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观影 ‖ 当全世界都放弃你,只有你不能放弃自己——《坏小子乐团》

 知易行难nev5ph 2022-07-10 发布于河南

记摇滚歌手黄家驹曾经说过一句话,“没有音乐他就会死!”音乐是什么?可以说人类文明之间语言不通、文化不同,但是音乐却可以成为彼此沟通的桥梁。

记得初进大学的时候,我们的德育课老师曾经建议我们,在大学四年当中,一定要学会一门乐器,当然,他是从社会交往的角度说的,视音乐为一门工具。虽然如此,却从侧面说明了音乐的价值和意义,可惜却没有几个人听进去这句话。

对于一个老师而言,《放牛班的春天》可谓是最著名的教育电影之一,从中我们能够感受到音乐之于教育的价值和意义。同样是根据真人真事改编,台湾电影《坏小子乐团》被称为大孩子版的《放牛班的春天》。

从电影艺术的角度,《坏小子乐团》有种种非议之处,被看做一部烂片。艺术形式很重要,但是一部电影从来由两面组成,外在的艺术表现和内在的社会主题,我看电影,一向不注重艺术表演,主要聚焦于电影所表现的,或者说呈现出来的社会生态。

从《放牛班的春天》到《坏小子乐团》,记得还有一部台湾电影,也是一个和音乐有关的故事,同样是真人真事改编的,我关注的主题集中在,音乐何以可能?何以能够觉醒一个人的灵魂,实现口说言传所达不到的教育效果?

所谓“坏小子”,乃是一群少年犯,年纪轻轻就进入了与犯罪有关的领域,这样的一群人,被关在少管所里,很多都是被家长已经放弃了的孩子,可以说在社会上是人嫌狗厌。这样的少管所,美其名曰“新生院”,但在新生院里,在希望和结果之间却差距甚远,很多孩子出来之后不仅没有洗心革面,重新做人,反而是变本加厉。

为何如此?少年犯的产生,本就是社会的产物,少年犯多于原生家庭有关,而原生家庭正是社会问题的具体呈现。而少管所或者新生院,本身亦是既有社会秩序的一部分,属于惩戒和规训体系,和监狱的性质差不太多,我们看影片,可以看到所谓新生院,其内部格局,管理方式和监狱是一模一样的,其目的是惩戒和规训,而非教育和觉醒。正如影片中的冯科长,其管理方式充满了暴力和阴暗,所以深受少年犯们痛恨,这样的方式岂能起到教育的作用。

究其根源,大部分少年犯的产生,多是因种种问题而对世界失望,失去了面对世界的热情。而在其走上岐路之时,感受到的多是来自社会的歧视和恶意,一如在学校里面,某些老师对差生巨大的歧视和恶意。处于青春期的少年本就充满了逆反心理,所以你愈是用歧视和恶意对待他,他在歧路之上走的也愈远。

要让少年犯们回归社会正途,唯有唤起其对世界的热情,而音乐可以说是最好的文明造物了,什么是音乐?音乐乃是人类最美的语言,是思想的共鸣,是情感的宣泄。音乐可以说是人类文明当中,对理想的追求、对世界的探、对人生的反思、对命运的无常的汇聚,音乐总是能激发人的热情,觉醒人的灵魂,正如影片最后,少年们在管乐团古典音乐表演之后,用自己创作的说唱,把叛逆少年的心理感受做了宣泄和抒发,这段看起来好像非常生硬,我觉得正是少年们青春逆反心理的逻辑延伸,而说唱和古典音乐,正如人类社会的创新和守旧的对立一样,说唱更能展现少年的意义所在。

音乐的教育价值不仅仅体现在少年们身上,甚至是惩戒和规训体系内部的人,也同样会受其影响,就像那个冯科长,虽然是因为被少年所救而改变,但这一切变化的起点,不能不从管乐团的成立说起,而那个阿昆,最后也要加入乐团,正体现了音乐的教育价值所在,少年犯们之所以能够受到音乐的感染,正因为他们乃是少年,少年的成长总是具备了无限的可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