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记張殿成老师“整劲培训-15”问题小结

 SolarCHEN 2022-07-11 发布于上海

    通过移动重心发力练习,大家要尽量把四步分解的劲吃透,这个劲是怎么出来的?通过四步分解,从蓄劲、运劲、发劲中可以看到,太极拳需要的是裆腰劲,而不是转膀子。通过大家交作业,归纳起来,存在以下五个问题:

      一、存在虚实不分的问题。

     首先要守规矩。在这里我要提醒大家,不要去摸仿某某某老师的发力,跟你没有关系!我们现在,练就要走规矩,规规矩矩的去练,首先要把虚实弄明白。

为什么要虚实分明?我曾经给大家讲过,我们的脊柱是一根棍,两条腿是两根棍,分清虚实,就是要让脊柱这根棍,与下面两根棍其中的一根棍对应起来,上身脊柱这根棍,要不跟左侧这根棍合并成一根棍,要不跟右侧这根棍合并成一根棍,这样我们在实腿旋转的时候,上下才能形成一根轴,一起旋转,形成一个整体。如果虚实不分,上面的这根棍与下面的哪根棍也对应不上,上下就形不成一根轴,就旋转不灵,这是要分清虚实的第一个原理。

第二个原理,我们要向大地借力,给地面多少力,地面就反馈多少力,所以给地面的力非常关键!给地面的力越大,反弹力就越大。怎样才能给地面的力最大化呢?这里面有几个要素,首先是要分清虚实,把重心主要压在实腿上,这样给地面的力,与虚实不分给地面的力,肯定是不一样的。另外一个要素就是旋转,使我们的腿和脚像钻似的向下钻,在转的同时还有沉,这几个要素加在一起,是不是给地面的力就大,地面向上的反弹力也就大了,不仅是练拳,也包括发力,都是如此。我们可以反复试试,把重心放在不同位置上,脚上的力,分别有什么不同?这个道理,课后大家要好好去琢磨琢磨。

      二、身法问题,或说身法散了。

      有个朋友交作业曾问我:“我的右腿这一侧旋转完了之后,好像似感觉蓄上劲了,怎么传不到另外这条腿的一侧呢”?是身法太散了。

蓄劲时要保持预备式的状态,就是一个站桩的姿势,要把身法按站桩的要求做好,在这个基础上再去加大力度沉泛抓,接着沉、转、移重心、发力。

身法问题,在这我就不多讲了,等下个月我们练定点发力的时候,这个身法,就显得特别重要!这个身法如果你摆不好,你这个力就发不出来!从某种意义上讲,身法就是一張弓,这张弓拉不好力量就散了。

     三、转腰摆尾闾时重心跑了的问题。

      很多朋友一练就这样跑了,要一沉一转还在四六,并不改变这个状态。出现这些问题,还是基本功练的不扎实。

这些基本功,你要练到什么程度呢?你再怎么做他都不会走形。越往后你越能体会到,这个翻是太极拳核心的东西,是核心的核心,没有比这个再核心的东西了。

      四、实腿要发力时存在的问题。

      把劲从一侧运到另一侧,一定要到四六发,不要重心移到中间就发。在发的时候,这个旋转一定要充分。不可来个这,虽然到了四六但旋转的不充分!今后练习所有的发力,实腿要发力的时候,就是腰脊带着骨盆高速旋转时,实腿要固定好,向下旋转,要故意用力往下踩,使劲往下踩!另外,发力后是怎么弹回来的呢?这一点我非常佩服陈吉老爷子,回弹的非常自然。对此,我的理解是,一是向下用力用的好;二是丹田同时的旋转转的好,即一沉一转给弹回来的。初练可能一下子做不到,要慢慢去体会。

     五、发力甩膀子的问题。

我们有很多朋友,原来练过陈氏的大架,发这个力都是甩膀子。实腿蓄劲的时候,沉、转,一定要内旋,胸向应该微微向里偏,不能往外偏,要注意这个问题。还有一点就是发力时,两个膀子或说拳头不能故意用力。

     六、以上是在批改作业中发现的五个问题,下面我们再分享几个问题。

    下个月我们要练的这个动作,两个手臂都不能动,一动就错!我们过去练过大架的朋友,一定要把原来的发力方式与习惯改过来。我们现在的发力,都是力由脚起,就是一个裆腰劲!手臂不能伸出去,伸直了劲就泄了,过去叫前不露手后不露肘。蓄劲走螺旋,发力也要走螺旋,杨式的所谓运劲如抽丝,是指把蓄好的劲,从一侧运向另一侧时,要平、要匀、要整。但,要知道抽丝与螺旋必竟是两会事。发力时,用拳的前面打人不伤人,但用拳的前两个指节尖打人就伤人;发肘力用小臂打人不伤人,用肘尖打人就伤人。不管怎么发,都要走螺旋。这个大家了解一下就行了。

七、发力,要先从四步分解练起。

    四步分解,简单归纳为四个字:沉、转、移、发;再练三步分解,把四步的前两字合为一字,即转、移、发;再练两步分解,把四步的前仨字合为一字,即一蓄一发,或说叫左蓄右发,右蓄左发。总之,在四步分解练习的基础上,要越练越连贯。

     八、要练好裆腰转换的圈。

    现在有不少人在跟陈绍冲老师学二层架,你们看看陈老师的圈是怎么转的。身前面由于圈小看不太明显,你们看看他的背面的屁股是怎么转的。学二层架沒有这个圈,就是个比划而已!脚上没有东西,身上没有东西,手上也没有东西!我们现在练的圈比较大,首先解决的是要有圈,先解决的是要有,再解决好不好,或说圈的大中小的问题,你连有都没有,你说你想求小圈,那可能吗?先解决有没有,再解决大小。陈家沟的人说,看你的圈,就看出你的功夫高低。功夫越高的人圈就越小。但是不能没有圈!最后是有圈而无形。怎么理解呢?腰在转,尾闾在转,但是骨盆不转,这就是有圈而无形。但是,没有圈什么都没有!这就是小架拳的圈。

       九、再与大家分享一个问题,练大架你能练过四大金刚吗?练小架你能练过陈伯祥吗?你就是真的练的不错,你能被客观上认可吗?你一人能打倒十个人叫功夫,你一拳能把一个人打死那叫功夫,但是还有一种,就是你能做到但别人做不了,这也叫功夫!背丝扣的基本功你练的好,裆腰转换你练的精,传统的核心的东西你掌握了,你就可以练出自己的特色与风格,你就可以得到客观上的认可和广泛的肯定!

      十、现在不是谁都信服我们所练的基本功,要想说服他人,又能影响他人,必须具备两条:其一,你必须真正掌握了背丝扣的基本功,真正把传统裆腰转換的方法练到自己身上了;其二,你必须具备雄厚的知识储备!如果,叫你说你说不明白,一练一转你的屁股都不知道跑哪去了,谁能信服你?但是,你如果能紧紧的抓住背丝扣和有关的基本功,紧紧抓住传统的核心的东西,不仅能做出来,又能说出来,你就能得到周边的认可,就能在太极拳的圈子里得到应有的肯定!(详见張老师的讲课视频)

一一曲学延(悟空)

                       2022.7.1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