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瓜靶斑病识别、危害及防治技术

 木直人呆 2022-07-10 发布于陕西

黄瓜靶斑病俗称黄点病,是世界性病害,病原物为多主棒孢霉(Corynespora Cassiicola),是半知菌亚门、丝孢目、棒孢霉属真菌。20世纪60年代首次报导该病原菌侵染黄瓜,我国于1992年首次在辽宁省发现。该病原菌寄主范围广泛,危害黄瓜、番茄和茄子等,据调查,该病田间叶片发病率一般为10%~25%,严重时高达60%~70%,甚至100%,造成损失达30%以上。

图片

1黄瓜靶斑病菌菌丝形态,菌丝无色,具分枝和隔膜

注:图引用禾丽菲等,不同杀菌剂对黄瓜靶斑病菌的毒力作用特性比较

症状

黄瓜靶斑病与黄瓜霜霉病、黄瓜细菌性角斑病等病害症状相似。

1 黄瓜靶斑病、黄瓜霜霉病、黄瓜细菌性角斑病区分

图片

图片

发病条件及传播途径

黄瓜靶斑病的病原菌具有喜温好湿的特点,高温高湿(20~30℃,相对湿度90%以上),昼夜温差大、阴雨天较多或叶面结露、植株生长较弱、缺素或偏施氮肥、连茬种植等,该病发生严重。

黄瓜靶斑病病原菌在残株中可存活多年,病原菌在病残体、土壤中越冬存活。一般病菌可存活6个月,翌年进行初次侵染,植株发病后形成新的分生孢子进行再侵染。该病主要通过气传、种传和土传。病原分生孢子借助风雨进行传播,病菌传播后发病蔓延速度较快。

植保措施

黄瓜靶斑病多发生在黄瓜生物量大的结瓜盛期,直接侵染黄瓜叶片,一旦条件适宜该病原菌会大量繁殖,迅速大量产孢,一般在57d便会全面侵染大棚内所有黄瓜植株,发生速度很快,大量叶片坏死、脱落,严重影响光合作用,使黄瓜产量降低、品质下降影响瓜农的收入。要防控靶斑病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 杀灭棚中的病菌孢子种植前清园灭残,利用熏蒸剂熏棚灭菌

2. 选育优良的抗性品种

3. 种子消毒。黄瓜靶斑病病菌致死条件为55℃保持10min,因此可采用温汤浸种法进行种子消毒。

4. 适时轮作23年轮换其他科的作物种植,如葱萝卜等非葫芦科蔬菜让病原菌失去寄主

5. 加强条件管理。培养壮苗、合理施肥、适时通风换气、控水排湿增加光照强度减少结露现象及时清除田间病体

6. 化学防治。目前登记防治黄瓜靶斑病的药剂较少,如下图5。另外,李志念等研究表明氟唑菌酰羟胺、氟唑菌酰胺、氟吡菌酰胺对黄瓜靶斑病具有良好活性;徐达勋等田试效果显示35% 苯甲·咪鲜胺水乳剂500倍液、70% 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43% 氟菌·肟菌酯悬浮剂1000倍液能有效控制黄瓜靶斑病;禾丽菲等研究表明氟啶胺、吡唑萘菌胺、咯菌腈和四霉素对黄瓜靶斑病菌具有较高的毒力,在黄瓜靶斑病的田间防治中具有较好的开发应用潜力。

图片

5 登记防治黄瓜靶斑病的药剂

总结

中国蔬菜需求次于粮食作物,蔬菜产业在我国深化农业侧供给结构性改革中向现代模式转变,而设施蔬菜是农业现代化的最直接表现形式之一。黄瓜是基础设施农业中栽种覆盖面积最大的蔬菜品种之一。

今年来黄瓜靶斑病的危害越来越严重,也越来越受到关注,由于发病症状与霜霉病、细菌性角斑病相似,常常被误诊,错过最佳防治时期,使病害愈演愈烈,加之我国登记的防治黄瓜靶斑病的药剂较少,使有效防治靶斑病的化学药剂受到局限性,对瓜农造成困扰并造成直接的经济损失。

作为植物保护专业人员,我们在正确的诊断病害的症状的同时,要结合农业防治,给出合理的化学防治方法,加之要筛选新的可以有效防治靶斑病的药剂。为设施黄瓜的栽培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 李志念 防治黄瓜靶斑病药剂活体筛选与田间应用[J] 农药,2020,5910

[2] 徐达勋 不同药剂对江苏盐城温室黄瓜新病害靶斑病的室内毒力和田间防效[J] 江苏农业科学,2019,4720

[2] 禾丽菲 不同不同杀菌剂对黄瓜靶斑病的毒力作用特性比较[J] 农药学学报,2018,20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