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天学习一味中药—— 甜瓜蒂

 幽默的数据线 2022-07-10 发布于甘肃

图片

涌吐药

涌吐药:凡以促使呕吐为主要功效,常用以治疗毒物、宿食、痰涎等停滞在胃脘或胸膈以上所致病证的药物,称为涌吐药,也称催吐药。

本类药物味多酸苦归胃经,具有涌吐毒物、宿食、痰涎的作用。适用于误食毒物,停留胃中,未被吸收;或宿食停滞不化,尚未入肠,胃脘胀痛;或痰涎壅盛,阻于胸膈或咽喉,呼吸急促;或痰浊上涌,蒙蔽清窍,癫痫发狂等证。涌吐药物的运用,属于“八法”中的吐法,旨在因势利导,驱邪外出,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此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谓“其高者因而越之”。      

因本类药物作用峻猛,药后患者反应强烈而痛苦不堪,故现代临床已少用。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本类药物具有催吐的作用,主要是通过刺激胃黏膜的感受器,反射性地引起呕吐中枢兴奋而致吐。

甜瓜蒂

tián guā dì 

图片

来源


图片

甜瓜蒂

本品为葫芦科植物甜瓜的干燥果蒂。

全国各地均产。夏、秋季果熟时采收,取下果蒂,阴于。本品味苦。以色黄褐、味苦者为佳。生用或炒用。    

相关名字:


苦丁香、甜瓜蒂、香瓜蒂

产地:

全国各地均产。

性味归经:



苦,寒;有毒。归胃、胆经。

功效:


涌吐痰食,祛湿退黄。

性状鉴别:

图片

图片

   药材性状: 

果柄细圆柱形,常扭曲,长3-6cm,直径0.2-0.4cm,连接瓜的一端略膨大,直径约8mm,有纵沟纹;外表面灰黄色,有稀疏短毛茸。带果皮的果柄较短,长.3-2.6cm,略弯曲或扭曲,有纵沟纹,果皮部分近圆盘形,直径约2cm,外表面暗黄色至棕黄色,皱缩,边缘薄而内卷,内表面黄白色至棕色。果柄质较而韧,不易折断,断面纤维性,中空。气微,味苦。以色棕黄、味苦者为佳。显微鉴别果柄横切面:表皮外被角质层。皮层有一圈由数列厚壁细胞组成的环,细胞多角形,腔大。维管束双韧型,木质部外侧的导管较大。髓部细胸常破碎成洞状。

主治病证:

  

1.风痰、宿食停滞,食物中毒 

本品味苦涌泄,能催吐壅塞之痰,或未化之食,或误食之毒物。凡宿食停滞胃脘,胸脘痞硬,气逆上冲者,或误食毒物不久,尚停留于胃者,皆可单用本品取吐,或与赤小豆为散,用香豉煎汁和服,共奏涌吐之效,如瓜蒂散(《伤寒论》);若风痰内扰,上蒙清窍,发为癫痫,发狂欲走者,或痰涎涌喉,喉痹喘息者,亦可单用本品为末取吐。     

2.湿热黄疸 

本品能祛湿退黄,用于湿热黄疸,多单用本品研末吹鼻,令鼻中黄水出而达祛湿退黄之鹚,如《千金翼方》以本品为细末,纳鼻中,治疗黄疸目黄不除:本品也可内服,如《金匮要略》以一味瓜蒂锉末,水煎去渣顿服,治疗诸黄。    

用法用量:


煎服,2.5~5g;入丸散服,每次0.3~1g。外用适量,研末吹鼻,待鼻中流出黄水即可停药。   

使用注意:


孕妇、体虚、心脏病、吐血、咳血、胃弱及上部无实邪者忌用。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 

主要含三萜类成分:葫芦素B、E(即甜瓜素或甜瓜毒素)、葫芦素D、异葫芦素B、葫芦素B苷和喷瓜素,其中以葫芦素B的含量最高,其次为葫芦素B苷。还含皂苷、氨基酸等。    

2.药理作用 

本品能刺激胃感觉神经,反射地兴奋呕吐中枢而致吐;能降低血清ALT,对肝脏的病理损害有保护作用,能增强细胞免疫功能;此外,本品还有抗肿瘤、降压、抑制心肌收缩力、减慢心率、退黄疸、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及肝硬化等作用。    

3.不良反应 

本品中毒主要表现为头晕眼花,脘腹不适,呕吐,腹泻,严重者可因脱水造成电解质紊乱,终致循环衰竭及呼吸中枢麻痹而死亡。中毒的主要原因是用量过大或药不对证。  

注:内容及图片来自教材和网络,仅作科普学习,文中涉及所有方剂药物及治法为学习参考之用,非专业人士请勿试药。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