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曹雪芹正传:避席畏闻文字狱

 吴营洲文存 2022-07-11 发布于河北

曹雪芹正传

吴营洲

避席畏闻文字狱

 (乾隆十七年许,曹雪芹迁居北京西山)

乾隆十六年“文字狱”大兴之后,感到恐惧的,并不是曹雪芹一个人。当时的读书人,人人自危:

譬如,曹雪芹的好友敦敏,尚有着“宗室”身份,竟还自行删削了自己的诗稿。他的《闻雁》一诗中,有句“我梦江南游未得,汝归蓟北究何为”,他就把“究何”二字用墨笔涂掉了。宁可空俩字,出现残缺,也不敢不涂。涂的原因,就是出于一个“怕”字!害怕因文罹祸。因为这“北”,是圣上的来处,万流宗仰,可敦敏却问那雁:“你来北方究竟是为了什么?”这岂不大有关碍?他害怕被人深文周纳一番,届时将百口莫辩。

譬如,乾隆皇帝的堂兄弟瑶华弘旿,给乾隆的堂侄永忠评诗时,不同意他用淮南王的典故,也出于一个“怕”字!永忠的祖父胤禵,是康熙的第十四个儿子,曾经年轻有为,功勋卓著,极有可能问鼎大内,而雍正“即位”后,遂将他圈禁起来,几欲治死。倘把淮南王和汉帝的始末联系起来,势必会令人想到胤禵与雍正的关系,岂不大可引起猜疑:“难道你们是要造反么?”

在这里,切切不可指责或嘲笑敦敏、弘旿等胆小怕事,而是应深刻地体味到当时文字狱的恐怖,以及社会氛围的黑暗。

连皇亲国戚都下笔如有鬼,身为“黑五类”的曹雪芹,不是更该谨小慎微、防患于未然么?乃至会自我阉割。

总之,在当时那种黑云压城城欲摧的局势下,曹雪芹有几个脑袋,还敢在京城里呆?

《红楼梦》最初以手抄本形式,在一个小圈子里传阅的。

其中有位读者,便是永忠。他曾写过《因墨香得观〈红楼梦〉小说吊曹雪芹三绝句》。永忠有个堂叔,叫瑶华,是乾隆一位堂兄弟的儿子。

永忠读过后,很自然地会给他堂叔瑶华读,这是人之常情。

永忠将《红楼梦》说成“传神文笔足千秋”,瑶华自然也想读。这是人之常情。因此以“常情”揣度,瑶华是读过《红楼梦》的,但他说:“《红楼梦》非传世小说,余闻之久矣,而终不欲一见,恐其中有碍语也。”

听听,就因为闻得《红楼梦》一书有“碍语”,竟然连看都不敢看了,或看了也不敢说看了。

不过,“非传世小说”,这是圈里人最早为《红楼梦》定的调。

什么叫“非传世小说”?直白地说,就是压根儿不打算交坊间刊刻印行,不打算流传到世间。

作者不指望写书出名,也不指望出书卖钱产生经济效益,因之没有在封面标出姓名。

《再生缘》的作者陈端生,也“不愿付刊经俗眼,惟将存稿见闺仪”,写书只是自娱,最多在小圈子里传看一下,消解深闺寂寥,并不靠它来换钱买米。世上的俗人俗眼,没得玷污了这锦口绣心。

“非传世小说”的对象不是大众读者,不是给圈外人看的,只是在小圈子里传看的手抄本,由于写作时不考虑传世,也就不大考虑后世读者的需求,而是直不棱登地追踪蹑迹眼前发生的事,圈内人能看懂就够了。

这是阅读“非传世小说的”基点。这点非常重要。

这些人在阅读乃至在评注这本书的过程,实际上也是消遣、把玩、抒发胸臆,以至骂大街发牢骚的过程。

《红楼梦》的书稿,以“常情”揣度,最初可能只是曹雪芹的家人、亲戚曹頫、李鼎等人看,随后可能是曹雪芹的挚友敦敏、敦诚等人看,在随后可能就是友敦敏、敦诚的叔叔墨香等宗室子弟看……

既然是宗室子弟,公子哥儿,信用就大多靠不住,书稿一旦传出去,就很难控制了。好事者会争相传抄,于是传阅的圈子越来越大,以致没了圈子。

彼时的曹雪芹,已不知究竟谁读过他的书稿,谁抄过他的书稿,会不会有人向有司举报他,但他清楚,一旦被举报的后果……

出于种种因素的考虑,曹雪芹最后选择了,离开京城,迁居西山……

曹雪芹离开京城之时,他的奶奶,母亲,很可能都已故去了……

不然的话,曹雪芹恐是不会抛下她们的……

曹雪芹的亲情观念很重,极懂孝道,也有爱心……

他是个遗腹子,两世孀妇守着他,把他拉扯成人,是极不容易的,纵然是掉脑袋他也不会抛下她们……

当然,离开京城迁居西山是件大事,绝不是一时的感情冲动……

在迁居西山之前,曹雪芹可能做过各种尝试。譬如说,他去直隶的蔚县做私塾先生。这自然是一种传说。但据徐恭时先生考证,曹雪芹去蔚县做馆的时间,应是乾隆十六年间之事[1]。这与乾隆大兴文字狱的时间是吻合的。

乾隆十七年1752年)许,三十八岁的曹雪芹,一手拉着他仅有两三岁的儿子,一手提着他尚未最后完成的《红楼梦》书稿,一步一步地,朝北京西郊的大山深处走去……  


[1]徐恭时:《我读红楼梦》,天津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197页。

相关链接:

曹雪芹正传:目录

曹雪芹正传:曹家有子衔玉生

曹雪芹正传:天上掉个林妹妹

曹雪芹正传:好防佳节元宵后

曹雪芹正传:一朝飘泊难寻觅

曹雪芹正传:凡鸟偏从末世来

曹雪芹正传:冤冤相报实非轻

曹雪芹正传:钗于奁内待时飞
曹雪芹正传:天上一轮才捧出

曹雪芹正传:行为偏僻性乖张

曹雪芹正传:堪破三春景不长

曹雪芹正传:十年辛苦不寻常 · 一

曹雪芹正传:扬州旧梦久已觉

曹雪芹正传:十年辛苦不寻常 · 二

曹雪芹正传:十年辛苦不寻常 · 三

曹雪芹正传:燕市哭歌悲遇合

曹雪芹正传:一生惭恨知是谁

曹雪芹正传:同心共命友谊真

曹雪芹正传:十年辛苦不寻常 · 四

曹雪芹正传:美中不足今方信

曹雪芹正传:十年辛苦不寻常 · 五

曹雪芹正传:芳园筑向帝城西

曹雪芹正传:桂殿兰宫妃子家

曹雪芹正传:皇后归省庆元宵

曹雪芹正传:十年辛苦不寻常 · 六

曹雪芹正传:望家乡路远山高

曹雪芹正传:元妃死封孝贤纯

曹雪芹正传:十年辛苦不寻常 · 七

曹雪芹正传:西窗剪烛风雨昏

曹雪芹正传:十年辛苦不寻常 · 八

曹雪芹正传:劝君莫叩富儿门

曹雪芹正传:十年辛苦不寻常 · 九

曹雪芹正传:都道是金玉良姻

曹雪芹正传:高谈雄辩虱手扪

曹雪芹正传:十年辛苦不寻常 · 十

曹雪芹正传:大旨谈情究何为

曹雪芹正传:风云突变吓煞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