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诗歌的文化性

 新用户0935snDB 2022-07-12 发布于河南
 作者: 黄永强

我看过很多格律诗诗人与自由诗诗人创作的作品,觉得当代诗人缺的并不是诗歌的语言技巧,而是诗歌的文化性。

比如余秀华、刘傲夫、贾浅浅等自由诗诗人,在诗歌创作上严格来说只算个段子手,而不是合格的诗人。因为他(她)们的句子过于散化、过于口水化、过于粗俗化。从他(她)们的诗中体现不出文学性、艺术性与文化性。没有文化性的文字是浮而浅的,就像泼妇骂街、日常对白与自语、流水帐式叙述。语言的过于平白与所言所感的无所承载,使这样的诗更像是一个段子。

而对于当下数十万人的诗词创作者,其中不乏高知者,极大多数人的格律诗就是一种口语句子的平铺,并没有将诗词的文化性体现出来。比如用典、用词、语言技巧、文字艺术、借古喻今、借物寓事、起兴烘托等等。而是过于浅白、俗气、流水、无章法、无意趣,这样的诗同样是浮躁、浅薄的。诗词不能过于拟古,但也不能过于脱古。比如一个物件,它有很多称呼,而不同的词,意虽同,但表达上、语感上、诗境上完全不同。诗歌要有词的多样性,虽然有些词、短语在日常生活中体现并不多,但在诗中同样不能忽视。词语的多样性才能体现出诗句的多样性,同意不同形的字词,平仄有分、直白含蓄有别、文化的体现有差异。那些过于强调诗词的口语性与现代性的人,是不足以言诗的。

我认为,一个真正的诗者,语言是灵动的,才情是飞扬的,语句是含蓄而有张力的,诗境之高低及用词遣句是否典雅都体现着作者丰厚的文字功底与民族文化性的。前阵子有一位“诗词达人”,在网上受人指正后,怒而驳斥: 古人作诗,无一字无不来历!这句话是对的,但我认为他却是根本不懂这句话的深刻含义的。

所谓作诗无一字不无来历,并不是凑李白一句,套杜甫一句,裁拼元白首尾又一句。无一字不无来历,体现着诗词创作的文化性、严谨性与合理性。凡词不可臆造,又不可过于大众,更不可无开创性。合意合理的以字组词是值得鼓掌的!

我作诗近二十年了,自由诗、格律诗、曲赋都有,发表过的诗作也有上千首了,但我写诗,从不胡写、乱写,从不无感而写、无情而写、无意而写。在作每一首诗时,其中都体现着情、意、理、趣的成份,也非常注重用典、用词、用句。比兴手法是诗歌技巧的本质,所谓情景交融、咏物言志、曲笔起兴,不仅仅要体现在格律诗中,现代诗同样需要。没有文化的人与有文化的人写出的东西是不一样的,诗之佳者不在于难懂与讳莫如深,而在于俗雅之间、传统与现代之间、不变与有变之间。

一首诗,体现不出文化性,是肤浅而无根基的。写诗绝对要传古承今!不学古,诗无力;
不言今,诗无气!历来真正能诗者,无不是学富五车,才情满腹的。中华之诗,要体现中华文化、中华修为、中华智慧、中华才情,不能过于浮于文字之表面。希望每一位喜欢写诗的人,都能将文化溶于诗中,而不是泛泛之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