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孩子一不顺心就发脾气,可能是他的执拗敏感期到了

 叶子与豌豆 2022-07-10 发布于北京

孩子脾气越来越大,遇到一点小事就会哭闹半天。就像之前写的那篇,原以为孩子大了就好带了,没想到越大越难带。豌豆小朋友最近的状态就是任性,什么都由他说了算,一不顺心就大发脾气。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关于情绪的问题就会越来越多。比如,搭建积木的时候,不小心碰到了,就会崩溃大哭;比如,玩具找不到或拖鞋看不见了也会崩溃大哭;再比如,吃饭或喝水的时候,衣服不小心弄脏了也会崩溃大哭。

看似平常的事情,在孩子眼里那是比天还大的事。家长们称孩子们的这些行为是任性,蛮不讲理。其实这是孩子进入了执拗敏感期,也相当于幼儿的青春期,处于这个时期的孩子不听父母的话,有自己的想法,对某些事情非常执着,经常挑战父母的底限,做一些大人难以理解的事情。一旦孩子成功的度过这段敏感期,孩子的智力和其他能力就会迈上新的台阶。

幼儿执拗期的特点

1、我说了我算

出门带娃遛弯,想着沿近道走吧。孩子就偏不,哼唧半天怒吼道,妈妈,听我的,我说从哪儿走就从哪儿走。

过马路的时候,眼瞅着就要变红灯了,我牵着孩子的手加快了速度。娃挣脱了我的手,在马路上赖着不走,我强行把孩子带到安全的地方。他对我的行为很不满,大喊着,你干嘛呀!我说马上变红灯了。孩子一路上说,我明天就把所有的信号灯换了,换成永久绿色的。我说这是你想换就能换的。

孩子回我道,这个马路我说了算。无论大人如何争辩,他都会说世界围着我转,我想要怎样就要怎样。我对着天空说,你能把天变黑吗?他捂着自己的眼睛说,天黑了!

孩子的一些行为受敏感期发展影响,并不是真的和父母作对。在这个时期,孩子无法像成人那样懂得变通,一条道走到黑的事常有。有的时候我也无法理解孩子的行为,可是孩子的心理活动是有秩序的,一旦秩序遭到破坏或挑战,他的内心就会极度不安全,用哭闹来应对这种不安全感。

2、爱说不

说不得频率越来越高,妈妈,我不喜欢你。妈妈你走开。
或者和小朋友玩耍遇到矛盾,会大声喊,我不想和你玩。

出门的时候,会对我们说我不想出去,我就在家里玩车。
一旦出门撒欢跑的时候,就会嚷嚷道,我不想回家,我就一直在外面玩。

之所以会有这样的行为,也可能和大人在幼儿时期养育也有关系。
大人总是会说你不能去那边玩,不能捡垃圾玩,不能抢小朋友的东西。
久而久之,孩子也学会了这种说话的方式。

3、我的事我来做

3-4岁这个阶段,什么事情都想要尝试。思维先于行动,只要我想我就一定可以做到。如果做事情的时候力不从心的话,就会大哭大闹。

接娃放学回家,门一定要他开。我开得门,娃不进,非得自己拧钥匙完成这件事。如果,门没有按照他预期想的那样开了,他就会好生气,摔钥匙打门。

家里养得鱼儿必须娃喂,花儿必须娃浇。一旦我们提前做了,娃会先发一通脾气。然后鱼儿再喂一次,花儿再浇一次。

出门要穿的衣服,自己选,别人选的拒绝穿。就连骑自行车的支架,大人帮忙弄好了,非要重新弄一次才罢休。有的时候,走一段路,如果是我们大人抱着走过去的,非要挣脱我们的怀抱,重新原路走一遍。

4、哭闹

哭闹是孩子遇到问题,常见的处理方式。
虽然我们主张接纳孩子所有的情绪,可是每天哭八十二次,作为父母的内心也是受不了。

就如中午吃饭,不小心把米汤撒到衣服上了,紧接着开启嚎啕大哭的状态。在大人看来,进屋里换一件干净的衣服不就解决了吗?可是,孩子不这样想,他会难受会哭泣会把所有的委屈都表现出来。

如果我们知道孩子是在经历复杂的执拗期时,我们就会理解孩子的行为,大人的情绪就不会那么崩溃。

幼儿如何顺利度过执拗期

我们知道孩子在执拗期有这么多任性的表现,那怎样做才能让幼儿顺利地度过执拗期呢?

1、理解孩子的行为

一般来说,孩子的执拗行为是没有办法剔除的。我们能做得就是缓解孩子的情绪,给予孩子足够多的理解。作为大人,也可以把孩子的每一次错误行为变成最佳的学习机会。

育儿路上也是宜疏不宜堵,如果孩子出现了执拗行为,没必要刻意压制孩子的行为,这样孩子就会变得更加固执。我们要做的是理解孩子这种行为,让孩子去体会去尝试去试错,一旦孩子做不到或是做不好,及时得安慰孩子,让孩子明白做任何事情都是需要练习的。

就比如我家孩子穿袜子这件事,自己总是无法把脚后跟穿到正确的位置上。每次穿袜子穿不好就会把袜子扔掉,开启大哭大闹的行为。如果我们帮他穿的话,他又非常生气,拒绝我们的帮忙。我们不帮的话,他又无法弄好这件事,进入了一个死胡同里,哭闹持续不断。

后来,我们改变了策略,不用那么理智得告诉孩子应该怎么做,而是把他这种情绪赋予了名称。如宝,你看起来很沮丧,妈妈抱抱。一旦我们理解了孩子所产生的这种情绪,孩子就会往好的方面来发展。

等孩子情绪稳定下来,我们可以和孩子分析一下事情的前因后果,不用把答案直接告诉孩子,我们可以引导孩子往正确答案上走。部分对话如下,虽然对话有点繁琐,但是对孩子成长还是有利的。孩子遇到问题,就会确定问题出现在哪里,并且知道解决问题需要自己思考呢。

宝,你现在好点了吗?
好点了。
刚才你看起来很伤心,能告诉妈妈怎么了?
袜子穿不好我就很生气
袜子是哪里穿不好呢,能告诉我吗?
脚后跟一直在上面,总是弄不好
那你想让脚后跟出现在哪里呢?
脚板下面
那接下来你想怎么做呢?
不知道,我还需要想想呢?

尤其是处于执拗期的孩子,与其限制孩子的行为,不如给孩子多一种解决问题的能力。

2、引导孩子走出死胡同

处于执拗期的幼儿,很容易走进死胡同。
比如别人吃过的饼干,他非要人家嘴里那块。
比如从外面回来,就是不愿意去洗手。
再比如衣服的污渍洗不掉,哭着像天塌下来了
比如从外面捡回来的石头找不到了,崩溃哭闹。

每一件事,在父母眼里都是小事。可是在孩子眼里,就是过不去的坎。作为父母,要理解孩子在敏感期的行为,并且帮助他们走出死胡同。

当孩子崩溃大哭的时候,我们只要不说哭哭哭,就知道哭,哭有用吗这句话,或是不扬起那厚重的手掌去拍打孩子的屁股,试着给孩子一个大大的拥抱,不会惯坏孩子的,也许孩子的委屈会因为大人的一个拥抱慢慢散落在尘埃中。

养育孩子的终结目标不单单是为了培养一个听话懂事顺从的孩子,我们希望孩子在将来有选择的权利,成为一个对社会对自己负责任的人,能够通过自己的才华找到自己的归宿。

试想,如果孩子事事都听大人的,没有叛逆的行为,我们是不是有多了一份担忧呢!出现问题并不是坏事,我们看待问题的看法决定了问题的意义。就这样,愿每个孩子都能顺利度过执拗期,愿每一位父母都有耐心和孩子对话,倾听孩子的声音。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