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346期 | 天下第一集柳碑不是集柳碑

 凡尘fvln0zue86 2022-07-12 发布于山东

图片

编者按:

翻旧笔记,看到一篇十多年前的小文章,文绉绉又傻乎乎的,但观点似乎还算有趣。重新改写了一下,又找找图,推送之。

作 者:吴 斌

从徐州往东北方向走,出了省界,就是山东临沂。临沂古称琅邪,是王羲之的故乡。

西晋末年,五胡乱华,永嘉之乱后,西晋灭亡。伴随着战乱,氏族南迁,史称衣冠南渡。王羲之的父亲王旷,审时度势,建议琅邪王司马睿过江,此时的王羲之,只是个十岁左右的孩子。公元318年,司马睿在建康(今南京)登基,成为东晋第一位皇帝。

后人一提起王羲之,都是说他在江南的各种事。很少有人知道,琅邪的王氏故居怎么样了。

世道轮回,过了八百多年,金人灭北宋,君臣再次南渡。这时的琅邪,叫沂州,变成了金国的领土。某一天,当地普照寺的主持觉海和尚,挖出了一块断碑,他研读碑文,结合传说,终于搞明白了,原来,王家走后,故宅成了“梵宫”,传承千年,就是普照寺。

金朝皇统四年(1144),在地方官的赞助下,觉海扩建了寺院,还立了一块《沂州普照禅寺兴造记碑》,由仲汝尚撰文,程暐篆额,仲汝羲刊刻,讲述普照寺的沿革,碑中写道:当子城之西南,有古台岿然出于城隅,台之西复有废池流潦潴焉。耆旧相传,台曰晒书,池曰泽笔。其地盖东晋右将军王羲之逸少故宅也。昔晋祚中缺,元帝渡江,临沂诸王去乱南迁,乃舍宅为梵宫。世祀绵邈,真伪莫考。往岁尝得断碑于土中,字虽漫灭尚仿佛可读……

图片

《普照寺碑》的书法,是柳体,碑上还刻有“集唐柳公权书”的字样。在明清时期,此碑著录累累,名家们赞不绝口。譬如,王世贞在《弇州山人题跋》中说:集书自《圣教》外,最难逼真,此碑遒劲方整,有一夫当关时力,视诚悬真迹,不啻如之。

又譬如,赵崡在《石墨镌华》中说:“《普照寺碑》建自金狄,当兵戈草昧之后,有仲汝尚文,颇尽致。而集公权书,方整遒劲,紧密处殊胜公权自书,不啻于《圣教》代兴,碑署仲汝羲刻,疑集书即出其手。


图片
▲  明  赵崡 《石墨镌华》 卷六  书影
在王世贞和赵崡看来,《普照寺碑》是《集王圣教序》之后最好的集字碑,宛如柳公权亲书。
普照寺碑》有“东柳”之称,“西柳”就是《玄秘塔》了,东柳、西柳并世,都是古代学柳的范本。《曾文正公家书》中有这么一段,曾国藩教育儿子曾纪泽说:“你的气格弱,意志不强,当年我也是这毛病,做事没恒心,还抽大烟,栽了无数的跟头。四十多岁,我立志改正,咬牙坚持了几年,现在金丹换骨。怎么改你呢?练字吧。字有了骨力,人就立起来了。咱家书架上有《普照寺》和《玄秘塔》,你就练《普照寺》,每天临一百个字,摹一百个字,临是为了学它的神气,摹是为了学它的骨架。记得把临池日课随信寄来,给爹瞅瞅。

不久,看到曾纪泽练《普照寺》有进步,曾国藩又是长篇大论,从人生的高度,苦心教导一番。

现代的人们,学柳多用《玄秘塔》,主要是因为《玄秘塔》清晰又完整。而《普照寺碑》就没这么好运气了。康熙初年地震,碑断数截。乾隆年间,又损数块,“断碑于土”等字损。道光时期,再遭剜剃,失真得厉害。到了文革,被彻底砸碎。

《集王圣教序》的研究者很多,大家都很有兴致地寻找单字出处。但是,从来没有人寻找过《普照寺碑》的柳字出处。

《普照寺碑》的单字很灵活,笔画略疏阔,似乎不同于常见柳字的精谨,但是整体风格很统一。从存世柳碑来看,柳楷风格并非一成不变,大规模地掇集统一风格的单字,对柳碑的样本量要求很高。

基于这些特点,我认为,《普照寺碑》很可能是善写柳者,打着柳公权旗号,书写的自运碑。这种现象,在赵孟頫等人的碑刻中,都出现过。

当然,这是我的个人看法。可是,用什么方法来证明它不是集字碑呢?

一般的想法是,搜集全部传世柳碑,找出和《普照寺碑》不同的字,看看哪些不是柳笔。

这种穷举的方法,是不对的。柳公权距今近1200年,而金代刻《普照寺碑》时,距柳公权只有200多年,金代能看到的柳碑,会比现在多。并且,现在能看到的柳碑,金代人也未必能看到的,比如近年的出土品。也就是说,现在和金代的柳碑字体样本,存在数量和种类的巨大差别。

金代人完全可能看到现在已经湮灭的柳字,所以,从逻辑上讲,就算找到了再多的不同字,也没法否定《普照寺碑》不是集字。

怎么办呢?

其实,只需要思考,如果金代刻《普照寺碑》是集柳,那么,它一定绕不开什么?或者问,一定会选择什么柳碑?肯定是从北宋至今,最广为人知,最易得的柳碑,不可能舍名碑不用找僻碑。天下最著名的柳碑是什么?《玄秘塔》呀。

如果《普照寺碑》是集柳碑,一定会选用《玄秘塔》中的单字。反过来看,如果《普照寺碑》中,没有明显来自于《玄秘塔》中的单字,它就不是集柳,而是善写柳者的自运。这和《集王圣教序》一定会选择《兰亭》单字,道理是一样的。

我粗略地对照了下,在《普照寺碑》中,没有找到明显出自于《玄秘塔》的单字,似乎可以验证我的判断。

《普照寺碑》没有出版过,我完整地扫描了一本乾隆年间的“断碑于土”不损本,权当一份资料,大家可以对比下。或者当一本字帖,慢慢读读也挺好。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 完 )


作者往期文章链接

上下滑动查看全部

第345期 | 又两个南宋大状元的碰撞

第344期 | 从《即日薄寒帖》看秦桧上台之奥秘

第342期 |《浮玉山居图》与方天瑞(上)

第338期 | 腊八节对梁楷《出山释迦图》的新想法

第335期 | 从《宣抚帖》看秦桧放屁之始末

第334期 | 蔡襄的密室杀人事件

第333期 | 两个南宋大状元的碰撞

第331期 | 曹知白笔下的松江九峰

第321期 | 吴大澂的愙鼎,可以改名了

第318期 | 夏商周断代工程,“夏”在何处?

第311期 | 赵子昂《二羊图》的谜底

第308期 | 辛德勇对《李训墓志》的质疑与史实不符

第307期 |《清明上河图》最可能的真相

第306期 | 关于《康里二札》文章的说明

第301期 | 你见过19岁的康里子山和他大哥的真迹吗?

第296期 | 再释黄庭坚致晁补之札

第295期 | 朱熹名札《奉使帖》背后的救灾事

第294期 | 陆秀夫《群玉帖》钩沉

第292期 | 米芾的官场梦

第291期 | 辛弃疾《去国帖》秘辛

第287期 | 央美博士万笑石,你涉嫌抄袭了!

第286期 | 吴琚比米芾的日子过得好呀!

第277期 | 姚廷美《有余闲图》的解读

第276期 | 赵孟頫《止斋记》与程钜夫

第275期 | 董其昌与苏轼《赤壁赋》的情缘(下)

第274期 | 董其昌与苏轼《赤壁赋》的情缘(上)

第273期 | 范仲淹探奇

第267期 | 唐太宗《温泉铭》与楚汉争霸(下)

第266期 | 唐太宗《温泉铭》与楚汉争霸(上)

第255期 |《曹娥碑》中谶言的可信度

第251期 |《曹娥碑》与王羲之、虞世南

第247期 |《古诗四帖》与五代彦修(下)

第246期 |《古诗四帖》与五代彦修(上)

第242期 | 为梁楷《黄庭经神像图》正名

第224期 |《丝路山水地图》上的“天方国”是哪里?

第220期 | 发现鲁燮光

第213期 | 王羲之与麻风病(上)

第196期 | 被王宠伪书误导的仇英名作

第182期 | 唐代敦煌大字孤本“三宝”传奇

第174期 | 燕肃《春山图》三议

第171期 |《古诗四帖》中的“丹水”本无误

第169期 | 乾隆皇帝的后妃们

第167期 | “石渠宝笈”特展的门神赵雍

第161期 | 金代山水中的帽子与垒石塔

第147期 | 游子孝思寓墨花

第146期 | 陈洪绶是节义之士?

第142期 | 朱耷笔下的“白眼”真相

第139期 | 司马伋的特殊人生

第137期 | 两件南宋告身背后的高层博弈

第129期 | 她,不是麻姑,而是毛女!

第128期 | 那些死于梅毒的明代大家

第119期 |《二祖调心》实为《四睡图》残件

第118期 |《水浒》和《清明上河图》

第105期 |《双松平远图》的受画人是谁?

第103期 | 古地图中的《清明上河图》线索

第101期 | 纪念高居翰专辑

第96期 | 唐代行书佚碑《通济桥记》选字

第95期 | 唐代行书佚碑《河东节度高壁镇新建通济桥记》

第91期 | 呼吁徐州博物馆加大保护唐代名碑力度

第76期 |《元画全集》众人谈:“九峰”究竟在哪里?

第73期 | 曾鲸笔下的杭州忠烈

第68期 | 从两件顶级明代宫廷佛画说开去

第65期 | 八大为何要画鱼和鸟?

第58期 | 戴进和朱元璋供奉的神仙

第54期 | 董其昌和东林党友人(下)

第46期 | 董其昌和东林党友人(上)

第41期 | 竹篮、笊篱、庞灵照

第37期 |《神行禅师碑》选字

第36期 | 唐代新罗王子书《神行禅师碑》

第18期 | 从司马“光”和“义”阳世家谈避讳

第7期 | 兵马俑逼疯“文献控”

图片
“武英印章”微信小程序已上线
    “使用指南”(点击进入)
图片
扫码进入

新书上架


刘九洲著:《宋画史稿》

参考阅读(点击可查看):

第314期 | 班宗华:《宋画史稿》的序言

第315期 | 《宋画史稿》导论(上)

第316期 | 《宋画史稿》导论(下)

第317期 | 现代视角下的一部古画断代史

第319期 | 一份有考古学底色的艺术史

第320期 | 《宋画史稿》是藏家们爱读的书

第325期 | 读《宋画史稿》心得

第327期 | 寻找宋画的“隐身者”

第328期 | 《读书》刊发《宋画史稿》书评

第329期 | 《宋画史稿》选句

少量签名本,

售价138元。

大陆顺丰包邮。

《宋画史稿》签名本购书码(138元)

武 英 书 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