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游牧者如何让牛羊长得更好?老扎西一句话点破商机,方法很重要

 乡村播报 2022-07-11 发布于陕西

在西藏一望无际的草原上,总能间隔不远就能看到几十只、几百只的牦牛、绵羊。仔细的人们能够发现,一群一群的牛羊,有的长得膘肥肉满,有的长得羊瘦毛长,很是难看。老扎西捋着胡子,展开了养殖牦牛和绵羊的经验之谈:如果仔细去想,就会发现很多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牧场质量和放牧方法。牧场分为夏季牧场和冬季牧场。冬季牧场一般在海拔较低的地方,在冬季更有利于牛羊抵御寒冷,牧草旺盛,春季最早发芽,牛羊最先吃到鲜嫩的牧草。

聪明且勤劳的牧民在春季低海拔草地开始,就沿着海拔从低向上逐渐进入高海拔牧场,也逐渐向有水源的远距离牧场靠近,这就是夏季牧场。最后才在秋季气温下降以后不得不向低海拔地区的牧场靠拢,最终停留在冬季牧场附近。

冬季牧场因为整个牧草生长过程中都没有牛羊啃食,生长量很大,在整个冬季和早春,就可以满足牛羊的基本需求。虽然牧场很大,也会有不毛之地,有经验的放牧者,都会有一个固定的游牧路线,根据牛羊在一个草地的取食量逐渐驱赶牛羊到另一个牧场,每次转移的距离控制在3~5公里,确保牛犊、羊羔、病残牛羊、衰弱牛羊能够赶上趟,加快生长速度和育肥速度。

2.牛羊数量和比例。再好的牧场,也有一定的承载量,牛群和羊群也只有在一定的规模下才能确保生长发育速度和健康。如果群体数量太大,或者比例不合适,整片草原就会被破坏严重,第二年的牧草就会减少,或者质量下降,不利于长远发展。这就是我们看到的每个羊群和牛群相距较远,每个群体不可能成千上万只的根本原因。

3.分群管理和合群管理。为了便于牦牛生长发育、产奶、育肥等,应该将牦牛分为育肥牛群、奶牛群、干乳牛群、牛犊群、青年牛群几种分开饲养和管理,可以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随着江苏等地援藏项目的落实,一部分藏民已经放弃了游牧为生的生活方式,他们在有水源、交通方便、适宜种植农作物的低山区建立居民点。

为了减少对于环境的破坏程度,通常采取了减少饲养牦牛和绵羊数量的方式。但是藏族人离不开酥油茶、牛奶、牛肉和羊肉,每家每户都会饲养一部分牦牛和绵羊。他们不进行游牧,变成了圈养加上部分散养的方式,都有专门的圈舍。

因为牛羊数量减少,就不需要每家每户利用专门的人去放牧,只需要在早晨将牛羊赶到山上,傍晚再关进圈舍即可。每一个居民点,都会根据情况安排一定数量的人进行统一管理,但是每家每户的牦牛和绵羊都会形成各自的群,散养面积很大。

放牧者的主要职责就是防止不听话的牛犊和羊羔脱离群体,也会在农田附近进行警戒,防止吃掉农作物或者践踏农作物。到了太阳落山前后,统一放牧的人就会根据自己的方式驱赶牛羊回到村子,比如吹口哨、鸣鞭、丢石块、骑马驱赶等方式赶回村里,这些牛羊就会自行回到自家的圈舍。

如果有极少数牛羊跑错了,每家每户都会认识自家的牛羊,牵回来就可以了,并不麻烦。

#真知新坐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