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跷脉入脑识

 假如明天来临_ 2022-07-11 发布于上海

    有关跷脉的循行,中医学院讲义尚未有言其“入脑”者。如《内经讲义》①引《灵枢・脉度篇》原文说:“蹻脉者,少阴之别,起于然骨之后。上内踝之上,直上循阴股,入阴,上循胸里,入缺盆,上出人迎之前,入頄,属目内眦,合于太阳,阳蹻而上行,气并相还,则为濡,目气不荣,则目不合”,引《难经・二十八难》原文说:“阳跷脉者,起于跟中,循外踝上行,入风池。”《中医学基础》②说:“跷脉左右成对……阴跷脉经内踝,沿下肢内侧后方上行,经前阴,上沿腹胸进入缺盆,出结喉旁,上行至目内毗,与阳跷脉会合。阳跷脉经外踝,沿下肢外侧上行,经腹部,沿胸部后外侧,经肩部、颐外侧,上挟口角,到达目内眦,与阴跷脉会合,再沿足太阳膀胱经上额,与足少阳胆经会于项后。”

    考《内经》原文,可悟出“跷脉入脑”。《灵枢・寒热病篇》说:“足太阳有通项入于脑者,正属目本,名曰眼系。头目苦痛,取之在项中两筋间。入脑乃别,阴跷阳跷,阴阳相交,阳入阴,阴出阳,交于目锐眦……”。从该段原文可看出:二跷脉是入脑的,而后阴阳相交,交于目外毗。

    认识跷脉入脑,可以有助于理解《内经讲义》和《中医学基础》关于跷脉循行的二个费解之处。即:(一)《脉度篇》原文说:“跷脉者……合干太阳、阳烧而上行。气并相还则为濡目,气不荣则目不合。”“气并相还”依《灵枢经白话解》③之说为:“二跷脉并行回还”,依《黄帝内经灵枢集注》①之说为: “阴跷阳跷之气相并,经脉外内之气,交相在还”。那么,在何处“气并相还”?(二) 《中医学基础》说:“阳跷脉……与阴跷脉会合,再沿足太阳膀胱经上额,与足少阳胆经会于项后。”但足太阳膀胧:“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其支者,从巅至耳上角。其直者,从巅入络脑……”而足少阳胆经:“起于目锐眦(即外眦),上抵头角,下耳后……”,那么,跷脉循足太阳膀胱经上额以后,经何路径与足少阳胆经会于项后?

    因跷脉入脑,就可以回答上述二点了。(见后图示)不仅如此,认识跷脉入脑,对研究其生理、病理也是有帮助的:脑为髓海,为 “元神之府”,脑髓的盈虚与肢体运动、耳目聪明及一切精神活动有关。故《灵枢・海论》说;“髓海有余,则轻劲多力,自过其度,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目无所见,懈怠安卧。”与跷脉有濡养眼目,司眼之开合及下肢运动的作用。可见,其生理功能与脑髓是有联系的,跷脉入脑,也就使这种联系更有了基础。从临床看,阳跷之本的仆参穴、阳跷所生之申脉穴都能治疗癫、狂、瘸证,而癫、狂、瘸和脑也不是无关的。可见,探讨跷脉入脑,是有其理论和实践意义的。

    尚须说明的是:《寒热病篇》中,上述原文在《医部全录》中这样断句:“……在项中两筋间入脑,乃别阴晓阳跷,阴阳相交...”, 《类经》这徉断句:“…入脑乃别,阴跷阳跷,阴阳相交……”,但据马漪、张志聪、张景岳的解释,均隐含跷脉入脑之意.而《黄帝内经太素》这样断句:“……入脑乃别。阴跷阳跷,阴阳相交,阳入阴出,阴阳交于目锐眦…” ,似乎“入脑”只是说的足太阳经。果如是,则无法解释阴阳如何相交于外眦。况《太素・卷十:经脉之三・阴阳跷脉》中说:“阳跷从风池、脑空、至口边会地仓、承泣、与阴跷于锐眦相交己,别出入鼽,至目内眦,阴跷与太阳阳跷三脉合而上行也。”此处说阳跷与阴跷会于外眦,而后至内眦,但阴是上行至目内眦与阳跷相交的,可见《太素》之说有些混乱。根据《内经》原文,参考《太素》,个人认为:跷脉循行,可如图示:

说明:(1)'阴、阳跷脉循内踝、外踝上行至目内眦的路径按《中医学基础》所言,(图中略)

(2):虚线所示,依《太素》文,是否可做阳跷脉的一个分支?有待进一步探讨。

(3):从何处入脑?可认为随足太阳经上额交巅之后入脑。

本文意在对跷脉循行引起探讨,争鸣,或许有谬,乞望同道指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