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升职还是加薪?我劝你跳槽!

 小挢流水人家 2022-07-11 发布于山东
图片

聊一聊关于成长的认知。

本文宜精读,不宜跳读。

1°  

在文科可选的所有专业当中,我一直比较推荐财务管理和会计学。

因为这两个专业,理论与实操并重,实用、接地气、专业性强还是时代所需。

前段时间,和家族当中的一位小朋友聊天,她自我吐槽,自己劳动法也不懂,会计知识也一窍不通。

我说,怪我咯?一直建议你考个初级会计,怎么到现在还不见行动?

结果她说:我怕我考不过。

我当下就震惊了!不是说我认为初级会计简单而震惊,而是因为,“怕考不过”。

“怕考不过”是什么意思?

意思很明显——学习初级会计的唯一目标就是为了考试通过。

也就是说,觉得自己“考不过”的话,就没有学习的必要了。

以考试通过为目的,这是应试教育根植于我们思维当中的毒瘤。

知识既然有用,为什么不学呢?为什么非得要“考试通过”才去学习?

正常的逻辑应当是这样的:

学到知识,才是真正的目的;而考试通过,只不过是为达成这个目的而设置的一个激励方式和附加收获罢了。

换句话说,我们成年人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获取知识、解决问题、自身成长,而绝不是为了应付考试。

工作同理。

我们工作最本质的目的,绝对不是升职加薪,而是提升自身能力(比如领导力和影响力)和获得成长。

“升职加薪”就像“考试通过”一样,是我们为达成提升自己能力和获得自身成长而设置的一个激励方式和附加收获罢了。

更明确一点说:升职加薪是激励手段,能力成长才是根本目的。

人可以不升职也不加薪,但不可以不成长。就像人可以不考试,但不可以不学习。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本末倒置!

2° 

比把升职加薪当做目标还荒谬的一种情况是——为了工作而工作。

什么叫为了工作而工作?

就是尽管自己非常擅长手中的这份工作,但对于自己而言,这份工作既已没有什么可开发价值,又不能让自己进一步成长了。

此时,从事这样一份职业,便成了某种意义上的重复性劳动。

换句话说,这份工作已经不能给自己带来更多的价值,相应地,自己也不能给这份工作提供更多的价值。

这个时候,自己在当前职业上获得的成长——止于此。

这让我突然想到一个词——职业瓶颈。

职业瓶颈是什么意思?简单来说就是职业天花板。

可能有人一听,天花板?是不是说这个人快不行了?其实不是的。

职业瓶颈更多的是指,虽然你行,你可以,甚至在当前岗位上你很优秀和很杰出。但是,不会再有个人能力上的成长空间和职业上的上升空间了。

尤其是不会再有个人能力上的成长空间。

为什么任何人都会遇到职业瓶颈?

原因很简单,一方面,人在某个职业上可以施展的才能,是有上限的;另一方面,某个职业能提供给人的成长价值也是有限的。

我还是要引用知名经纪人杨天真关于自己职业瓶颈的描述:

职场到一定阶段,你一定会有瓶颈期的。比如说我在前年的时候,我就决定不做经纪人了。我已经经营了一家非常大的经纪人公司。我也经营过非常非常多的艺人。但是我能学到的东西越来越少。而反向也就是,我能给予别人的东西,也越来越少。所以我觉得我的工作的价值感,变低了。这个可能就是我的瓶颈期。
杨天真

划重点 :一定会遇到职业瓶颈——能学到的东西越来越少+能给予别人的东西也越来越少+自我工作价值感变低。

面临职业瓶颈,怎么办?

答案是要么选择在当前职业上“为了工作而工作”,要么跳槽和转型。

通常容易被人忽略的一种情况是,你遇到了一个

假的天花板。

什么意思?就是说当前的工作环境,限制了你的能力、不能激发你自身的工作潜力。这个时候,就需要换一个工作环境。

但不论是哪一种情况,当下终究是为了工作而工作。

现实生活中,为了工作而工作会是多数人的选择;而转型,属于优秀的极少数!

为什么说面临职业瓶颈,转型的会是极少数?

别着急,这才刚刚进入本文的重点,也就是我们接下来要说的——能力陷阱!

换句话说,为了工作而工作的人,陷入了自身的能力陷阱。

3° 

什么是能力陷阱?

能力陷阱在职业层面的意思,简单来说就是:只做自己擅长的事,会带来职业发展困境。

“能力陷阱”一词来源于伊贝拉所著《能力陷阱》一书。

我们来看一下樊登读书会创始人-樊登对能力陷阱的解读:

能力是优势,大家都知道;能力同时也是陷阱,大家却不知道。全球50大管理思想家艾米尼亚伊贝拉通过大量研究发现,如果陷在自己擅长的工作中,会侵占更为重要的策略性思考时间,我们的能力会成为我们发展的陷阱。
樊登

划重点:陷在自己擅长的工作中,会侵占策略性思考时间,(这个时候)能力会成为发展陷阱。

有阅读过我之前文章的朋友这个时候可能要质问我了:前段时间,你不是一直主张《高效能人士工作的七个习惯》中提到的,要专注于能力圈才能更好地取得成就的吗?怎么现在又赞成不能只做自己擅长的事?

原因在于,这两者根本不矛盾。

一方面我们说专注于能力圈,才能更好地取得成就——完全正确。这里讲的是能力增长问题(需要强调的是,能力增长会有天花板);

另一方面,只做自己擅长的事情(能力圈中的某一件或者几件事),会陷入能力陷阱——也完全正确。这里讲的是职业发展/风险问题。

所以,既要专注于自己的能力圈,又不要仅仅只是做自己擅长的(某件)事,二者不矛盾。

换句话说,

不能只专注于你能力圈中的某样事情,只有这样,即使遇到了职业瓶颈,也能及时抽身,去开拓自己第二职业/事业。

这就回答了Part2末提出的“现实生活中,为了工作而工作会是多数人的选择;而转型,属于优秀的极少数!”这个问题。

说白了就是,尽管自己在当前职位上还算优秀,但是不够“斜杠”,就会面临转型困难,从而陷入自身的能力陷阱之中。

正如知名财经作家吴晓波所说:

生活中有一类人,他们在某一领域十分突出,但在其他方面却表现出极大的能力缺陷。而当所处的环境发生极大变化时,如果他们的长板不够长,那么极有可能是第一批被淘汰。
吴晓波

4°

如何判断自身是否需要跳槽、转型或改变职业?

这就需要进行自我评估,伊贝拉给出了10道自测题,整理如下:

1)待在同一个岗位/公司至少7年了

2)职业愿望得不到满足

3)总体上,工作缺乏激情

4)对于没时间参加外部活动等觉得很烦

5)家庭结构发生变化,让自己有更多时空去了解不同的事情

6)羡慕/嫉妒身边在事业上做出重大改变的人

7)自己的工作失去了它原有的意义

8)发现自己的事业抱负有改变

9)最近发生一些事让自己重新思考真正想要什么

10)每天醒来对新的一天无所期待

自我评估:

6-10个:处于深度事业改变期

3-  5个:处于轻度事业改变期

2个及以下:处于事业建设期

《能力陷阱》书中有一节专门讲述了“晋升还是跳槽”这个问题。

其核心观点是:当目前的环境无法让我们有进一步施展空间时,就应寻找其他环境。

换句话说,

当不能在当前环境和当下职位上获得自身成长时,升职和加薪变得毫无意义!

总结 

1)工作的目的,不是升职加薪,而是提升自身能力和获得成长升职加薪是激励手段,自身成长是根本目的。

2)为了工作而工作比为了升职加薪而工作更可怕,本质上是遇到了职业瓶颈;

3)遭遇职业瓶颈,最好的方式是跳槽和转型,但转型的前提是避开能力陷阱(不要只做自己擅长的事)、要足够斜杠;

4)何时转型?需要自我评估;怎么评估?10道题自测;

5)晋升还是跳槽?当一份工作无法给你带了自身成长时,那么,请跳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