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今天,咱们聊聊物联网(IOT)的标准化框架

 邸彦强 2022-07-12 发布于河北

如今,各大通信设备公司都对物联网的架构提出了各种参考模型,但都离不开三大区域:应用层、服务层网络层

2014年,IOTWF架构委员会(Cisco、IBM、Rockwell等机构主导)发布了7层物联网架构模型。

文章图片1

物联网世界论坛发布的物联网参考模型

接下来,我们对7层物联网参考模型进行说明。

Number One:物理设备与控制层

该层指“物”所在层,这些“物”包括各类端点设备、发送和接收信息的传感器等。其目的是收集数据,并通过网络查询和控制。

Number Two:连接层

起到连通性作用。对数据进行可靠和及时传输。实现第一层设备与网络之间的数据传输,以及在网络和第三层(边缘计算层)的信息处理进程之间传输。连接层既包括实现“最后一公里”的网络(即传感器/端点设备与物联网网关之间的网络),也包括网关回程网

文章图片2

物联网参考模型中连接层的功能

Number Three:边缘计算层

如果说最顶端的服务器是“云”,那边缘计算层就是“雾”。由传感器和端点设备发送到云端的数据很大,但日常生活中并不是所有的数据都是有用的,比如智能手表的轮询数据,我们只需要知道特定时刻的轮询次数。因此边缘计算层的主要目的是减少数据量,对数据进行评估并且将数据转换为有利于上层进行处理的格式

文章图片3

物联网参考模型第3层的功能

Number Four:数据汇集层

收集数据-->存储数据,将描述事件的数据转化为基于查询的信息。

Number Five:数据抽象层

从终端设备传输上来的数据存在不同数据格式,该层主要是通过调和不同数据格式,确保不同格式数据能够使用相同的方式表意。

Number Six:应用层

这一层的主要作用是通过app应用来读取数据和控制设备,比如小米的米家系统,华为的鸿蒙智联app等。通过app可以实现对数据的检测、控制以及基于数据分析得到的数据报告。

Number Seven:协作与进程层

该层主要是实现使用和共享信息。物联网的信息协作与通信产生的数据流就好比工业时代的石油,它们是改变商业流程和模式、挖掘新的商业机会的重要能源动力。是将人从机器设备中完全解放出来,让物联网世界反哺人类文明社会,从而实现人人平等而自由发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