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智慧高速公路发展与设计(一)

 guoxiongxin 2022-07-12 发布于广西

近日,在《中国交通信息化》主办的“智慧高速·规划设计”网络直播课中,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北京交科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副总经理/教授级高工/博士盛刚作题为《智慧高速公路发展与设计》的报告。

在此次网络直播课中,盛刚对智慧高速现状、理解、发展及公路设计与公路热点等方面进行了介绍。以下仅梳理了对智慧高速的理解、发展重点及设计技术等部分内容,《中国交通信息化》作了不改变原意的编辑及整理。

智慧高速的理解

智慧高速公路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综合运用云、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互联网+、北斗等信息技术,构建“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透彻全面精准实时的智慧感知、协同共享精细高效的智慧管理、跨界融合及时准确的智慧服务、准确无感快速便捷的智能收费等智慧体系,逐步实现高速公路数字化、网络化、协同化、智慧化,持续提升高速公路通行效率、安全保障、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最终实现通行能力最大化、安全事故最低化、信息服务精准化、运营管理精细化的现代化高速公路。
随着高速公路智慧化发展,智慧高速公路已扩展到设计智慧、建造智慧、监理智慧、运营智慧、养护智慧等建管养运全过程,贯穿高速公路各阶段和业务领域。
图片

智慧高速的发展

从政策看智慧高速公路发展重点

主要目标包括:
  • 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

  • 基础设施网、运输服务网、信息网、能源网融合发展;

  • 精准感知、精确分析、精细管理和精心服务能力全面提升;

  • 运行效率、安全水平、服务质量和管理能力;

  •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

  • 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物联网、云技术、新一代无线通信、北斗导航等技术与交通深度融合;

  • 打造一流设施、一流技术、一流管理、一流服务,建成人民满意、保障有力、世界前列的交通强国。
推动重点包括:
  • 基础设施数字化

  • 智能化感知网:运行状况、设施监测与预警、ETC门架智慧应用;推动公路感知网络建设,在重点路段实现全天候、多要素的状态感知

  • 高速公路大数据中心:大数据AI分析、视频智能分析

  • 智慧综合管控平台:集监测、调度、管控、应急、服务一体;治超管理与大件运输管理、拥堵路段及收费站治理。构建高精度交通地理信息平台,加快各领域建筑信息模型技术自主创新应用

  • 信息服务:突发事件信息精准推送和伴随式服务;雾天行车诱导、消冰除雪应用

  • 智慧服务区:完善感知、充换电设施、运营管理、安全应急、信息服务

  •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应用:探索推动北斗系统与车路协同、ETC等技术融合应用;研究北斗自由流收费技术。推动行业北斗终端规模化应用

  • 推进ETC系统应用:深化(ETC)门架应用,推进车路协同等设施建设

  • 传输网络:5G协同应用、高速公路通信专网

  • 网络与数据安全体系:等级保护制度;态势感知能力;数据安全保护制度;数据容灾备份;商用密码技术

  • 自动驾驶与车路协同:支持开展自动驾驶载货运输服务;出台一批自动驾驶方面的基础性、关键性标准;建成一批国家级自动驾驶测试基地和先导应用示范工程,在部分场景实现规模化应用,推动自动驾驶技术产业化落地。
  • 人工智能应用

智慧高速公路发展趋势

推动阶段:至2025年

到2025年,示范工程推动,推进智慧高速标准规范编制,推进发展计划;

基础设施数字化能力大幅提高,实现路网监测、应急处置、信息服务等应用智慧化提升,实现信息互联互通、大数据挖掘效果初显、管理可视化、信息服务多元化等;

全国联网收费高效运营,车路协同初步应用。

发展阶段:2026年~到2035年

建立完善的智慧高速技术体系,制订智慧高速成套标准,形成成熟智慧高速产业;

基础设施数字化程度较高,路网运行状态精准掌控、应急处置高效、公众服务精准个性化;

全面实现自由流收费;

实现全天候通行、车路协同广泛应用,自动驾驶技术成熟应用;

交通拥堵和事故水平、服务水平、管理水平处于国际领先。

引领阶段:2036年~到本世纪中(2050)

建立高度智慧化的高速公路,“无人化”管理模式形成,自动驾驶广泛应用;高度智慧化收费(税)模式;

实现“零”拥堵、“零”死亡、“零”管制、“零”排放;

“四个一流”;

人民满意、保障有力、国际领先。

近期智慧高速公路发展重点

智能收费:现有收费系统完善升级(围绕准确率、稳定性、服务能力等);收费站效率提升技术;ETC门架扩展应用;ETC扩展应用;稽核系统建设与完善;信用系统建设与完善;收费数据分析和应用;自由流收费技术研究及示范。
基础支撑系统:
  • 传输网:通信传输系统;

  • 能源网:沿线设施供电;

  • 安全网:安全体系建设。

智慧高速公路设计

智慧高速公路技术框架

智慧高速公路技术框架如下图所示。
图片

智慧高速公路设计关键技术

智慧感知:
  • 感知内容:交通运行、气象环境、突发(阻断)事件、基础设施状态、设备和动环状态等。
  • 评价指标:准确率、精细化、实时性。
  • 技术手段:物联网、北斗(两客一危、定位)、互联网+、传感器、雷达、雷视融合、视频智能分析、人工智能、边缘计算、信息共享、多源数据融合、无人机技术、高分遥感、车路协同一体化感知等技术。 

智慧传输:
  • 设计内容:传输网(接入网、干线网)、支撑网(时钟、信令、网管)、业务网(会议电视、紧急电话、有线广播、隧道调频广播、交通广播、无线通信)等,为智慧业务提供传输支撑。

  • 评价指标:故障率、稳定性、网管度。

  • 技术手段:大带宽、高稳定的光纤传输技术;短程通信技术;无线通信技术;物联网技术;卫星通信技术;多媒体视真会议技术;语音交换技术;智慧网管技术;语音(全媒体)融合调度技术等。
智慧管控:
  • 设计内容:监测、调度、管控、应急、服务一体的智慧管理平台,数字地图、数据平台等支撑系统等。

  • 评价指标:响应性、高效性、智能性。

  • 技术手段:软件架构和开发、云、大数据、云边协同计算、数据智能分析、AI大脑、BIM、数字孪生、数字平行、高精度地图、拟景高真显示、移动一体化平台管理、智能管控(车道级、主动、匝道、路网等)、除冰融雪、雾区诱导、智能道钉等技术。  
智慧服务:
  • 设计内容:公众信息服务,包括沿线情报板、导航地图、手机平台等方式。

  • 评价指标:及时性、准确性、易获性。

  • 技术手段:交通广播技术、车载信息推送显示技术、跨界融合信息交换技术、路侧绿色显示技术、信息展示技术、电子导航地图融入技术、地面信息投影技术……
智慧收费:
  • 设计内容:ETC门架系统,收费车道、站、分中心,发行系统、客户系统等;最终建设无现金、无感觉、无人工的自由流收费系统。

  • 评价指标:精准性、高效性、非现金使用率。

  • 技术手段:5.8G、移动支付、数字人民币支付、北斗自由流、视频识别、车型识别、无人发收卡、智能机器人、大数据分析、区块链、国密算法等技术。  
其他相关智慧技术:
  • 车路协同技术、自动驾驶技术……

  • 能源管控技术……

  • 新能源供电技术……

  • 智慧供电技术......

  • 智慧照明技术……

  • 安全设施主动防控技术……

  • 标志标线标牌数字化技术……

  • 智慧隧道管控技术、调频应急一体化、弥漫灯警示、视觉空速诱导……

作者 | 盛刚(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北京交科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副总经理/教授级高工/博士
来源 | 《中国交通信息化》“智慧高速·规划设计”网络直播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