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无数文化名人倾力推荐 影响中国人一生的文化巨著

 金钱河南山牧童 2022-07-10 发布于陕西

图片

1947年的宾夕法尼亚大学,一场讲座行将结束,一双双碧蓝的眼睛,发出钦佩的目光。一个中国男人站在讲台上,下面坐的是一些渴望走入中国文化大门、却对中国文化知之甚少的美国学生。

中国人讲完课,台下终于有些释然,中国先生也在一片碧蓝的目光中,感受到几份欣慰。这个中国人来头不小,他的讲稿后来被美国麦克米兰公司整理出版,成为无数西方人了解和学习中国哲学的首选入门书。

这位中国先生就是冯友兰,他的讲稿后来成为了一部影响中国人至深的文化巨著,它就是被称为“中国人的圣经”的《中国哲学简史》。

三十年弹指一挥间,在北京大学燕南园,冯友兰先生在清华大学时的一个学生,为一件重要的事搬了进来,他就是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涂又光先生。在冯先生的指导下,他开始了《中国哲学简史》一书的翻译工作。终于,一本由冯先生亲自指导翻译,并认可的译本出现了。

这就是小编今天的推荐——它对古代的哲人及其思想的解读言简而义深,文笔通俗清新流畅,在西方也声名卓著,它就是由冯友兰所著、涂又光翻译的《中国哲学简史》。

图片

这是一本被称为影响中国人一生的文化巨著。清华大学的本科生毕业时,校长将它作为毕业礼物,叮嘱毕业生们要做有思想的人;北京大学举行百年校庆时,郑重地把它和《论语》《大学》等经典列入同一个书单。

著名哲学学者、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陈来教授中国哲学里,我推荐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简史》。部头很小,讲中国哲学发展的基本过程和问题。它本来是写给美国人的,非常通俗易懂。对于所学专业不是哲学的学生是基本的读物在世界上还没有见过第二本这样的书。”

韩国史上首位女总统朴槿惠对本书也给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在我很困难的时期,使我重新找回内心的平静的生命灯塔的是中国知名学者冯友兰的著作《中国哲学简史》。”

《中国哲学简史》的内容,内行不觉无味,外行不觉难懂。 

《中国哲学简史》的语言,简洁优美而充沛浩荡,字字珠玑,句句精炼。

老牛精选

《中国哲学简史》

冯友兰著

涂又光译

北京大学出版社

一本包邮价32.8元
点击下图直接购买

图片

耄耋之年完成中国哲学史新编

中国哲学由近代走向现代的一座里程碑

这是一本逻辑清晰、通俗简练的哲学史,背后是冯友兰对于中国哲学的关切。冯友兰是中国近代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是一位对中国学术史,思想史和哲学史等诸多领域,都做出了重大贡献的学者。

冯友兰1895年出生在河南省南阳市,父亲是晚清进士,幼年时旧学功底扎实。他的一生经历了晚清、民国、军阀混战、国民党统治、抗日战争直到解放后的新中国几乎一个世纪的时间。

这让冯友兰有着常人不敢想象的坎坷经历,也让他面临了那个时代的中国读书人都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在强势的西方文化面前,我们要如何看待中国文化?

1915年,冯友兰考入北京大学开始了系统学习哲学,后赴美前往哥伦比亚大学留学,这一段经历为其日后研究东方哲学文化做了铺垫。

回国后,冯友兰先后担任清华大学、中州大学、广东大学、西南联合大学等学校的教授,讲授中国哲学史。虽然身处于乱世,冯友兰先生并不喜欢在课堂上对时政、热点高谈阔论,反而有种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讲圣贤书的感觉。

1927年到1946年的这20年,是冯友兰学术生涯的重要时期,不仅集中精力研究了中国哲学,而且还创制了自己的哲学体系新理学。在1980年到1989年九年的时间,冯老更是以耄耋之年完成了中国哲学史新编。这部著作,也被视为中国哲学由近代走向现代的一座里程碑。

图片

内行不觉无味  外行不觉难懂

把复杂的事情说简单需要功力

《中国哲学简史》在四十年后才有中文译本。彼时,冯友兰先生的巨著《中国哲学史》已出版十余年,他对中国哲学的研究更加精深;也建立了自己的哲学体系;他对中西方哲学的理解已至最高峰,处于臻于圆熟而自由的状态。

《中国哲学简史》梳理了中国哲学思想的发展和流变,介绍了中国历史上几乎所有有影响的哲人,对儒、道、佛、禅宗皆有涵盖。

全书共分28个章节,第一和第二章介绍了中国哲学的精神特点和产生的背景,对不了解中国文化的外国人和现代年轻人尤其有帮助。

图片

最后的两个章节则介绍了西方思想和哲学传入中国,主要聚焦在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的异同。第三章是冯友兰正式撰述简史的开始,以时间为脉络,讲述了诸子百家的哲学思想的发展起源,为读者呈现了当时一派文化繁荣、百家争鸣的景象。

冯友兰之女、知名作家宗璞则用“出神入化”一词形容父亲的这一大作。“我素以为《中国哲学简史》是一本出神入化的书。写这书时,父亲已有哲学史方面的研究成绩,又创造了自己的哲学体系,两卷本《中国哲学史》和'贞元六书’俱已流传。《中国哲学简史》将两方面成就融会贯通,深入浅出,内行不觉无味,外行不觉难懂。”

“内行不觉无味,外行不觉难懂”,应该是对《中国哲学简史》的高度概括、zui为贴切的评论了。

图片

深入浅出是一种文字表达的功夫,更是一种融会贯通的体现。

冯友兰曾幽默地说,他和金岳霖的最大不同是,金岳霖能把很简单的事情说得特别复杂,而他却能把很复杂的事情说得很简单。

在提纲挈领地介绍中国文化和哲人时,冯友兰善于把古人的那些难解的思想和文字, 通过自己的辨别和理解,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出来, 还不失原意。读者读来常会有种豁然开朗、深以为然的感觉。

从这一角度而言,冯友兰的哲学简史不只是属于学术界,它还属于芸芸众生。他使中国哲学不再是孤芳自赏,而是雅俗共赏。

涵盖从先秦到近代的哲学

通俗易懂但绝不肤浅

《中国哲学简史》作为一本小史,在短短20多万字的篇幅里,需要涵盖从先秦到近代的哲学,这本书作为入门引导虽然通俗,却一点也不肤浅,在很多地方都颇有洞见。

中国有无哲学,这个今天看起来不成问题的问题,其实一开始是很让人质疑的。中国古代典籍里常常只有一些只言片语,像《论语》在西方人看来不过是一些道德语录,这些怎么能称为哲学呢?

图片

冯友兰认为,如果你把哲学看作对人生的有系统的反思,那么中国当然有哲学,只是不像西方那样逻辑严谨地表达出来而已。冯先生这种旗帜鲜明的这种肯定,对于我们今天可以坐这里谈论中国哲学,可谓居功至伟。

冯老认为,诸子百家都有自己的哲学,宗教不过是在此基础上的改造衍生,中国人不那么关切宗教,是因为他们太关切哲学了。他们的宗教意识不浓,是因为他们的哲学意识太浓了。

冯友兰认为,要想深刻理解中国哲学根本精神,就必须对我们国家的农耕文明加考考查。中国哲学的两大流派儒家和道家,都可以在农业文化里找到依据。

更关键的是,农耕文化还影响了中国哲学的气质和方法论,而这也是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的核心差异,那就是西方哲学习惯从假设的概念出发,而中国哲学习惯从直觉的价值出发。

比如,中国哲学家就从不去考虑眼前的这个桌子是真实吗,这个世界是不是虚幻的,是不是另外有一个世界。他们关注的是如何在给定的事实里过好一生,北宋哲学家程颢就有一句话,叫作“天地生一世人,自足了一世事”。

古今融合 中西融合 史论融合

他人难以望其项背

大家都听说过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下两册、厚厚两大本。非哲学专业人士啃起来且得费一番功夫,而这本《中国哲学简史》加了个“简”字,让这本书瞬间变得苗条、可读性也瞬间见长。

但简史并不意味着简单,更需要高度的提纯。要维持干货的份量,又要引发读者读罢有深入学习的欲望可不简单。

冯友兰曾说,写简史,不是将《中国哲学史》进行简单缩写就可以,也不是列一个姓名、学派的清单。就像画画,小景之中,形神自足。

在介绍中国古代的哲学家和哲学思想的时候,冯友兰融入了自己对中国传统思想与文化的深刻理解以及对人生的独到感悟,视界高远、融会贯通,很多睿智的思考与见解,对现在的读者而言也具有极有意义。

纵观全书,《中国哲学简史》中做到了三个融合:古今融合,中西融合,史论融合。

图片

冯友兰不仅讲中国古代不同时期哲学家的思想,也讲这些思想的流变与影响。他站在历史的高度纵览中国各大哲学流派,发现知识之间的联系,体会智者们思考的相通之处。

讲中国哲学,会引入西方哲学中的某些概念或理论体系来对照分析:先秦名家的“名”与柏拉图的“共相”,内圣外王与柏拉图的“哲学家—国王”,道家的“反者道之动”与黑格尔的“否定之否定”等。这种对照分析也并不是为了牵强附会,而是为了让读者感受以不同方式认识世界的殊途同归。

他讲中国哲学不是简单梳理先哲们的思想,而是史论结合。通过比较、分析来理解思想,精准描绘了中国哲学的主要精神,破除了人们对中国文化的一些迷思,解答了诸如“为什么中国人不像其他民族那样重视宗教?”等许多经典问题。

冯友兰钦定版本

北大出版社自有版权

《中国哲学简史》在市面上有多个版本,小编推荐是北大出版社拥有版权、出版发行的《中国哲学简史》。

图片

这一译本的译者是冯友兰的学生涂又光,涂译也是该书的第一个中文译本,而且由冯友兰先生本人亲自审定过的译本

小编推荐的这一版本,由北大出出版社对译文做了进一步校订,印制也远较之前的一版更加精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