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讲评中考模拟试卷四。第3小题C项为病句,中有“久久地伫立窗前”语。“久久伫立”这个问题,曾引起笔者的思考。今天特意将相关拙文发布于此,期望同仁批评指正。 拙文如下。 久久伫立? 江西临川三桥中学 邹享昌 统编语文教材九年级下册第十九课是《外国诗二首》,第二首是美国诗人弗罗斯特的《未选择的路》,译者顾子欣。该诗第三行如下: 我在那路口久久伫立 笔者以为,这个译句有重复赘余之弊。 查商务版《现代汉语词典》可知,“伫立”的释义为:长时间地站着。“久久伫立”前面的修饰语“久久”与“伫立”释义中的“长时间”显然在语义上重复。 译者完全可以把“久久伫立”改成“久久站立”,虽然“站立”相较于“伫立”有失典雅,但可以避开叠床架屋之病,两害相权取其轻,也是写作炼字的原则。 笔者也搜索到了《未选择的路》英文原文,该句原文如下: And be one traveler, long I stood 诗人弗罗斯特用的词是“stood”,是stand(站立)的过去式。所以将“long I stood”译成“我久久站立”,虽然有点直白,但是表意贴切,实在可取。 当然,还有一层道理也得讲一讲。语义雷同的问题,其实经常被一些老师误解。且看下面的几个例子: 1、我对你的帮助表示发自内心的由衷感谢。 2、他忍俊不禁地笑了起来。 3、她亲眼目睹了发生在朝阳路的那一幕。 4、眼下的当务之急是如何把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控制在最低限度。 前三个例子,无疑是硬伤,不仅在语义上重复,而且在字面上也重复。“由衷”就是发自内心的意思,“忍俊不禁”中的“忍俊”是忍住笑声之意,“目睹”是眼睛看到之意,所以,这三个例子的语义雷同是毫无争议的。 第4个例子,就值得辨析了。很多老师把类似这样的表达也当作病句,怕是站不住脚的。“当务之急”多数词典都解释为“当前急切应办的事”。但是,“当务之急”中的“当”本身并非“当前”的意思。古代汉语词典对于“当”的释义并无“当前”一条。笔者依据该成语之出处《孟子·尽心上》中原文语境分析,以为“当”可解释为“应当”或“面对”,该成语可译成“应当做的急迫之事”或“面对着的要做的急迫之事”,词典释义补充“当前”一词,是出于适用情况考虑,并非成语本身包含“当前”之义。 鲁迅就曾这样造句: “我们目下的当务之急是:一要生存,二要温饱,三要发展。今学者当务之急,曰中国古今史,曰泰东西古近史。(《华盖集·忽然想到(六)》) 可见,用当前、眼下、目前、现在等诸如此类的词来修饰当务之急,都是可行的。 第四个例子告诉我们,有时候词典对成语释义时加入了一些限制性的词语,而该限制性的词语并非成语本身所具备的含义,写作者在使用该成语时,前面饰以与限制性词语语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并不是确凿意义上的重复累赘。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有此识见,否则便有胶柱鼓瑟之嫌。 再回到“久久伫立”上来。构成“伫立”的两个语素“伫”“立”虽然都没有“久久”的意思,似乎在字面上并不构成重复,但是“伫立”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释义却是“长时间地站立”,以此为据,“久久”与“伫立”确乎在语义上部分重复。鉴于此,笔者还是认为译文当改为“我在那路口久久站立”或“我在那路口伫立”为宜。 2019/7/21 关于这个问题,曾与八年级教材责任编辑陈恒舒老师探讨。 相关通信如下: 邹老师: 陈恒舒 希望相关观点能够引起教育同仁的思考,更期方家赐教。 |
|
来自: 新用户7461sw1x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