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巫师财经 你是投行大佬吗?

 Leonard上校 2022-07-11 发布于北京

这是骁骑的第282篇原创

发这篇是做好了挨骂的准备的,但还是要发。

不知道大家知不知道巫师财经,他是b站的一个up主,去年开始入驻b站,粉丝数很快突破200万,创下了记录。

然而上周,在知乎和豆瓣有一系列帖子,指出他存在立人设、造假、洗稿等一系列问题,他迫不得已两次出来发布声明道歉,一时间舆论风起云涌,粉丝心疼有之,转黑有之,墙倒众人推亦有之。

针对这事,随便聊两句。

其实我没看到什么业内的人说这事,第一可能他们确实忙,巫师这个b站的up主实在顾不得关心;第二可能也是对巫师留有情面或敬畏,不方便说;第三可能很多人压根不知道这个人;第四,他们不屑发表评论。

估计很多人不相信:不屑?巫师的视频那么硬核,你来做试试。

抱歉,这个一般人还真试不了。但是,可以客观评价一下巫师。

我最初知道这个人是朋友圈有个女生转了他的视频,印象中好像是年度资本市场回顾那一期,她的评价是:巫师是从中金出来的,真大佬!配上心动的表情。

这就激起我的好奇心了,那个女生也是学金融的,那起码是有一点鉴别能力的,看看推荐吧。就点进去看了。

可能是我期望太高,看完心情有点平淡,还带着点失望,隐隐约约好像说,就这?

在那期视频中,他用了大量的数据,辅以京片儿特有的慵懒与不羁,加上几句大佬口头禅般的“以我为准”,给这期视频定了调子。

看的时候,弹幕的疯狂让我有些懵逼,刷老公的比比皆是,还有什么大佬,霸道总裁这样的字眼,那个环境让我特别不舒服。

我是一个不追星的人,并且很反感男友式追星。

我可以理解粉丝欣赏明星身上优秀的实力,注意不是勤奋努力这些可以营造的大路货品质,而是真正的实力。

我也可以理解粉丝有种老母亲般的感情陪明星成长乃至共同经历一些事情,想要参与感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我实在不能理解狂热视明星为自己男友或者类似设定的追星方式。或许你会说那是一种情感表达,好吧那也是自由,快乐就好。

但据我观察,这样不是一件好事,并且挺耽误一些事情的,不展开说了。

在我产生了这样的情绪后,我压住它,回过头看了巫师以前的视频。索罗斯那期,还有讲奢侈品牌那期,我都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其实学财经的,平常看看书,哪怕教材也行,加上一些科普类论坛和新闻、推文、影视作品,基本上规律就摸到一点了,这都属于挺经典的案例,并不新鲜。

但是有一说一,那几期的水平确实很高,文案和数据都很扎实,看完后我觉得还是可以的,因为他毕竟是个科普向up主,受众不是对财经领域有一定了解的人,而应该是完全没有了解的小白。

面对他们,这样接地气的表达,高大上的视频画面,霸道总裁的人设和语音,拼起来就是一个完美的视频作品,不火是不可能的,而且我当时还有点纳闷,整理报告,尤其是文字和数据,剪辑,制作一期视频,这工作量可绝对不小,一个人能搞完吗?

巫师说他之前在中金干过,接触过几个中字头大项目,入行没几天就有猎头来挖人,工作常常不分昼夜…确实也比较符合非金融从业人员对于投行工作的传统想象。

后来的视频他说自己从中金出来了,攒了个团队在资本市场捡捡漏,大有闲庭信步功成身退的气质,做视频看来只是闲暇娱乐,那产出不够也可以理解,也有时间慢慢磨一期出来,是吧?

在2019年12月,我是那么想的,我也觉得巫师确实给b站带去了一些改变,有很多人愿意通过他去了解金融的一点边角了,科普类up主的春天来了?我觉得质量虽然不如粉丝想的那么过硬,但也不是没有价值,何况他们说就是愿意听个乐儿,也不图有啥进步,当听相声呗,那么认真干啥。在当时的弹幕,完全是一片赞扬与崇拜。

我觉得巫师确实很nb,这不是一个有好内容就能火起来的时代,很多小众遗珠不为人知,符合大众心理,抓住传播规律,并且制作水平过硬的up主,在b站也不能说很多,大多数人都是娱乐。

巫师的三大特色,财金知识顶多排第三,第二是他的霸道总裁金融男人设,第一是他的一口京片子口音。

好听不,好听。

早就发现喜欢京片子的女生是海量级的,北京小爷作为一种理想男友类型已经广泛传开,那口京片子里蕴含的痞坏、慵懒、有底气、混不吝和血性都是吸引女人的致命春药。

比如《血色浪漫》里的钟跃民等人,我觉得这是讲在京大院子弟最好的电视剧。另一个代表人物就是知名公众号魔宙的周庸,拖更时发的60秒语音估计能让不少女粉翻来覆去听很多遍。

后来巫师当选了b站百大up主,但是没去领奖。

在2020年1月下旬,我还跟人聊起过巫师,并且表达了对后续内容产出的担忧,以及不看好他的运作模式。

我当时觉得这是投行实习生多花点功夫也能搜集到的资料水平,另外,好好科普不行,非要话里话外透露自己非常牛逼的意思,这很违和,也是反认知的,接触过一些人,其实大佬真的很低调。所以我估计他会崩。当时我的预测是,他实际有一个团队,巫师只是推到台前的一个代表,吸纳粉丝热爱而已。

没想到来的这么快。

二月巫师又出了一期视频,讲新冠对经济可能的影响,从当年的SARS寻找对比标度,延伸到今天。其实我之前写那篇新冠病毒可能会改变什么也是这个思路,但我承认想出彩很难,其实大家的认知都差不多,翻了几篇券商的研报也是那些说法,没有人能真正预知未来。所以这期视频我没看完,发现没什么新鲜内容就关掉了。

好像就是从那时开始多了一些声音,觉得这期质量和之前比起来差距有点大,但那时还没有发酵。

直到二月下旬,知乎和豆瓣开始出现一些帖子,指出巫师的前几期精彩视频存在部分洗稿知乎优质答案的现象,以及在视频中提到的一些经历其实并不是他本人的,而是知乎匿名答主的,并且他在中金的具体部门、职级、时间也并非众人想象的那么久,还有巫师的真实学历(首经贸)等个人信息。

人肉的事情绝对是值得反对的,侵犯了个人隐私。这一条无论想说明什么,都不值得拿来说事。15年券商行情正好,首经贸在北京地区的吃香程度也不是吹的,顶多有点戳破了巫师完美人设的气泡,之前很多人猜他是藤校毕业华尔街工作后归国的精英。

洗稿的事情有比对,有的不太好判断,有的是很明显的。

拿网友经历装逼这个事,在他自己的先后声明里不一致,开始说那个匿名用户就是自己上司,打过招呼了;后来说那个人是行业内前辈,后来补充授权了,大家都是业内的,经历都相似。

似乎,问题也不大?

 

这就涉及到巫师火的根本要素,他根本不是传播知识的up主,是一个反刍别人内容再吐出来喂给小白的骆驼,一个好的文案修补匠,一个情怀手艺剪辑师,是靠先入为主的精英人设给自己背书的粉丝向博主。

而当依靠人设火起来,人设的根基出现崩塌时,这一切都被动摇了。

你会觉得吃下这些很恶心。

以我为准都是虚的,慵懒声线的投行大佬不过是个充其量在金融领域打拼了几年的苦工,文案在知乎有,文字枯燥没人看,做做剪辑配上不知所以看似很高大上的视频画面就有人疯一样的喜欢,刷老公字样。

你会觉得这很魔幻。

一切好像都在粉圈化,低幼化。

讨论政治也是,火神山医院非要搞个呕泥酱,爱国非要搞个阿中哥哥,也难怪微博终日充斥着情绪和愤怒。理智的意见越来越少,一地鸡毛,丧失了理性的讨论氛围,一切都在狂欢,更多的人只能选择闭嘴。

我不禁思考,仅仅是因为越来越多年轻人会上网了,没学会议事规则和议事能力吗?

是什么样的环境造成了大V收割韭菜横行无忌,意见领袖微博pua北大女生致后者自杀,真正的专业人士不再说话,跳梁小丑被那么多人喜欢?

我14年开始用知乎,见证了很多大v兴起又被锤爆,吕葡萄,陈兰香,伊朗公主,但是还有新的这种大v出现层出不穷,收获的盆满钵满。

一方面,大V也是人,确实也会有一些常人会犯的毛病。另一方面,身为大V,要对自己更严格,不能利用粉丝对自己的狂热迷信做一些很省事但有违道德的事情。

我知道这很难,几万人的点赞已对极致崇拜,很容易让人失去理智,开始膨胀。

后来我就不再粉任何人了,因为你看到的注定只是他想让你看到的一面,隔着个网络还要给明星辩护的粉丝真的挺好笑的,你近距离接触过自己崇拜的哥哥几天?就敢根据通稿和新闻得出哥哥很努力的结论了?

生活在一个屋檐下五十年尚且可能不了解枕边人,你崇拜个那么远的明星干啥?日子真的空虚到非要树这么一个偶像来支持了吗?

巫师其实还好,我只是借他说一个现象,包括找对象也是,不要慕强,不要相信对方的人设,啥都是可以伪装的,柔情似水甜言蜜语都是可以伪装的,纯粹点,就看他做了什么,愿意为你做什么就行了,多给一点时间,日久见人心。

我从没见到一个没有真本事的大V,能在知乎火超过两年的。一个都没有。

对这些up主而言,看内容就行,有没有收获目的性是可以不那么强,没必要把自己眼睛蒙起来盲目维护一个人,谁也不值得你这样,冷眼旁观一直白嫖他不香吗?

历史文章(点击标题)

秋招之16个小逻辑 

畔梨姐 | 备战国考:选调上岸之笔试篇

顺顺姐 | 备战秋招:关于实习那点事儿

秋招之国企篇

2020年是进入投行的节点吗

秋招之互联网&咨询篇

万物皆可pua

秋招之金融篇

秋招之终面

渣硕士 | 奥 力 给 现 象 研 究

势均力敌的爱情,是必须的吗 

职场 | 文学 | 探险

封面·配图 / 堆糖 

作者 / Marlow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