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自成打明朝,失败百次重起百次,为何被清朝打败后就起不来了?

 zhanggezhou 2022-07-11 发布于河南

李自成反明时,屡屡受挫,甚至一度面临“被打个精光”的窘境。

然而,李自成却总能一次次走出低谷,愈战越强。

李自成抗清时,也是屡屡受挫,但其实力一直非常雄厚,即便在其最后时刻,手中仍有数十万大军。

然而,李自成却始终找不到扭转局势的办法,一败再败,直到兵败身死。

其中差异,究竟何在呢?

反明:愈战愈强的李自成

1630年,李自成杀死贪官,投奔了舅舅高迎祥的队伍,做了一员“闯将”,开始了造反生涯。

很快,起义军就遭到了挫折。

大明先后以杨鹤、洪承畴镇压,在陕西以剿抚手段双管齐下,农民军或败或降,剩下的起义军难以在陕西立足,被迫转入山西作战。

当时的山西,备御空虚,饥民纷纷响应,起义军反而壮大了起来。

然而,当大明调集重兵来剿时,起义军再次陷入困难。1633年冬天,农民军被压缩到黄河以北的河南地区,活动余地极小,粮食给养极为困难,随时有被围歼的危险。

于是,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满天星、罗汝才等61位起义军将领“乞降”。

官军不知是计,放松了对起义军的进攻,起义军遂趁其麻痹,渡河而走!

渡过黄河后,当地贫苦农民纷纷参加起义,起义军形势更壮。

大明认识到,仅靠地方官员去剿,难以解决到处流动作战的起义军,遂以陈奇瑜为五省总督,加紧围剿。

在明军的围剿下,各处起义军又连遭失败,湖广的起义军几乎被剿灭殆尽,李自成等人又被困于汉中附近。

李自成、张献忠为了摆脱困境,开始转移,却不幸误入栈道附近的险地,被困于峡中。

李自成遂重贿陈奇瑜及其左右,表示愿意解甲归田,只求给条活路。

陈奇瑜信以为真,接受了农民军投降。

然而,起义军走出栈道,立刻杀死安抚官,再次起义,连破凤翔、陇州等地,关中大震!

大明遂调洪承畴、卢象升等人主持剿灭工作。

洪承畴、庐象升都很猛,起义军再遭重挫,领袖高迎祥战死,李自成被推举为闯王。

此时,起义军元气已伤,形势危急。然而,由于清军进犯京畿地区,卢象升奉命“北上勤王”,起义军压力大减。

因此,在李自成的领导下,起义军又再次活跃起来,走出低谷。

然而,洪承畴增兵调饷,以“十面之网”之策围剿李自成,使李自成陷入了起兵以来的最低谷!

李自成在陕西坚持不住,遂决心入蜀。

结果,攻汉中失利,李自成所乘战马被射杀,自成“裸身涉水逃去”,几乎战死。

随后转战四川,虽破了些州县,但自身损失极大,“入蜀时数十万”,出蜀时只剩下“数万”。

回到陕西后,李自成又在洪承畴、孙传庭的联手打击下,再遭重挫。

大天王、混天王、过天星等部纷纷投降,李自成连遭挫折后,只剩下1400多人。

随即,祁总管投降,李自成兵力更少,只好转入商洛山中蛰伏。

次年,李自成避走巴东,但仍找不到机会,兵败奉节鱼腹山,再次跑回商洛山蛰伏。

这是李自成反明的最低谷,最少时,李自成部总共只有十八骑!

然而,蛰伏两年后,李自成终于等到了机会。

一来,洪承畴、卢象升等人被调去和清军作战,孙传庭又莫名其妙获罪被朝廷关押了起来,明在内陆的力量弱了。

二来,张献忠等人起兵后,明军集中仅有的兵力在四川围剿张献忠、罗汝才,中原守备空虚。

李自成趁机东出,进入河南!

此时,河南正遇久旱蝗灾,民不聊生,百姓纷纷参加起义,“饥民从者数万”,不久,李自成又联合了当地一些起义军,发展到数十万。

而且,这一次,由于大明不得人心,许多知识分子也加入了起义军,李岩提出“行仁义,收人心,据河洛,取天下”的战略方针,又推行“均田免粮”的经济政策,宋献策提出“十八孩儿做天子”的童谣,使李自成的起义水平迅速上了新台阶。

此后,李自成连破大明,直至入北京,所向披靡!

连遭挫折,最后却成了王者,这就是李自成反明的基本历程。

抗清:一路败到底

李自成抗清,却几乎没有什么波澜起伏,其“运势”如直线般路向下。

李自成先是在山海关,与吴三桂、清军作战。

失败后,李自成退回北京,急急忙忙做了天子,又放弃北京,撤回了西安。

清军入北京后,暂时停了下来,李自成仍据陕西、山西、河南等地,兵力仍数十万(号称百万),实力雄厚。

然而,当清军兵分两路来攻时,李自成却一路败得毫无悬念。

山西、河南,毫无悬念的丢失了,雄关潼关也被敌人从正面突破···

李自成知在西北已无法立足,遂退往湖北。

撤退途中,李自成经过当年蛰伏许久的商洛山,或许,当时的李自成依然认为有东山再起之日吧。

退入湖北后,李自成在武昌设府,兵力仍有数十万之众。

李自成雄心勃勃,表示:西北已失,东南可取。决心进攻南明。

然而,大清并不给李自成这样的机会,阿济格的军队很快就追到了武昌。

李自成出战不利,被迫再退。一路往九江,一路湖南。

随后···李自成消失了···

有人说李自成“归隐”,有人说李自成被地主武装杀害了。

无论如何,李自成算是一败到底了。

反明的挫折,使李自成最后成了王者。

抗清的挫折,使李自成最后成了亡者。

其中差异何在?

过度解读

对此,最常见的解释是:李自成入北京后,腐化堕落了。

因为你腐化堕落,脱离群众,得不到支持,肯定就要失败嘛,没毛病。

然而,历史从来不是如此的简单。

确实,在北京时期,李自成、刘宗敏等人都出现了一些腐化行为。在议论出兵山海关时,李过、刘宗敏确实”耽乐日久“,一度不愿为将。

然而,事实上,李自成也好,刘宗敏也罢,在此后仍然保持着朴素的生活和农民领袖的作风。

李自成、刘宗敏,在此后都曾亲自冲杀,负伤。

确实,在北京时期,李自成、刘宗敏追赃很狠,执行过许多酷刑。

然而,李自成等人镇压的,是明官吏、富豪,很少侵犯贫苦百姓的利益。

后人提起张献忠,多联想到“屠川”,以其为“魔王”,提起李闯王,则仍多抱以同情、怀念,看来,尽管满清对二人都极尽抹黑,但公道自在人心,李闯王的名声一直不错。

所以,以一句“腐化堕落”来解释李自成后期的败亡,并不合适。

民情已不同

造反是杀头的事情,但凡有口饭吃,老百姓也不会造反。

明末,李自成之所以能挫而复振,关键在百姓没有活路。

所以,李自成到了哪里,哪里就有大量的饥民来跟随。

之所以如此,固然有旱灾、蝗灾的因素,但更关键的原因在于:土地兼并与沉重的赋税。

明末庞大的皇族规模,本就给大明财政带来了极大的困难,皇族还占了大量的良田,使失地农民遍地都是。

同时,为了支撑对后金(清)的战争,大明又征“辽饷”等各种税,使百姓更活不下去了。李自成本人,也是朝廷因财政困难将其“裁员”而被逼上造反道路的。

如此,不造反是死,造反可能活,何不搏一搏?

满清入关后,确实做了很多不像话的事情,但百姓的负担确实大大减轻了。

多尔衮入北京后,虽然搞圈地等错误举措,但废除了“辽饷”等各种沉重赋税,采取轻徭薄赋的政策,使百姓有了活路。

如此,百姓就不必非要造反了。

因此,反明时,李自成即便遭遇挫折,或就地周旋,或蛰伏一地,或远走他处,从容自若。

而在对清的作战中,一旦失地利,往往就意味着在一地站不住脚。比如:山海关战败,李自成迅速退出北京、直隶;潼关失守,李自成迅速放弃根据地陕西,一败就跑,仓促无比。

民情不同,闯王周旋的余地小了,再没有那么从容了。

敌人不同

李自成的一路失败,最直接的原因还是:真心打不过!

这也难怪,事实上,李自成当年打精锐明军也打不过。

洪承畴、卢象升···与大明的精兵猛将正面交战,李自成从来没有占到便宜。

然而,这些精兵猛将,都被清军打败了···

显然,八旗军的战斗力,远在农民军之上。

况且,清军还得到了吴三桂这种大明最精锐部队的支持。

李自成打不过清军,就自然而然了。

打不过就算了,走也走不过!

八旗也好,关宁铁骑也罢,都是当时最精锐的骑兵,其追击速度都十分惊人。

反明时,李自成以“流动作战”为争取主动的主要方式,如今,这一方式已经无从开战了。

在清军连续的战略追击下,李自成除一退再退外,别无他法。

纵横之别:外部环境不同

除了“流动作战”外,李自成还有一大法宝:诈降。

然而,在对清作战时,这一招是无论如何用不了了。

反明时,“玩家”大致为:明、后金(清)、李自成、其他起义军。

抗清时,“玩家”大致为:清、南明、李自成、张献忠。

玩家差不太多,但李自成的环境却完全不同。

反明时,农民军内部虽有矛盾,但在反明一事上基本是团结、合作的,互为盟友,而后金(清)则也视明为主要对手,甚至两次主动致信李自成,希望“平分天下”。

这种情况下,李自成周旋的余地更大。

对大明来说,李自成虽是威胁,但并不是唯一威胁,甚至在大多数时间,不是最主要的威胁。

因此,只要李自成被打败,大明往往又要急着组织对其他对手的打击,李自成或诈降,或蛰伏,都能“留得青山在”。

李自成陷入低谷时,洪承畴、卢象升等“苦主”都被调到了对后金的战场上,使李自成有了喘息之机,更有甚者,洪承畴、卢象升,这些李自成的苦主,都是葬送在明清战争中,使李自成少了许多强敌。

而明军抽调兵力进攻张献忠等部,也使李自成有了走出商洛山,发展壮大的机会!

可以说,没有后金(清)及张献忠等部,李自成恐怕已经被灭了。

而抗清作战时,李自成却成了“四面树敌”者。

清原本想要同时征李自成和南明,但在再次评估后,决心先安抚南明,集中力量攻打李自成。

南明与李自成有“杀君父之仇”,视满清为友军,也出兵进攻李自成。

而同属农民军的张献忠,不但不与李自成联合,反而与李自成相互征战,即便在李自成即将退出陕西时,张献忠仍与李自成在争夺汉中。

四面树敌,哪里还有喘息之机呢?

李自成在最后时刻,居然决心征南明,以东南来填补西北的丢失···

从山海关到九宫山,李自成似乎始终没有搞清楚:谁是最主要的敌人?

同样,南明、张献忠也始终没有搞清楚这个问题,结果被满清玩弄于鼓掌之间,可惜!

抗清时,社会环境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李自成再无法如反明时一样,持续获得大量饥民的支持,失去了败而复振的社会条件。

同时,李自成在反明时的两大主要法宝“流动作战”和“诈降(蛰伏)”,也因敌人的变化而失去了施展空间,一旦在正面战场上失败,就再难周旋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