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民间故事:赵六老老年得子舐犊情深,不孝子最终难逃法网

 老大姐嗨 2022-07-10 发布于山东

赵六老的儿子未出生时,老俩口到处烧香,许下了许多心愿,光为求子,已花费了无数的钱财。

文章图片1

儿子不到三岁时,身上生了个小疖子,夫妻两个整夜不能睡觉,陪伴儿子。为了给儿子治病,他们遍访各医,多方找药,在所不惜。为了求得孩子无病,即便是杀了自己,也心甘情愿。

在父母热心周到的抚养下,孩子长到了六七岁,这时又要送他读书。父母为他专门请了一个老成持重的名师,选择吉日叫他拜了先生。

先生给他取了个学名叫赵聪。赵聪读书时,父母又怕儿子太辛苦了,怕先生管得严以致生出病来,每天读不到几句就让儿子休息。

那赵聪倒也会理解父母的心意,常常装病装痛,不进学堂。父母两个不敢违拗他。那先生看到这种情况,嘴里不说心里却想道:“这真叫禽犊之爱。这样刚好害了孩子。现在娇生惯养成这个样子,将来后悔也来不及了。”只好冷眼旁观,随主人安排。

过了3年,忽然又有人家来提亲。这是一家做官的人家,姓殷,家中老爷曾任太守,已经去世了。赵六老自然欢喜,便选择了吉日,订下了殷家女子。逢年过节,来来往往,也不知花费了多少钱。

时光短暂,赵聪因为娇养,一直等到14岁时才读完经书。赵六老还说是儿子出人头地了,无限欢喜。

赵聪十五六岁时,免不了要考试写作文。赵六老为了儿子向上进取,又高薪聘请一位博学的秀才给赵聪指导。每年仅此项要花去高达50两金子。

那赵聪原来是一个贪好玩乐酒宴、十天九不学的人。当先生的倒落得吃自在饭,得了高薪,又省了力气。转眼又过了一年,正值文宗考童生,赵六老也叫儿子去考,又替他用钱打点,求人情,结果自然是白花了许多钱。

考童生不成,赵六老又思量着替儿子完婚。只是手头的确有些窘迫了,又只得求中间人写契约,借了400两银子。

那中间人叫王三,是赵六老平时专托他做事的伙计。像这样的借契,已写过了几张,多是他做中间人。当时在刘家借了400两银子,交给赵六老。赵六老便将银子备办了礼物,选择吉日送了婚礼,订了婚期。

到了吉日,又缺接亲的费用,六老只得东挪西凑,找了几件衣饰到典铺中当了40两银子,但仍不够用,只得又找王三写了张借约,又到褚员外家借了60两银子。

文章图片2

婚事总算过去了。小夫妻两个恩爱如漆,在六老隔壁一个小院子里居住,快活度日。殷家女子相貌好,只是有些毛病:独断专横,自恃高贵,不把公婆放在眼里,而且还十分吝啬,常常唆使丈夫做些残忍狠毒的事。她将她家陪嫁的3000金子的财物,一点也不许动用。即使这样,赵六老供给儿媳妇,惟恐有什么不周到的地方。

光阴飞逝,又是3年过去了。赵老妈因病起不了床,便将家事托给那媳妇掌管。殷氏供养公婆,开始时也还像个样子,渐渐半年过去之后,要茶无茶,要饭不给送饭。

老俩口不能忍受这样的对待,有时只得开口,勉强要一些。媳妇便发话道:“家事交给我管,却又要长要短。终日搅得人不能清静。”赵六老听到后,忍气吞声,不敢言语。

赵老妈听了儿媳的话,看到儿媳的冷遇白眼,也无可奈何,况且手中又十分窘迫,不比从前了。满门都是讨债的,箱子中还剩下一点衣饰,用来偿还利息。几亩田地,也只得给别人经营以获得利润。

文章图片3

赵老妈也是享受过来的,现在穷了,不用说外人,就是儿子媳妇也对她这样冷眼,怎能不气?一气气得头昏眼花饮食大减。儿子、儿媳两人也不服侍,也不给好吃的。每日只给二碗汤喝。过了半月,便恓恓惶惶地死了。

赵六老大哭一场,只好对儿子说:“你娘今天死了,你该念及母子亲情,买口好棺木盛殓,后天选块坟地殡葬了,也尽尽你一片孝心。”

儿子却说:“我哪里有钱买棺材!不要说好棺木,即便是杂木棺材,我也买不起!前村李作头家里,有副简易棺木,你先去借来,以后你再想法还他。”六老含着眼泪,哪里还有话要说?只得到李家去借了。

赵六老借来那口简易棺材,盛殓了老夫人。用一杯水酒浇奠了。将灵柩停放在家中。儿子儿媳两个不守灵,也不做祭饭。夜晚只留赵六老一人冷清清地陪伴着亡灵度过长夜。

过了“两七”,李作头对赵聪来要棺材钱,赵聪翻着眼,吐了一口说:“你是不是见了鬼了?你眼又不瞎,前些日子是谁去你家借的,你向哪个要去!”

李作头说:是你家老爹来我家借的,刚才也是他叫我来要的!”赵聪道:“不要听他放屁!好没有廉耻!他自己没钱买棺材,想把帐赖给别人?”

无奈,李作头只好回来告诉赵六老。赵六老涮涮落泪,忍不住放声大哭起来。李作头劝住六老说:“赵老官不必这样。没有银子,随便什么东西给小人两件算了。”赵六老只得进到房里,翻箱倒柜,找到三件冬衣,一根簪子给了李作头,让他走了。

过了七七四十九天,赵六老只好求儿子说:“应该给你娘打个坟地,你做个主吧!”赵聪说:“我有什么主张?我不是风水先生,知道什么地方好?依我的话,最好送去东村烧尸火化算了,倒省得坟地钱!”

六老听罢,泪如雨下。无奈,他只好再翻翻箱子看有什么可当的东西。翻了半天,找到两套衣服,当了点钱,才买了块坟地,将赵老娘埋葬了。

又过了几天,王三便上门来讨债。赵六老哪里还有还债的钱?实在没有办法,王三又逼得太紧,坐在那里拿不到钱不走,赵六老跪下求都没用。

他只好又去儿子那里挪借。他笑着地讨好儿子说:“以前你娶亲时,曾借下了褚家60两银子,年年清算利息。今年他家连本带息都要我们偿还,我怎么能来得及还清?我实在是手无一文,所以只得向你挪借一些,先还他的利钱算了。”

赵聪生气变了脸色,说:“这都是笑话!照你这样说,人家娶媳妇都是儿子自己出钱?等我到各处去问一问看。”六老又说:“不是说要你来还,只是目前挪借一些。赵聪不耐烦地吼道:“没有!你滚!”

文章图片4

赵六老被人逼着还债,儿子又不给钱,他实在是被人逼得没有办法了。赵六老想了半天,忽然说道:“有了,有了除非这样,要不我只有死路一条了。”六老看看天色已晚,料想王三不会再来逼债,便睡下了。

赵聪夫妻吃了晚饭,便睡了。睡到半夜,赵聪听见房里有脚步声响,怀疑有贼,但没有做声。原来赵聪因有家资,时常防贼提前是做好了准备的。听了一会儿,又听得门隐隐开响,渐渐有些窸窣声,快接近床边了。

赵聪还不做声。估计快到床边时,赵聪悄悄从床底下拿起平日藏好的一把斧头,趁着手势一劈,只听见扑地一响,看见来人朝床前倒下了。

赵聪连忙爬起来,用脚踏住那人身子又加砍了两斧头,见没有了声响,知道已经死定。他慌忙叫醒殷氏说“房里有贼,我已经砍死了。”

点起灯来,他们顾不上看死者,怕外面还有来贼的同伙,便喊醒邻居来救助,只见墙门左侧,好大一个洞。众邻居拥进房中来看,果然看到一具死尸,头已被劈作了两半。

众人看时,有一个眼尖的人叫道:“这不是赵六老吗?”众人一齐过来仔细一瞧,果然是赵六老。这下赵聪夫妻慌了。他们一边假哭,一边分辩说:“实在不知道是我家老头,我只以为是贼,因此,没有问明原由就杀了他。只看这墙洞,要知道不是我故意的。”

众人说:“即使如此,但人命关天,免不得要去报官。”闹了一夜,天一亮,众人便押了赵聪,向县衙走去。那知县姓张,名晋,为人清廉正直,明察秋毫。

当时升堂,见众人押了这赵聪来,问明原因,派人去验了尸首。张晋说道:儿子杀父亲,应该问十恶重罪。”

文章图片5

旁边走过一个文吏,禀告说:赵聪作为儿子杀了父亲,应该受到重处。但的确是深夜防盗,不知是他父亲,也不该判他死罪。那些地方邻居也是这样说的。

张晋却说:“赵聪杀贼可以宽恕,但不孝敬父母应当受到诛杀,作儿子的有富余的财产,而使父亲贫困为盗,不孝是很显然的,死罪有什么可推辞的地方?”

判完,便将赵聪重打40大板,上了死囚枷,押入牢里。这个不孝之子最终难逃法网,亲戚、邻里无不拍手称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