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八路军和新四军抗战时期的战损比:历史数据竟如此优秀

 梦想童年594 2022-07-11 发布于江西

敌后战场,用较小损失给日军的沉重打击全面抗战初期,

这种打法对于目睹正面战场惨重损失的国人们是个巨大鼓励,

中国人对那些前线红军充满了“小牺牲换取大胜利”的期待。

文章图片1

《大公报》1937 年 10 月曾报道:

“一般人对红军过去持久性和战术上的特殊优点,是以小牺牲换取大胜利的游击战术,都抱着热烈的希望。

希望他们在抗战中有更好的表现!”。

敌我伤亡的比例:是牺牲和战绩比较的全面指标,可以直观看出杀敌难度。

全面抗战的最初时期,八路军和新四军在战斗中,确已如国人盼望的那样,“以较小的牺牲来换取更大的胜利”。

1939 年的《八路军军政杂志》上,刊登了宣传部长萧向荣的《八路军新四军两年来的战绩》一文:

文章图片2

(以下数字含伪军)

“根据八路军主力进人华北抗战两年来的战绩统计”,对日伪作战,敌我伤亡比例为1.4比1

“毙伤敌军达80500余人(俘虏敌伪军10000名在外)而我之伤亡则为五万六千余人(游击部队及地方武装的伤亡不在此内),敌我伤亡为14与1之比(我伤亡1人敌为1.4人)”。

“又据新四军去年作战的统计”,抗战之初敌我伤亡比例为,4.7比1:

“从参加战斗至去年年底的6个半月中,我军共伤亡664人,敌人伤亡了3232人,敌我伤亡对比是4.7 比 1”。

文章的统计与正面战场进行了比较:

“再看全国范围敌我伤亡的比例怎样?据白崇禧将军的统计,淞沪抗战时,敌我伤亡为1与3之比(我伤亡3人,敌伤亡1人)。

鲁南,武汉会战时,敌我伤亡为1与2之比”。

《八路军新四军两年来的战绩》得出个结论:

“由此,又不难想象八路军,新四军的游击运动战的战略方针之成功,战术素养和成绩……”

文章图片3

以小损失取得较大战绩的局面,从抗战初期一直持续到后期。

1944年 8 月22 日,叶帅向中外记者发表《中G共抗战一般情况的介绍》,公布:

7年来八路军、新四军之战绩:大小战斗 91549次,

毙伤日伪军832815人,

我军负伤251513 人

阵亡148609人(其中包括团以上干部555人)。

敌我伤亡比例为2.1 比 1。

(插一句:有资料说,中国军队对日军战损比5:1,这文里所有数据含伪军,因为都是敌军)

在抗战中期,部分敌后根据地作战中,还有更悬殊的敌我伤亡比例,例如:

1941年2月10日晋察冀军区发表:1940年战斗统计(包括冀中平西):战斗2989 次,

毙伤日伪军40102名,

敌我伤亡比例为5比1。

文章图片4

《冀鲁豫军区1942年工作初步总结》统计,1941年,冀鲁豫军区野战部队与日伪军作战,

敌我伤亡比例为2.66:1,

地方部队作战的敌我伤亡比例则为4.32:1。

太行区武装写的《太行人民武装斗争经验》,记录了复地“反扫荡”战况。

1942年2月反扫荡,敌我伤亡比例5.2:1;

5月反扫荡,敌我伤亡比例4.6 : 1;

10月反扫荡,敌我伤亡比例高达7.86:1。

这还不是太行区最高的敌我伤亡比例。

1943年5月庞炳勋和孙殿英投敌,日军趁机向太行腹地发动扫荡。我军展开了规模空前的群众性反“扫荡”斗争,一度取得了13.5:1的伤亡比例。

文章图片5

据太行区李雪峰回忆:“到处开展地雷战麻雀战,给敌人以极大的威胁。

在反'扫荡’中,太行民兵有14679人参战,作战 2255 次,毙伤敌伪 1902 名.……数我伤亡比例为13.5比1……

此次敌夏季'扫荡’是抗战以来失败最惨的一次”。

敌后战场战术正确,取得辉煌战绩,取得这样悬殊的敌我伤亡比例,好像与抗战影视剧里一些随意取胜的“战况”接近。我军都似“天兵天将”一样,而日伪都愚笨迟钝到无可救药的地步?

那么,情况如何呢?

文献告诉我们,之所以取得如此辉煌的战绩,归根结底来自于游击战的正确运用。

1942 年8 月八路军129 师师长刘伯承在《太行军区夏季反“扫荡”军事总结》中记载:

“一个基层部队的报告,敌我伤亡对比,

在伏击战斗中为 6.6比1(即毙伤敌寇 6.6 人,我军伤亡1人);

在袭击战斗中为 2.94 比 1;

在麻雀战斗中,为53比1(这个数字后面有解释)。

文章图片6

伏击战(特指袭击行动之敌)

袭击战(特指袭击驻扎之敌)

麻雀战等正确游击战战术,我军才得以用很小的损失,一次次给予日伪军沉重的打击。

据 1943 年八路军120师师长贺龙在《抗战第六周年战术经验总结》记述,

1942年7月至1943年6月,

晋西北敌后根据地战斗中之伏击、袭击战斗,“占主动战斗总数的55.75%”,

“敌我伤亡的对比为2673:1108,即敌人伤亡2.4人,我伤亡1人”。

“自1943年1月至6月加强对敌斗争以来”,

晋西北我军伏击、袭击战“占主动战斗总数的41.25%”,

随着伏击和袭击战比例的大幅下降,“敌我伤亡的对比是1340比825人,即敌人伤亡1.48人,我伤亡1人”

文章图片7

刘伯承师长同时指出:“不管用哪种打法都要出敌不意,才能达到'消灭敌人,发展自己’的目的”,

“在战斗无胜利把握时,必须避免战斗”,

这些战术的运用原则,才是敌后战场胜利的最关键法宝。

贺龙师长在《抗战第六周年战术经验总结》里则列举了“以极小牺牲,取得了极大胜利”的战斗,指出

“这些战斗,在战术上表现了高度的积极性,灵活性与创造性,

用一切方法寻找、制造并抓住了敌人的弱点,

使伏击、袭击、伪装、欺骗等各种方式密切的配合”。

战术上“积极性,灵活性与创造性”,表现在“在情况不明、地形不利的条件下不恋战,不与优势的敌人作正面冲突”,

“反对不问情况,不讲战术,蛮干硬拼”。

敌后战场上,我军曾经通过一次次实践和反思,实现了“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后来的人却以一般经验来想象当年战场,难免会简单随意。

文章图片8

游击战体系是完整而深刻的。伏击战和袭击战等战术自不待言。

最高层在抗战初期,即发表了《论抗日游击战争的基本战术--袭击》

详述了各种袭击战术和伏击战术,甚至详细到了分开论述伏击骑兵、汽车、火车、船舶的不同战术要求。

很多敌后抗日将领也有研究,如左权的《埋伏战术》和《袭击战术》就'突然向正在运动中的敌人发起的战斗”和“向驻扎敌人袭击”分别进行过深入的战术分析。

前述敌我伤亡比例最悬殊的“麻雀战”战术,今天的人一般只将其描述成“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却不知道,这种描述起来很简单的战术,有非常严格的战术要求。

刘伯承曾为麻雀战做过最为精炼的概括:

“麻雀仗就是游击战最小最散的战斗队形”。

甚至在麻雀战和地雷战衔接问题上,刘伯承都曾有过明确的指示:

“地雷安放最好以伏击配合之(这种伏击是诱伏),或配置监视哨。

或在埋地雷的上面伪装埋有资材,然后以麻雀仗的退法诱敌去挖掘使之触发”

文章图片9

八路军山东军区黎玉,在1942年发表的《论山东军区工作建设的诸问题》中,专门论述了麻雀战的具体战术要求:

“发挥麻雀战的作用---采取宽大正面的配置,布满山谷要点,

前后左右都有几个(即纵深配备)组织稀薄的部队,

部分突击钳制和火力,3、4人一小组,专门射杀敌指挥官,或打敌人的行军。

打了就走,再移到敌人后面射击敌人。

在敌人大小“扫荡’时,各个山头最易发挥,青纱帐起,可伏在高粱地内进行”。

有如此详尽的战术要求,麻雀战才取得一次次胜利。

这种战术看似简单,但我军有非常正规的战术体系。

日伪军也不得不重视。

1943年,胶东莱阳治安军107团的“剿共第三路军”讨伐”时捡了一本许友将军编的《麻雀战术》教材,如获至宝,称之为“共匪现时使用之麻雀战术密本”,赶紧翻印成册。

文章图片10

1943年专门刊登了这篇《麻雀战术》,供伪军作战时参考。

抗战神剧确实很难看到我军战术上的“积极性,灵活性与创造性'甚至荒诞的靠个人英雄主义、甚至还有武功……

抗战中,也只有全民皆兵、全民参战,才可以让战术得以落实,发挥出“小牺牲换取大胜利”的效果——人民战争是战术能够运用的根本依靠,“军队打胜仗,人民是靠山”,这真理贯穿了我军军史。

以伏击战为例。抗战中,我军绝大部分部队,长期没电台,战斗中更难沟通。而日军可以快速调兵,分割根据地,还修了密集公路网。

我军要成功伏击行军中的日伪军,就必须对日伪行军路线和位置有精确的掌握。

于是,情报成为关乎取得伏击战胜利的关键。

那么,怎么能如此详细掌握敌情?

这完完全全依靠人民战争才可以做到!

文章图片11

1941年刘伯承在《关于太行军区的建设与作战问题》中明确指出:

“作战时,情报对于野战军非常重要,各游击小组,发现敌情时,除飞送情报外,应以手榴弹、土炮、土枪、步枪声追随敌人,以惊醒附近军队。

各区村的要点应设置号炮、烟火和腕木(在高地设高竿,高竿顶上有一活动木棍旋转,根据旋转角度之不同规定信号)等通信,

敌人从何而来,有多少,我们应如何动作,都规定成符号……得到警报时,就好照着做”。

这既是前面1943 年太行区反扫荡,敌我伤亡比例可以高达13.5比1的缘由。

李雪峰回忆:“敌人的一举一动,都被各地的情报网及时通报给各级指挥部,游击集团很快组织进攻,使敌人处处挨打,防不胜防”。

这能直观看到了敌后战场上人民战争的生动场景。

而幸存的日军也是历史的见证人--

日军63师团老兵斋藤邦雄(战前是日本东宝映画的演员,战后成为日本著名漫画家,担任东京儿童漫画协会会长),曾多年与八路军战斗。

文章图片12

他画过这一幅漫画:“八路军是这样打仗的”。

日军的一个据点遭八路猛烈攻击,据点里的日军军官喊:

“一定要坚持到本部援军到来,顶住!”

但是实在等不到援军,军官很焦急:“本部在干嘛?”

日军本部正看着地图开会。军官说:“调不出兵力增援”,

另一个军官说:“那也不能看着他们都被杀呀”。

在日军本部的门口,一个捡粪的中国农民,头上标的是“敌军特工”,田地里锄地的中国农民,头上标的是“敌军的工作员(侦察员)”。

日军增援必经的道路两旁都有八路军的“物见”( 即通风报信的设施)。

道路最窄的地方,埋伏好了八路军……

这幅漫画描述了八路军“围点打援”的实景。

不难想象:日军增援部队出动后,侦察员和消息树启动,八路军打援部队设下埋伏圈,成功实施了一次伏击。

我军抗日战史里,“围点打援”过程和这个日军记录符合的战例,堪称比比皆是。

文章图片13

1940年5月29日,著名的八路军回民支队,由衡水县大队配合, “围点打援”,先猛烈围攻衡水县据点(日军衡水四大据点之一),诱使衡水县城的日伪军出城增援。

我军则在安家村——康庄——杨家庄公路设下埋伏圈

公路那边的麦田之中,“县大队部分战士,化装成收割麦子的,一则麻痹敌人。二则便于瞭望”。

漫画里描述的“敌军的侦察员”非常多,日军援兵一出动就被紧紧地盯上。

'敌人在未进人、远离伏击圈时,不断有敌情报告:

'到了后马庄村后了’

'到了康庄村南了’……”

进行战斗动员的是赫赫有名的回民支队司令员马本斋。

有了源源不断的情报,八路军得以巧妙伏击,回民支队伏击战里一举全歼“日伪军 170余人,缴获平射炮1门、轻重机梃4挺、长短枪150余支”

(见《冀中抗日根据地的对敌斗争》)。

通过“群众的眼睛”侦察敌情,是我军的法宝。桂军第七军的军官曾向新四军大队长张体学求问游击战术。

张体学简明扼要回答:“要做到军即民、民即军,军民合作无间……

文章图片14

你们都是军人,都不是本地人,很容易暴露……如果没有群众的眼睛,那困难就多。

我们在武汉有自己的侦察员,鄂东布满我们的侦察网,人物全是群众完成,我们化整为零,集零为整’,我们就做得到……”

翻开尘封的史料,才会知道军民究竟是怎么打仗的,才会明白为什么在如此困难的情况下,一块块根据地可以在沦陷区坚持下去且不断扩展。

现在导演和编剧应该沉下心学下史实,为先辈出些热血赞歌不好么?非要整那么多美女,那么崭新的服装是为了什么,那么邪乎的武功?。真正的战争绝对拍得出叫好叫座的,让人震撼的作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