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秋招之16个小逻辑

 Leonard上校 2022-07-11 发布于北京


论文开题的事告一段落,横贯整个下半年的事情可能还是秋招。两周前做了关于终面的复盘,其实关于秋招还有很多很多可说的,先把目前想到的记下来吧。

我的观点,“道”的层面一直胜过“术”的层面,有人做人有大道,有人喜欢玩弄小术,短期看大道者可能憨直愚鲁,但公道自在人心。这个时候我宁愿自己钝一点。举个例子,喜欢术的人,特别喜欢走捷径,喜欢一切取巧的办法,不会选看上去笨笨的慢一点的但更踏实的办法,这可能就是个人性格,有的岗位、有的企业是很欢迎这样习惯的人的。所以有时候,秋招像一场相亲,得双方看对眼都行,都怕自己嫁错了/娶错了,充斥着谎言与不合理愿景的秋季,就是一个大型校园招聘渣男出轨现场:有人手握十几个offer,小嘴恰了蜜,试图同时保持关系;也有人不轻易许下承诺,没有保底心里很慌…

下面我写到的都是秋招的一些很宏观层面的东西,太细的经验我觉得就属于术的层面,明年仅供参考即可,我是不想现在回忆的。好,正题开始。

1.秋招前,不打无准备之仗。

    可以说,大学所有的时光在秋招这场特殊的考试里,会得到浓缩的爆发。有人问需要提前多久准备,我的回答是:大一点说,进校每一段时光都是在准备;小一点说,也得在毕业前一年半就开始了。拿研究生安排来说,课程集中一学期上完,然后暑期就慢慢开始招人了,暑期作为秋招的预热是大趋势,在秋招之前暑期混乱或根本没有暑期会在秋招受到惨痛的教训,心里没底跑来跑去。另外秋招前自己的行测能力、英语水平、项目经历、亮眼的奖项,乃至与他人最核心不同的三个差异点,应该就已经形成了,而不是进入秋招再去练习题目、准备面试,那样很难。

2.关于简历。

一页纸之风的言论盛行,简洁清晰的模板网上很多。但是如果你真的经历丰富,一页纸会损害这种丰富性的话,两页纸也没什么。我一向认为,经验只是经验,没有一定之规,因此我没有偶像,不信权威,别人的东西加以改造吸收才是适合我的东西,因此我的简历就是两页纸,因为一页写不下。

简历应该可以提炼你的自我介绍框架。一切的一切都在开头,进场的仪态等气质面貌被人看在眼里,开口再说两分钟很大程度上也决定了之后的走向。一般套路是会让你自我介绍,给面试官熟悉简历的时间,也看看逻辑能力。可以准备,但不要生硬,最好贴合申报岗位来说核心优势。我觉得有时间看往年的什么笔试破题,还不如深刻咀嚼自己的过往经历,找出容易被质疑的逻辑薄弱点,并想好怎么解释。这样到后来,是你期望HR问到这个地方了,因为你胸有成竹。甚至有玩的更花的可以故意留个破绽,但这只是我的理论层面的想象嘿嘿。

3.从面试流程看岗位含金量情况。

好的岗位会让你简简单单面一两轮就得到吗?60%不可能。除去一些很硬的私人渠道放出的机会。我做校招的话会把面试流程第一是集中化,放在短时间内一次性解决;第二是综合化,运用多种方式测评候选人,让对方感到难度和压力,这样才会珍惜和更倾向于我司的岗位。如果一个公司面了一轮就匆匆劝你签约,那大概率是有坑了,HR面试你的过程也是你面试他的过程,不好的态度、不专业的沟通都可以在你这里一票否决这家公司,不用担心以偏概全。人力是公司的窗口,此言不虚。

4.综合多方意见考察岗位。

     这个很好理解。在我写的关于雇主品牌建设那篇文章里就提到每年秋招都有公司不是真心招人也要进校园宣讲的,一是表现姿态,二是维护企业名誉,往往宣讲也是说的天花乱坠。我亲身经历过才知道,有些业界成名已久的公司和项目,是徒有虚名的,不必给予过高的期待,这也是给我自己上的一课。HR的话,不能像平常听人聊天那样去理解,说话的艺术就在于此。反正一个工作到底好不好要经过几轮脱水和多方的交叉印证才好说明的,也不难理解有些应届生以薪资数字为唯一王道,因为成长和培训,变数太大了。

5.不设dream offer 才能有dream offer。

     找工作不是请客吃饭,是要谈判和斗争的。学生永远是弱势群体,再怎么小心也不为过。不要因为一家企业的光环蒙蔽双眼,进去后才发现后悔的点,所以不管公司再怎么强大,期望没那么高反而可以冷静审视和发挥,做出最好的表现。

6.别信不要海投的鬼话。

清北的学生海不海投?你去啥企业面试都能碰到清北的,形势就这样。找工作是塔尖的拿了90%的offer,人家吃剩下一轮才是大多数人挑拣的时候,话难听,事实就是这样。不海投难道你想去哪个就能去哪个么。不确定性因素那么大,个人实力根本摆不平一切问题,不海投企业备选库里都没有你,补招的时候机会就会小。前期一定要多投,多投。不海投是说不要啥岗位都不知道就投,有针对性地上中下三档企业一样可以投个一两百家出来,普通人能做到30%的简历通过率就不错了,不努力就不要怪机会少和秋招难,这没什么可说的。

7.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失去最想去的反而有更好的。

万一失去了最想去的企业机会,世界也不会变得灰暗。机会比你想象的还要多,还要更好。我们能做的就是变得优秀,让企业后悔是不可能的,但可以让企业20年后对你抛出橄榄枝,莫欺少年穷啊。

8.不存在“结束了”这个状态。

秋招哪有一个明确的时间点,到几号就结束了?都是贩卖焦虑的公众号吹的。11月中旬正是全面开花阶段,完全没到尾声。不同专业的岗位有不同的周期和流程,除了技术类和互联网公司,相信11月会成为很多人的关键月份和幸运月份,完全没必要过早地认为失败了草草退出秋招。

9.找工作之前想好的排序,也是会变的。

对工作的需求应该也是动态的。秋招前想的挺美的,户口、钱、发展,这样的工作全都有。慢慢就逐渐降低期望了,我在之前的文章已经分析过户口的意义了,那么在薪资、职业发展、地域、工作环境与氛围、企业性质上考虑就可以了,这些点对不同人应该是有不同效用的。

10.与HR的关系:相互尊重。

没有谁比谁低一头,多为对方考虑就可以,提前告知真实意愿和想法总没错,对方不能接受是他的做人修养有问题,正好可以排除掉这家公司。比如商量好实习的offer如果不去,尽量提前给HR留出安排别人的时间;比如一开始就不是很有意向的offer,也别拖着当保底了。保底offer应该是自己打心眼里差不多能接受的offer。我对于给我发offer的企业是很感激的,一方面是感激于对我的认可,另一方面感激于付出的专业精神。

11.关于群面。多练就完事了。

第一,无领导小组考察的是表达、合作和团队。内向不敢说肯定不行的,说的乱七八糟全是错别人听不明白也是不行的,这确实需要练习。我对于无领导不太感冒,因为这是企业HR某种程度上偷懒的表现,候选人太多就来神仙打一架,通过筛选的我们再细聊。这就要夸一夸龙湖全程的半结构化面试了。

第二,无领导小组讨论成员之间是合作关系,不是敌对关系。这是合作讨论,不是辩论赛。即使有企业拿辩论赛做题目,也不要真上头去做辩手,脸红脖子粗咄咄逼人的样子真的很难看。面试永远不要贬低别人,那是给自己减分。

第三,关于团队中的角色,选自己最适合的,这一点有太多介绍,不再赘述。领导有风险,计时者也不要光计时,小事别争论,合作出结论,就这样。

第四,对于挑选表现优秀的人。如果自己表现的不错,可以选自己,这是一种自信的表现。选别的队员的话,要做到有理有据,且条理清晰,说法让人信服。

12.形成情绪的正反馈链。

秋招过程中的情绪管理,应该让每一次笔试、面试通过的好消息形成及时反馈的正向情绪链,在长时期没有好消息的时候就要自己去创造正反馈,比如再投几个、比如去运动、比如和面试中结识的小伙伴交流。找工作不是单打独斗,一次次面试下来可以积累可观的人脉,不要存着他上了你就没机会了的心理,应该是他上了这个那下次你就有机会了,信息共享和互相打气也是蛮重要的,但是不要传染焦虑,这样的人要远离。

13.转行说难不难,说易不易。

很多人都想转行,有人停留在口头上,有人积累了丰富实习顺利转行。其实应届生之间能力差距不大,顶尖名校学生尤甚,反正进企业都要重新培养,现在过分强调专业对口是内卷化的表现,未来可能情况还会有变化,反正我觉得人才不是因专业而定义的,而是因可能性而定义的,企业招你是因为你的可塑性,而不是你已经定型了,那还得费劲把你掰回来。

14.失败不一定是你的问题。

找工作不确定因素太大了。神仙打架、overqualified、专业不对口、关系户…别轻易丧失信心。我一直的原则就是道比术强,肯定会让我有所吃亏,但是我以很放松的玩家心态在秋招,没有很有针对性地去准备笔试和面试,基本都是最真实状态的呈现,结果也还不错。我觉得比起到处搜罗原题,不如吃透自己的简历。

15.面试:气质(第一印象)很重要。

很多面试官在对一个学生进行点评的时候都会谈到“有灵性”“有精神气儿”“有活力”“大气、不拘谨”“率真””有正气“等一些形容词。后来大家总结了一条:气质很重要。正是印证了那句俗套的话:你的气质里,藏着你走过的路,读过的书和爱过的人。

16.能认清自己的,秋招也就胜利不远了。

    秋招前摸清自己的底子,现在的一个综合实力大概什么定位,然后在进度中及时调整目标,发现不对劲就赶紧复盘,发现太多了就提高标准放弃一些,也别让自己太累。

如果秋招是一场战争,每一个关口的通过都是一个节拍,我们的秋招大概会形成一个最强的配有超燃bgm的混剪视频,在寒风的11月吼出欧拉欧拉欧拉欧拉挥拳进击。本期解说就到这里,我们下期再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