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此人是‘常败将军’,一生只打赢一次却扭转了2000年的历史!

 良辰美景奈何天 2022-07-11 发布于内蒙古

各位看官朋友大家好,这一期的文章让咱们来聊聊历史。

孟子所写的一篇文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有这么一句,“百里奚举于市......”。说的是秦穆公为了得到百里奚,花费五张羊皮把成为奴隶的百里奚赎回来的事情。

历史上百里奚是大器晚成的旷世奇才,他为秦国统一天下做出了杰出贡献,他的儿子百里视也同样在秦穆公手下效力。百里奚此人善于献计,百里视则是一员武将,父子俩一文一武,秦穆公对他们都很信任。

然而根据史书记载,百里视却是个名副其实的'常败将军’。他一生的军旅生涯中只打赢了一次,但他却仅凭着这一次的胜仗青史留名,并且还因为这一次的胜利直接扭转了中国2000年的历史。

这场胜仗就是'王官之战’,而秦国统领这场战役的将领就是百里视。自从百里视领军以来,秦国就屡战屡败,那这场战斗他又是怎样取胜的呢?

春秋时期,'五霸’ 之一晋文公重耳娶了秦穆公的女儿,结成了'秦晋之好’,并且他们二人生下的晋襄公也成了晋国下一任君主。

晋文公死后,秦穆公决心东出中原争霸。为此他选中百里视,可百里视却一连打了几场经典败仗。

第一次是在公元前628年,他领兵讨伐郑国,结果半路经过滑国时碰上一个郑国商贩。那商贩假托君命,拿出家财献给百里视说郑国军队已经恭候多时。百里视以为郑国已有防备,于是就灭了滑国后准备返程。

结果秦军在崤山一带被埋伏多时的晋军杀得大败,百里视也被晋兵所擒。要不是晋襄公母亲为秦将说情,百里视根本回不到秦国。看到秦穆公来接见并把所有罪责都揽到自己身上,百里视十分羞愧,就越发的感激秦穆公,发誓忠于国君。

两年后,百里视认为已经可以去报之前的败军之仇了,秦穆公于是又派他出征。结果晋军的准备比秦军做得好,这一次百里视又以败军之将的身份灰溜溜回来了。

回来后,他自己穿上了囚衣希望秦穆公严惩自己,不料秦穆公仍然很相信他,这让他信心大振。之后百里视将所有心思花在训练士兵上,还与大家同甘共苦。

没多久晋国找了几个帮手打到秦国来,百里视命令秦军不许迎战只能守城,结果让晋国一连夺走两座边城。

公元前624年,百里视恳请秦穆公亲征晋国。秦穆公将珍贵的财帛拿出来送给士兵家人,百里视领着斗志昂扬的秦军渡过黄河,下令将所有船只毁掉。'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的秦军一路势如破竹,攻下了晋国的几座城池。

等到'王官之战’后,晋国霸业根基动摇,秦国迅速崛起,诸多小国都向秦国称臣,使秦国土地迅速扩张,秦穆公成为了函谷关以西第一霸主。这也就是《韩非子》里面所提到的'兼国十二,开地千里’。

不得不说,百里视虽然只胜了这一场大仗,却是举足轻重,足以载入史册。然而百里视能取得最后的胜利也绝非偶然。没有人天生就能成功,也没有人次次都能成功,如果不是经历了多次失败,百里视也不会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军事指挥家。

但贵人相助也是成功路上不可缺少的一环,如果不是秦穆公始终鼓励百里视,并一直给予支持,就以百里视这一直以来屡战屡败的成绩,一百个头也不够砍的。所以说为什么自古就会有这么一句俗话流传下来,'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好了,本期的分享历史的文章就到这了,喜欢的小伙伴请给笔者点个关注点个赞哈,笔者一定会更加努力写出好文章分享给大家。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腾讯新闻客户端创作者,不代表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