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未来简史》读书摘要

 遇事明言 2022-07-11 发布于甘肃

        继《人类简史》、《今日简史》之后,完成这本《未来简史》的阅读,结束了一段很不错的读书体验,也打开了思维的局限。

        “未来人类将面临着三大问题:生物本身其实就是算法,生命是在不断处理数据的过程;意识与智能的分离;拥有大数据积累的外部环境将比我们自己更了解自己。如何看待这三大问题,以及如何采取应对措施,将直接影响着人类未来的发展。”

以下是阅读本书的摘要:

    1.世界上已经不再有自然造成的饥荒,只有政治造成的饥荒。
    2.生物科技让我们能够打败细菌和病毒,但同时也让人类自己陷入前所未有的威胁。
同样的工具在医生手上能够快速发现并治疗疾病,但在军队和恐怖分子的手上,就可能变成更可怕的疾病和足以毁灭世界的病原体。
    3.人类的成就还传达出另一条信息:历史不会允许真空。如果饥荒、瘟疫和战争的发生概率不断减小,必然要有些其他事情成为新的人类议题。
    4.死亡被认为是身体运行出了技术问题,只要是技术问题,就会有技术上的解决方案。
    5.历经无数代人之后,我们的生化系统不断适应变化,为的是增加生存和繁衍的机会,而不是幸福快乐的机会。
    6.几千年来科技、经济、社会和政治一直在发生着巨变,但有一件事始终未变:人类本身。
    7.每次的进化升级最初的理由都是为了治疗。人类只要一有重大突破,就不可能只用于治疗,而不用于进化升级。
    8.历史知识的悖论:知识如果不能改变行为就没有用处,但只是一旦改变了行为本身就立刻失去意义。
    9.我们拥有越多数据,对历史了解越深入,历史的轨迹就改变得越快,我们的知识也过时得越快。
    10.研究历史最好的理由:不是为了预测未来,而是要摆脱过去,想象另一种命运。
    11.人们之所以不愿意改变,是因为害怕未知。但历史唯一不变的事实,就是一切都会改变。
    12.地球从来就不是单一的生态系统,而是有许多彼此松散连接的小生态系统组成的。
    13.无论是牛、猪还是人类,深层的感官及情感架构都仍然类似石器时代的情形,没有多大改变。
    14.进化心理学:几千世代以前形成的需求,就算已经不再是今日生存和繁衍所需,仍然会留存在主观感受中。
    15.算法指的是进行计算、解决问题、做出决定的一套有条理的步骤。所以,算法并不是单指某次计算,而是计算时采用的方法。
    16.人类有99%的决定,包括关于配偶、事业和住所的重要抉择,都是由各种进化而成的算法来处理,我们把这些算法称为感觉、情感和欲望。
    17.哺乳动物的幼儿必须要有母亲的照顾才能生存。显然,母爱以及强烈的母婴联接是所有哺乳动物共同的特征。
    18.进化论无法解释灵魂的存在。进化就是变化,进化无法产生永恒不变的实体。
    19.我们征服世界的关键因素其实在于让许多人类团结起来的能力。地球上只有智人这个物种能够大规模灵活地合作。
    20.胜利几乎永远属于合作更顺畅的一方,这不只适用于人与动物的争斗,也适用于人与人之间的冲突。纵观历史,纪律严明的军队就是能击败散兵游勇,志同道合的精英,就是能主导无序大众。
    21.智人的行事并不是依照冷冰冰的数学逻辑,而是根据有温度的社交逻辑。我们受情感控制。这些情感实际上都是非常复杂的算法,反映出远古狩猎采集部落的社会机制。
    22.所有的大规模人类合作,到头来都是基于我们想象的秩序。
    23.智人统治世界,是因为只有智人能编制出互为主体的意义之网:其中的法律、约束力、实体和地点都只存在于他们共同的想象之中。
    24.没有任何其他动物能对抗我们,并不是因为他们没有灵魂或没有心灵,而是因为他们没有必要的想象力。
    25.实际上,人类合作网络的力量就是依赖于真实与虚构之间的微妙平衡。太过扭曲现实,力量就会被削弱,让你抵不过那些看清现实的对手;想要有效壮大组织力量,仍然得依靠那些虚构的神话。
    26.不管《圣经》的世界观错的多么离谱,都能为大规模人类合作提供更好的基础。
    27.怎么知道某个实体是否真实?答案很简单,只要问问自己“它是否会感觉痛苦”就行了。
    28.现在科学确实改变了游戏规则,但并不是“以事实代替神话”这么简单,神话仍然主宰人类,科学只是让神话更为强大。
    29.宗教就是一份契约,而灵性是一个旅程。
    30.从这样对世界提出一套完整的描述,并提供一份定义清晰且载明各项预定目标的契约。但灵性之旅就不是这么一回事了,他通常以神秘的方式把人带向未知的目的地。
    31.灵性之旅总是以悲剧收场,因为这是一条孤独的道路,只适合个人,而不适合整个社会,人类要合作就不能只有问题,而是需要坚定的答案。
    32.哈里斯认为所有人的终极价值都是相同的---将痛苦最小化,快乐最大化。
    33.宗教最在乎的其实是秩序,宗教的目的就是创造和维持社会结构;而科学最在乎的是力量,科学的目的是通过研究得到力量,以治疗疾病、征伐作战、生产食物。
    34.现在文化的力量是历史上最强大的力量,而且还在不停研究、发明、发现与增长。同时,现代文化也比以往任何文化感受到了更大的存在性焦虑。
    35.现代性的基本信条:如果想解决问题,可能就需要拥有更多;为了拥有更多,就要生产更多。
    36.资源短缺的问题看起来很有可能被克服,但现代经济真正的敌人是生态崩溃。
    37.现代契约给了人类力量,但条件是我们不再相信整个世界有一个伟大的宇宙计划能让生命有意义。但是,人类不用通过伟大的宇宙计划也能找到意义,就不算违背契约。
    38.正是人文主义让人类摆脱了人生无意义,存在无依据的困境。
    39.人文主义的主要训诫:为无意义的世界创造意义。
    40.意义和权威始终携手共进。人文主义认为人类自己就是意义的本源,因此自由意志也是最高的权威。
    41.现代艺术家试图触及的是自己的内心感受,而不是上帝。
    42.中世纪获取知识的主要公式:知识=经文×逻辑。
    43.科学革命的知识公式:知识=实证数据×数学。这个公式最大的一个缺点:无法处理价值和意义的问题。要克服这个困难,方法之一是在新的科学公式之外继续应用旧的中世纪公式。
    44.人文主义提供的新的选择,知识=体验×敏感性。体验是一种主观现象,主要有三个成分,知觉、情绪及想法。敏感性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注意到自己的知觉情绪和想法,第二,允许这些影响自己。
    45.人文主义认为生命就是一种内在的渐进变化过程,靠着体验,让人从无知走向启蒙。
    46.人体内至少有两种自我,体验自我及叙事自我。体验自我是我们每时每刻的意思。叙事自我像翻译,永远忙着将过去的丝丝缕缕编织成一个故事,并为未来制定计划。就像记者,诗人或政治人物,不会叙述所有的细节,通常只会用时间的高潮和最后的结果来编织故事。整个体验的价值,是通过把峰值和终点两者加以平均而确定的。
    47.活在幻想里是一个更为轻松的选项,唯有这样,才能让一切痛苦有了意义。
    48.传统上,人生主要分为两大时期:学习期,再加上之后的工作期。但这种传统模式很快就会彻底过时,想要不被淘汰,只有一条路:一辈子不断学习,不断打造全新的自己。只不过,许多人,甚至是大多数人,大概都做不到这一点。
    49.自由主义面对的实际威胁,第一个就是人类不再具备军事和经济上的用途,第二个威胁:社会系统未来可能仍然需要人类,但并不需要个人。第三个威胁在于:有些人仍然会不可或缺,算法系统也难以了解,而且会形成一个人数极少的特权精英阶层,由升级后的人类组成。
    50.自由主义面对社会不平等的解药,不是让每个人都有同样的体验,而是对于不同的人类体验赋予同等的价值。
    51.资本主义能够赢得冷战,是因为至少在这个科技加速改变的时期,分散式数据处理的效果就是比集中式数据处理更好。
    52.人工智能和生物科技可能即将彻底改变人类社会和经济,甚至是人类的身体和心智,但当前的政治对此却毫无警觉。
    53.现在的新座右铭:如果你体验到了什么,就记录下来。如果你记录下了什么,就上传。如果上传了什么,就分享。
    54.现在数据主义认为:上帝是人类想象力的产物,但人类的想象力一样只是生物算法的产物。
    55.一旦权力从人类手中交给算法,人文主义的议题就可能惨遭淘汰。只要我们放弃了以人为中心的世界观,而秉持以数据为中心的世界观,人类的健康和幸福看来也就不再那么重要。
    56.我们无法真正预测未来,因为科技并不会带来确定的结果。同样的科技,也可能创造出非常不一样的社会。
    57.在古代,力量来自有权获得资料。而到今天,力量却是来自知道该忽略什么。所以,面对这个混沌世界的一切,我们究竟该注意什么?
    58.本书所做的,并不是断言未来必会如何而让我们的视野变得更窄,而是希望让我们的视野放宽,体察到还有其他更多选项。
    59.如果把视野放大到整个生命,以下三项彼此息息相关的发展事项,非常重要:
    a.科学正逐渐聚合于一个无所不包的教条,也就是认为所有生物都是算法,而生命则是进行数据处理。
    b.智能正与意识脱钩。
    c.无意识但具备高度智能的算法可能很快就会比我们更了解我们自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