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手太阴肺中焦生,络肠循胃散流行, 上膈属肺从肺系,横出腋下臑肘中, 循臂寸口上鱼际,大指内侧爪端通, 支络还从腕后出,接次指属阳明经。 2. 阳明之脉手大肠,次指内侧起商阳, 循指上廉出合谷,岐骨两筋循臂肪, 入肘外廉循臑外,肩端前廉拄骨旁, 从肩下入缺盆内,络肺下膈属大肠。 支从缺盆直上颈,斜贯颊前入齿当, 环出人中交左右,上挟鼻孔注迎香。 3. 胃足阳明交鼻起,下循鼻外入上齿, 还出挟口绕承浆,颐后大迎颊车里, 耳前发际至额颅,支下人迎缺盆底, 下膈入胃络脾宫,直者缺盆下乳内, 一支幽门循腹中,下行直合气街逢, 遂由髀关抵膝膑,胻跗足趾内间同; 一支下膝注三里,前出中趾外间通, 一支别走足跗趾,大趾之端经尽已。 4. 太阴脾起足大趾,上循内侧白肉际, 核骨之后内踝前,上腨循胻经膝里, 股内前廉入腹中,属脾络胃与膈通, 挟喉连舌散舌下,支络从胃注心中。 5. 手少阴脉起心中,下膈直与小肠通。 支者还从肺系走,直上喉咙系目瞳。 直者上肺出腋下,臑后肘内少海从, 臂内后廉抵掌中,锐骨之端注少冲。 6. 手太阳经小肠脉,小指之端起少泽, 循手外侧出踝中,循臂骨出肘内侧, 上循臑外出后廉,直过肩解绕肩胛, 交肩下入缺盆内,向腋络心循咽嗌, 下膈抵胃属小肠。一支缺盆贯颈颊, 至目锐眦却入耳,复从耳前仍上颊, 抵鼻升至目内眦,斜络于颧别络接。 7. 足太阳经膀胱脉,目内眦上起额尖。 支者颠上至耳角,直者从颠脑后悬, 络脑还出别下项,仍循肩膊侠脊边, 抵腰膂肾膀胱内,一支下与后阴连。 贯臀斜入委中穴,一支膊内左右别, 贯胛侠脊过髀枢,臂内后廉腘中合, 下贯腨内外踝后,京骨骨下趾外侧。 8. 手厥阴心主起胸,属包下膈三焦宫, 支者循胸出胁下,胁下连腋三寸同, 仍上抵腑循臑内,太阴少阴两经中, 指透中冲支者别,小指次指络相通。 9. 足肾经脉属少阴,小趾斜趋涌泉心, 然骨之下内踝后,别入跟中腨内侵, 出腘内廉上股内,贯脊属肾膀胱临。 直者属肾贯肝膈,入肺循喉舌本寻。 支者从肺络心内,仍至胸中部分深。 10. 手经少阳三焦脉,起自小指次指端, 两指岐骨手腕表,上出臂外两骨间, 肘后臑外循肩上,少阳之后交别传, 下入缺盆膻中分,散络心包膈里穿。 支者膻中缺盆上,上项耳后耳角旋, 屈下至仍注颊; 一支出耳入耳前, 却从上关交曲颊,至目锐眦乃尽焉。 11. 足脉少阳胆之经,始从两目锐眦生, 抵头循角下耳后,脑空风池次第行, 手少阳前至肩上,交少阳右上缺盆; 支者耳后贯耳内,出走耳前锐眦循, 一支锐眦大迎下,合手少阳抵项根, 下加颊车缺盆后,入胸贯膈络肝经, 属胆仍从胁里过,下入气街毛际萦, 横入髀厌环跳内;直者缺盆下腋膺, 过季胁下髀厌内,出膝外廉是阳陵, 外辅绝骨踝前过,足跗小指次指分; 一支别从大指去,三毛之际接肝经。 12. 厥阴足脉肝所终,大指之端毛际丛, 足跗上廉太冲分,踝前一寸入中封, 上踝交出太阴后,循腘内廉阴股冲, 环绕阴器抵小腹,挟胃属肝络胆逢, 上贯膈里布胁肋,挟喉颃颡目系同, 脉上颠会督脉出。支者还生目系中, 下络颊里环唇内;支者便从膈肺通。 13.奇经八脉总歌 正经经外是奇经,八脉分司各有名。 任脉任前督于后,冲起会阴肾同行, 阳跷跟外膀胱别,阴起跟前随少阴, 阳维维络诸阳脉,阴维维络在诸阴, 带脉围腰如束带,不由常度号奇经。 14. 任脉起于中极下,会阴腹里上关元, 循内上行会冲脉,浮外循腹至喉咽, 别络口唇承浆已,过足阳明上颐间, 循面入目至睛明,交督阴脉海名传。 15. 督脉少腹骨中央,女子入系溺孔疆, 男子之络循阴器,绕篡之后别臀方, 至少阴者循腹里,会任直上关元行, 属肾会冲街腹气,入喉上颐环唇当, 上系两目中央下,始合内眦络太阳, 上额交颠入络脑,还出下项肩髆场, 侠脊抵腰入循膂,络肾茎篡等同乡, 此是申明督脉路,总为阳脉之督纲。 16. 冲脉起于腹气街,后天宗气气冲来, 并于先天之真气,相并挟脐上胸街, 大气至胸中而散,会合督任充身怀, 分布藏府诸经络,名之曰海不为乖。 17. 带脉足少阴经脉,上腘别走太阳经, 合肾十四椎属带,起于季胁绕身行。 18. 阳跷脉起于跟中,上合三阳外踝行, 从胁循肩入颈頄,属目内眦太阳经。 19. 阴跷亦起于跟中,少阴之别内踝行, 上循阴股入胸腹,上至咽喉至睛明。 20. 阳维脉起足太阳,外踝之下金门疆, 从胻背肩项面头,维络诸阳会督场。 21. 阴维脉起足少阴,内踝上行穴筑宾, 循腹至乳上结喉,维络诸阴会于任。 (《十二经络及奇经八脉循行歌诀》出自《医宗金鉴·刺灸心法要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