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886年,秀才刘辉阁做媒,将自己11岁的侄女许配给年仅4岁的蔡

 大山里的蜻蜓 2022-07-10 发布于陕西
1886年,秀才刘辉阁做媒,将自己11岁的侄女许配给年仅4岁的蔡锷,没想到侄女嫌贫爱富,临时悔婚,妹妹替嫁,却成为省长夫人。

刘长姑是大家闺秀,而蔡锷的父亲只不过是打豆腐煮酒的,小日子很拮据,这段婚姻门不当户不对,再加上年龄相差较大,所以自始至终对他的态度非常冷漠。

而订亲这件事情,刘长姑是拒绝的,但当时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刘长姑虽然心里反对,也没有明说。 

当时蔡锷的父亲蔡正陵想要更好的生活,就搬到山门居住了,这次搬家,也迎来了蔡锷人生的转折点。

秀才刘辉阁从他家路口经过。看到了4岁的蔡锷,见他十分聪明,就觉得将来肯定是个有用的人才,于是就想把他招为乘龙快婿,毕竟近水楼台先得月。

为了证明自己的判断,刘辉阁跑去跟蔡长陵说:“你儿子非常聪明,日后必是有用之才,但是看您条件有限,可能没办法让他接受更好的教育,可否让我帮助孩子读书呢。”

有人帮忙培养,蔡正陵自然欢喜,第二天便把儿子送过去了。在私塾里,蔡锷学习非常快,思想独特。刘辉阁看在眼里,乐在心里。

刘辉阁想着自己女儿还小,但又不想放弃蔡锷,本着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心理,他回家跟大哥商量,把自己的侄女刘长姑许配给蔡锷,没想到大哥也非常满意。

刘家有钱有势,谁能攀上,荣华富贵,享之不尽。

为了让蔡锷更好地学习,刘辉阁的大哥刘藜阁就把蔡锷接到家中,供他读书,顺便培养一下两个人的感情。

无奈刘长姑没这个心思,只是礼貌的回应。

但刘长姑的表妹刘森英却对蔡锷十分的钦佩,觉得蔡锷勤奋还很有才华,碍于蔡锷是自己的姐夫,她并没有非分之想。

蔡锷是个重情重义之人,从日本留学归来不忘当时的承诺,迎娶刘长姑为妻,刘长姑本就看不上这个穷小子。

花轿都到家门口了,刘长姑还是不肯出去。

父亲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不知如何是好,在这火烧眉毛的时候,刘森英站了出来:“我愿意替姐姐出嫁。”

此时的刘森英19岁,蔡锷22岁,都是适婚年龄,而且男长女幼也符合当时的观念。

蔡锷被刘森英的行为感动了,觉得她又侠又贞,因此就把她改名为侠贞。

结婚之后,蔡锷便又踏上求学之路。刘森英果然没有让蔡锷失望,在家里伺候公公婆婆,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

蔡锷学成归来便青云直上,先是在云南任职,在职期间,重民生,修铁路,受到当地老百姓的爱戴,被称为云南王。

婚后两人感情一直很好,蔡锷努力发展自己的事业,刘森英也全力支持丈夫。

蔡锷与刘森英结婚多年,聚少离多,但刘森英并没有抱怨,仍然伺候公婆,尽心尽力操持好家里的事,让蔡锷无后顾之忧。

几年之后,当初的那个不起眼的穷小子已经当上了省长,刘森英也成了省长夫人。

她的姐姐刘长姑听说妹夫青云直上,后悔当初不该悔婚,但事已至引,没办法改变。

作者:木易
编辑:十二

#头条历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