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闲聊暑期实习和五月房市

 Leonard上校 2022-07-11 发布于北京

这是 骁骑 的第 309 篇文章

聊聊几家单位,和房市的事。

1

这两天忙着安置新家,赶上天热,思绪一直没能特别聚焦,周三晚上就想到哪儿说哪儿。

6月7号晚上做了个噩梦,为什么说是噩梦呢,因为我发现自己在高中的教室里,四周密密麻麻坐的还是那些熟悉的人,教室里一如既往的安静,只有单调的电扇在转动着,还有试卷翻页的声音,这是一次月考。

那个场景太真实了,我在梦里一下就慌了,就好像高考后一切的事情被清零,那一年近乎赌博不知结果的体验,要重新再来一次,而这次,我还能和以前一样吗?

那种巨大的不确定性攫取了我的心,醒来仍有余悸。

不得不说,现在是一系列不确定性结果叠加后呈现的状态,之前那些可能都是最优或次优解,但我没有勇气再回到那些选择前,再做一次选择。

早就过了梦到怪兽和鬼吓到的年纪,现在偶尔梦到都是在梦里吊打戏耍怪物,只有这种心理上的梦境才能对我产生噩梦的效果,一定是最近压力比较大的缘故。

这两天很多暑期实习开放招聘或是出结果,有朋友问过我工银理财、中国国新、北京信托、民生扬帆、中信建投的一些情况,今年银行理财子竞争应该会比较激烈,因为户口指标有了较大的确定性,待遇上大家发现也不差,所以开放招聘的第二年涌来的人会非常多,而第一年招了不少,今年指标肯定会少,所以会造成竞争激烈的局面。


金融央企在给户口的企业里边算是性价比相当高的,甚至有一些隐形巨头大家都不太知道,给应届生的起薪高的吓人,我秋招的时候也只是听过而已,所以看到有机会尽量去争取吧。

信托的局面和去年比没有明显好转,给户口的信托也不多,北京信托算是一个,不太在意物质条件的可以考虑。中信建投去年暑期出的结果比较慢,可能今年会快一点,民生扬帆计划同理。

我一直说不要贪心,没有什么都好的工作,一定想明白最需要啥,比如都去了央企还在纠结薪资上升幅度什么的那就真是有点贪心不足了,自己应该早早做好心理准备,否则进去感受没那么好最应该怪的人是自己。

2

我现在甚至觉得,过分强调职业成长性无异于给自己洗脑,是一种职场pua。比如人们习惯给进央企或者体制内贴标签:无成长性、人浮于事、待遇低等等,但是他们没看到相对平衡的时间、生活福利、稳定的饭碗,这本来就是不同维度的对比,不是进了互联网无脑天天996就叫“职业成长”的。

如果工作了还不能自己安排好成长,把加班和工作溢出认作是未来“加冕”的垫脚石,只能说还不够成熟。在眼下倒不是说反对年轻人奋斗,反对拼搏,实在是方向、赛道、行业、人脉的优势加成太大,个人的努力只是一小部分,看到后来才发现能起的作用有限,想明白如何综合运用自己手头现有的资源才是王道。

一个师兄进了央企就解决了户口,还有很多自己的时间研究投资,并且那个央企给的工资并不低,我觉得比追求风口然后疯狂加班积累跳槽可能,这是一条更好的路,因为我们最终还是看结果的,看能否在一个地方立足落脚。

不能怪年轻人现实,一代人面临的压力本来就不同,我父母那一代月工资就几十块钱,舍得花十几块给我买进口奶粉,小时候天天月光,还能把我养的不错,现在的家长能吗?小孩真是销金兽。想到未来多少都会焦虑,走一步看一步先把眼前的事做好,做每一个选择时尽量避免中途改道的沉没成本,避免现在不想但是未来想的时候会非常难受的选择成本,都准备上,能不能用上两说,反正我家一直是这样,有机会的时候基本不会错过。

在一个付出回报特别明晰,上升途径多样且明确的年代,所有人都会努力拼搏,因为看的见结果。年轻人不爱加班不能怪年轻人没有积极性和工作投入,躺平草食系还不都是大环境逼出来的,所幸我国还没到那一步,只是有个苗头,所以还是可以拼一拼,但是现在应该没人强调大学生创业了吧?我们那几年这可是热词,这就叫历史的进程。

3

就说房价,五月份很多城市还是上涨,不过你要说放水会带来15年那样的房市全面暴涨,我持保留态度。半佛写了,年轻人的第一套房,因为是刚需,不必计较太多未来是涨还是跌的问题,你只能住那儿,卖了你也没地儿去,除非回家乡。

一线城市房子咋都卖得掉。据说北京到现在涨了有10%左右,房市有小热没错,但是北京赶人的意志同样坚决,据我观察饭店人还是很少,街上也是,好多人是不是这次疫情后不再回来了?租房市场有点降温,我觉得不用慌。就说户口指标仍在缩紧,遥遥无期的居住证改革,离婚冷静期,一个家庭摇号政策,都在宣告掏不空六个钱包付几百万首付根本留不下来,留下也没啥好的生活质量,二三环的房子短时间也拆不动,只能在城六环重新建新城区疏解人口,慢慢把人和机关导向过去。

再说房企,泰禾寻求买家大家都知道,远洋今年杭州盘是很热,但那个盘给集团带来的财政压力也很大。倒是有几个逆势飞翔的房企,但好像除了新城都有央企国企背景,中交、京投发展、中铁、保利这几个,还有一个我之前不怎么关注的南方的房企。突然斥巨资四五月份在北京拿地块,这就是新一轮洗牌的开始呀。

央企房地产靠低廉的发债购地,民企债台高筑资金链断裂,今年200多个房企破产,房地产寒冬趋势没改变,只是个别企业表现比较热而已。本来一个行业寒冬也不是都死掉,肯定是大鱼吃小鱼,关键是谁保证自己毕业时进的是大鱼呢,今明两年这种央企背景的地产会扩招么,要打个问号,另外业绩和员工待遇不直接挂钩,这一点也要清楚。

又有两个好哥们要离开北京了,还有一个哥们工作上遇到困难,在家呆挺长时间了,我没想到生活如此艰难,有时只是我们看不见罢了。

赞美死磕的勇气,也欣赏急流勇退的灵气,不管在哪里,希望大家都好。

我是Marlow,有什么问题可以留言,下期再见。


职场 | 文学 | 探险 | 情感

封面·配图 / Pexels

作者 / Marlow

历史文章(点击标题)

秋招之16个小逻辑 

两个典型的学生思维

“硬脱钩”的世界,会变好吗

内卷时代的职业规划

闲聊毕业论文答辩

闲聊北京租房攻略

职场笔记:我在投行的三年

写了挺长时间了,我的一点心得

毕业去哪儿之北京篇

三方协议有啥用?怎么拖?给钱不?

谈谈如何进行时间管理和游戏化人生

校招/社招与HR谈薪资的正确姿势

疫情期间异地恋指南

咨询问题 | 地产还是选调,抑或是央企人力?

咨询问题 | top2硕士去咨询还是国企?

秋招之国企篇

醉死在2019的空气里 | 脑洞故事

秋招之互联网&咨询篇

秋招之金融篇

秋招之终面

势均力敌的爱情,是必须的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