹透发不
出属于热毒内蕴兼津液已伤的常用方剂。
    [类方比较]  升麻葛根汤、竹叶柳蒡汤都有透疹清热之功而用治麻疹初起,透发不
出。但前方专于解肌透疹,其透散清热之力皆不强,是治麻疹初起未发的基础方;后方
不仅透疹、清泄之力大,且兼生津止渴之功,是治麻疹透发不出,热毒内蕴,兼津伤的常用方。
    [临床运用]
    1.证治要点  本方为治疗热邪较甚兼津伤之麻疹透发不出的常用方剂。临床以麻
疹透发不出,并见喘嗽,发热,烦躁,苔薄黄而干,脉数为使用要点。
    2.加减法  喘咳甚者,加枇杷叶、前胡、白前以宣肃肺气,止咳平喘;咽喉红肿
疼痛者,加板蓝根、大青叶以清热解毒利咽;疹色暗红者,加丹皮、赤芍以凉血活血;
热甚者,加石膏、连翘以清热解毒;若麻疹未透,里热不甚者,当以透疹为主,宜减去
知母、玄参、麦冬等清滋之品,以免寒凉伤中之弊。
    3.现代常用本方治疗麻疹透发不出,以及疱疹、水痘等辨证属热盛津伤证者。
    [使用注意]
    1.本方清热之功较强,若热势不盛,以用银翘散加蝉蜕、大青叶为宜。
    2.因方中知母、玄参、麦冬等甘寒滋腻之品,过早用之恐有邪毒内遏之弊,故麻
疹热不甚,阴津未伤者,不宜使用此方。
    [源流发展]  本方是缪希雍治痧疹初起常用之方。其以透散清热立法,是为缪氏组
方原意,即“痧疹者,手太阳肺、足阳明胃,二经之火热发而为病也”(《先醒斋医学广
笔记》卷3)。竹叶柳蒡汤组方结构,充分体现了缪氏治麻疹以“辛寒甘寒苦寒以升发
之”的学术思想,成为后世治疗麻疹初起,透发不出,热毒内蕴,津液已伤证的代表方
剂。后世医家池田瑞仙师法本方而创“竹叶石膏汤”(《痘科辨要》卷9),方以西河柳、
薄荷解表透疹,竹叶、石膏、知母清泻肺胃之热,玄参、麦冬清热生津,粳米护胃和
中,用治麻疹火郁毒深,邪热壅于胃,乘于肺者。现代中医儿科专著《中医儿科学》,
用治麻疹见形期,疹出稀疏,色较鲜红,属热毒炽盛的清解透表汤,亦循竹叶柳蒡汤之
思路,以本方去滋腻之麦冬、玄参、知母,疏散之荆芥、薄荷、竹叶,加清热解毒凉血
之升麻、桑叶、菊花、银花、连翘、紫草组成。
    上溯缪氏竹叶柳蒡汤之源,则又当属仲景之竹叶石膏汤。考缪氏原著,书中强调
“多喘,喘者热邪壅于肺故也,慎勿用定喘药,惟应大剂竹叶石膏汤,加西河柳两许,
玄参、薄荷各二钱”(《先醒斋医学广笔记》卷3)后,提出用本方治疗“痧疹发不出,
喘嗽烦闷躁乱”之证。可见,缪氏用本方治疗痧疹寓有仲景“竹叶石膏汤”之义。王子
接揣其意,冠名“竹叶石膏汤”而载于《绛雪园古方选注》。现代中医方剂学教材《中
医方剂学讲义》,依据方中主要药物系西河柳、竹叶、牛蒡子而加今名,遂沿用成习。
    [方论选录]
    1.王子接:“痧疹热邪壅于肺,逆传于心胞络,喘咳烦闷,躁乱狂越者,非西河柳
不能解。仲淳……另出心裁,立一汤方,表里施治,盖以寒邪犯心、肺二经,营卫并
伤,非独主于里也。大凡灼热固表无汗,而见诸证者,则有竹叶、石膏之辛凉,解肌发
汗;热毒蕴里而见诸证者,则有西河柳之咸温润燥,开结和营,以解天行时热。至于十
味佐使之药,不外乎润肺解肌,清营透毒,毋容议也。”(《绛雪园古方选注》卷下)
    2.李畴人:“以石膏、知母、玄参、麦冬清肺胃,泻火之中即寓救阴之义;竹叶、
西河柳、牛蒡、荆芥、薄荷泄肺风而解肺热;蝉衣、葛根清阳明肌表;草、米清肺和
胃。乃从竹叶石膏汤变化而来。治小儿风痧,风温咳嗽不爽等症,较防风解毒有功。”(《医方概要》)
    [评议]  痧疹之病因,缪氏以“肺胃郁热”概之。对于组方配伍,李氏宗其原意而
述之。王氏则从“客邪犯心肺二经,营卫并伤,非独主于里也”分析,是有得之见。关
于本方衍化的源流,李氏认为从竹叶石膏汤变化而来,是论之有据。
    [验案举例]  痧疹《先醒斋医学广笔记》卷3:贺知忍少子,病痧疹,家人不知,
尚以肉饭与之。仲淳适至惊曰:此痧疹之极重者,何易视之,遂以西河柳两许,玄参三
钱,知母五钱,贝母三钱,麦门冬两许,石膏两半,竹叶七十片。二剂而痧尽现,遍体
皆赤,连进四剂,薄暮矣。知忍曰:儿今无恙乎?仲淳曰:痧虽尽出,烦躁不止,尚不
可保。再予石膏三两,知母一两,麦门冬三两,黄芩、黄柏、黄连各五钱,西河柳一    .
两,竹叶二百片,浓煎饮之,烦躁遂定而瘥。
  按语:疹发不出,又伴见烦躁,表明热毒已炽,故谓“痧疹之极重”也。此案于竹
叶柳蒡汤去荆芥、干葛等疏散之品,加入石膏等清热之属,是寓“竹叶石膏汤”之义,
即清疏并用,重在清热。案中麻疹后期,热毒未尽,以原方去贝母,加芩、连、柏而善
后,尚需思忖,不可刻意效仿。麻为阳毒。麻疹后期,既有热毒未尽之邪实一面,又有
阴液受损之正虚一面,芩、连、柏虽可清热解毒,但究竟为苦寒之品,易于化燥伤阴,
不如辛寒甘寒之银花、连翘、天花粉等惬意,故用之宜慎。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