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吴梦非|教育上艺术的陶冶

 顺其自然h 2022-07-12 发布于北京

爱乐评

     '20世纪中国音乐批评文库'系列(五)

图片

前排左一为吴梦非

国人侈言艺术教育者率多肤浅之谈,偶阅日本关卫之著述,甚合鄙见,爰摘译此文,以饷同志,并期唤醒一般教育者主知之迷梦。

(一)人类之肉体,为内面生活之一种表象,其外的行动之内,实潜有灵妙活动之一物,此即所谓潜伏于自性之中常恒不变绝对自由之神我,但吾人决不能以知见而摸捉其实体。向来心理学者之所研究,仅断片的叙述人类精神生活之皮相的泡沫,如记忆如何,想像如何,推理如何,而独遗漏最重要之生命,凡潜伏于皮相的现象之内,变幻出没不露端倪之一种可驚之生命力,实为一切现象之所由出,此不可思议之源流中有无限之变化,无限之创造,无限之进步。

从来之教育学与教授法,仅论理的研究此生命之表面影象,未达于接触真正生命之本体,于是教育之结果,徒知人格之接触,教育者与儿童之教育的接触,则因泥于外的行动之形式,竟不能将相互隐于背面之灵妙的生命,血与血,火与火,活动之物与物达于互相抱合之境地。吾人应不执于所谓人格所谓潜在意识,当随处闯入神秘自我之内室而取其流动之血潮!故不论如何之心理学,不论如何之教育手段,若不接触灵妙,自我之本体与生命之根底,则亦不过死物而己。艺术即为此不可思议的生命沸腾之产物,生命之沸腾,震动各个人之全人格,因之而起思想感情之深刻觉醒,始体验不知是思想是感情之深奥的情感,假如有问者曰:「人生应如何?」「我应若何?」此非社会问题,乃属于人生问题,亦舍人生观之思想。一般艺术可使人类精神生活上受深刻之感化,此已为识者之所公认,可知艺术能直接影响于吾人自我之中心,而激动其由直观所起之感情本能;极言之:艺术者,以人类之感情为生命,深入其主观,由根底上激动其人,而及于生命的中心衝动之域者也。盖艺术非如论理、科学等之为渐进的,实能一举直入自我之中心,使吾人平时之思考可因之而为更隐微更深刻者,「艺术教育」所以不仅为教育学上之问题,实为汛人生的根本问题,此亦为其理由之一。

(二)艺术与教育底关系甚复杂,兹仅能举曾受艺术感化之教育者及于被教育者之影响而略述之:教育者能依据艺术,自可得良好之感化,但若因此以为溺于文艺者,一例能得伟大之感化,则又非是,盖艺术有种种正的观照法,果依此正的观照法,则教育者自能受伟大之艺术的感化矣。然而及于被教育者究有若何之影响乎?——斯时吾侪不得不念及初等教育之情形,少有以艺术精神而以艺术的注入于被教育者之身心中也。世人大都以为艺术与教育唯一之关系,在于养成美的感情,即如普恩卡賚亦持如是之见解,彼以为「审美心」之为吾人感情之引导者,犹之「论理心」之为言论之引导者。教育之对象固然必要,然而艺术决不仅为提高审美心,盖能与影响于深深浅浅人类自我之核心者也,换言之:即所以创造吾人之人格,此亦即艺术之特长,教育者必宜善体斯意焉。教育毕竟为儿童与教师自我生生之接触,实则为有光的纯我所发动之艺术的精神之温和感触也,希求自己内心构成高洁之教育者乎!果从心念中欲抱育儿童之纯我,则应刻鏤跃动于儿童内面之生命,使如太阳之光辉与热,又如草木之萌芽使之尽力而生长。外面行动的表象之内,实潜有如燃的生命之融通——此为无论如何均不能忽视之教育的根本,随而曾受崇高艺术的感化之教育者,直能及最深之影响于被教育者且能于其人格上留不可拭拂之印象。教育之技能、智识、学力纵有若何之优秀,倘其背景人格之反映如为劣等,则决非真正之教育。反之,技能智识虽稍不足,而能有体验神我于自性中之人格,则儿童对于如斯之教育者必追慕而不能已也。

今日教育者虽亦体验艺术的精神,而行教育创造,但自普通人视之亦不见为如何重大之问题。教育虽非雕塑儿童,而教育者应于自性之中体验普通之神我,以没我的态度,将此道投入儿童跃动于内部之生命流动之血潮,使其可以创造而自行活动也,其血与肉虽为儿童之自性,但教育者不可不依艺术的精神之接触,以没我的而指导者也。(未完)

原载:《民国日报》·《艺术评论》1923年10月第24、27期
本期编辑:冯梦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