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梁钢筋的基本识图

 B一生所爱P 2022-07-11 发布于广东

一、梁

1、梁箍筋:钢筋级别、直径、加密区与非加密区间距及肢数。

注写格式:

Фd-n(z)或Фd-m/n(z)或Фd-m(z1)/n(z2)

sФd-m/n(z)或sФd-m(z1)/n(z2)

d-钢筋直径(mm);m、n-箍筋间距(mm);

z、z1、z2 箍筋肢数(mm);s-梁两端的箍筋根数(根)。

注:(1)箍筋加密区与非加密区的不同间距及肢数用“/”分隔;当梁箍筋为同一种间距及肢数时不用“/”

   2)当加密区与非加密区的箍筋肢数相同时,肢数只需注写一次;肢数注写在括号内。

例:a、Ф8@100/150(4):箍筋为HPB300钢筋,直径为8mm,加密区间距为100mm,非加密区间距150mm,均为四肢箍。

b、Ф8@200(2):箍筋为HPB300钢筋,直径为8mm,两肢箍,间距为200mm,不分加密区与非加密区。

2、梁上部通长筋、下部通长筋、架立筋

注写格式:

sФd或s1Фd1+ s2Фd2 s1Фd1 +(s2Фd2)或s1Фd1;s2Фd2

d、d1 d2 -钢筋直径(mm);s、s1、s2 –钢筋根数。

注:(1)当同排纵筋中既有通长筋又有架立筋时,用“+”将通长筋和架立筋相连。注写时需将角部纵筋写在加号前,架立筋写在加号后面的括号内。当全部采用架立筋时,则将其写入括号内。

2)当梁的上部纵筋和下部纵筋为全跨相同,且多数跨配筋相同时,此项可加注下部纵筋的配筋值,用“;”分隔。

例:a、2C25:梁上部通长筋(用于双肢箍);

    b、2C25+2C22: 梁上部通长筋(两种规格,其中加号前面的钢筋放在箍筋角部);

    c、6C25 4/2:梁上部通长筋(两排钢筋:第一排4根,第二排2根);

    d、3C22;3C20:梁上部通长筋3C22,梁下部通长筋3C20;

    e、2C22+(2C12):均为梁上部钢筋,2C22为通长筋,2C12为架立筋;

    f、(4A12):梁上部纵筋的集中标注为架立筋4A12。

3、梁侧面构造、抗扭钢筋

注写格式:

GsФd(构造);NsФd(抗扭)

d-钢筋直径(mm);s-钢筋根数。

注:受扭纵向钢筋应满足梁侧面纵向构造钢筋的间距要求,且不再重复配置纵向构造钢筋。

例:a、G4Ф12:梁的两个侧面共配置4根直径12mm的纵向构造钢筋,每侧各各配置2根。

b、N6C22: 梁的两个侧面共配置6根直径22mm的纵向抗扭钢筋,每侧配置3根。

4、原位标注梁

1)梁支座上部纵筋,该部位含通长筋在内的所有纵筋:

j:当上部纵筋多余一排时,用“/”将各排纵筋自上而下分开;

k:当同排纵筋有两种直径时,用“+”将其相连,注写时将角部纵筋写在前面;

l:当梁中间支座两边的上部纵筋不同时,需在支座两边的纵筋相连;当梁中间支座两边的上部纵筋相同时,可仅在支座的一边标注配筋值,另一边省去不写。

2)梁下部纵筋

j:当上部纵筋多余一排时,用“/”将各排纵筋自上而下分开;

k:当同排纵筋有两种直径时,用“+”将其相连,注写时将角部纵筋写在前面;

l:当梁下部纵筋不全伸入支座时,将梁支座下部纵筋减少的数量写在括号内。

m:当梁的集中标注中已按上述规定分别注写了梁上部和下部均为通长的纵筋值时,则不需要在梁的下部重复作原位标注。

3)当梁上集中标注的内容不适用于某跨或某外伸部位时,将其修正内容原位标注在该跨或外伸部位。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