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姑妈:你不知道你有多好

 李玉的文字 2022-07-12 发布于广东

早上醒来,810分,给三姑妈发了一条祝福信息,紧接着发了一个红包。

只过几秒,三姑妈就拨通了我的微信电话。

这一聊,就聊了一个小时零一分钟。

三姑妈是我这一生最敬佩的女性。

母亲给了我生命,三姑妈却用她的善良包容和爱,潜移默化地影响了我一生。

三姑妈在太仓的一个酒楼工作,今年66岁的她,已经在这里工作了十一年。

去年回故里,在服务区被一个中年男子搭讪——表婶,你还认得我?那个中年男子扯下口罩问三姑妈。

三姑妈摇摇头,我离开老家18年了,18年变化太大了,不认得啦……

你不是刘某家的大表婶吗?

是的,是的。

我是龙某啊,之前在村大队部卖化肥的……

现在生活好啦,你以前那么瘦,现在长这么胖啦!三姑妈这才忆起面前这个200斤重的男子是从前那个在农用品站里忙碌的瘦瘦高高的人。

简单的寒暄几句,就各自选择了自己需要的服务——三姑妈去了洗手间,那个大块头男子去了小商店。

三姑妈出来的时候,大块头已经回来了,还给三姑妈买了一份早餐——豆浆和面包。三姑妈赶紧拒绝:这回家几百里路,来回我都不敢吃东西,吃了就吐,你赶紧拿回去自己吃,别浪费……

那你等下了车,缓缓再吃。对方笑着把早餐又放回了三姑妈的位置。然后对她说,你可能不知道,你在我眼中,是一个非常善良和正直的人,我很敬佩你……

背地里夸三姑妈的人不计其数,但是当面这样夸她的并不多,何况还是多年未见的小一辈,这让三姑妈不好意思起来。

毫不夸张地说,三姑妈是大好人。她的好,方圆几里的乡亲都知道。

这件事情过后,三姑妈接到远在哈尔滨的表弟打来的电话,问路上的情况。三姑妈给他讲了这段插曲,然后说,你以后在外面,不管在哪里,遇到乡里的人,一定要热情,要主动关怀——我们都不差这十块八块钱,但是这个行为让人很温暖,也很感动……

这种温暖和感动不正是现代人普遍缺失的吗?

三姑妈嫁的是一家三兄弟的老大。

长嫂如母,这在三姑妈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她不仅张罗了其他5个弟弟妹妹的婚姻,还将一大家人紧紧地团结在一起。

那是一个大家庭,因为三姑妈这个因子,几十年来,相亲相爱。

三姑妈的婆婆在70岁的时候因病离去。几个月后,三姑妈的公公经别人介绍,认识了一个老太太。两人一拍即合。

三姑妈的公公是国家干部,每月有着不少的退休金。因为这个原因,大部分子女都反对70多岁的老父亲再娶。三姑妈一一说服他们——作为子女,可以照顾他的起居饮食,但他更需要一个人陪伴,那个老太身体很好,人也很好,我们应该支持他们在一起……

就这样,三姑妈的公公在70岁的时候,又娶了一个69岁的妻子。

十四年后,三姑妈的公公因病去世。这时候,那个老太太已经83岁了,她提出一个要求:给她四万块钱,她回自己的家。

这个要求一提出,得到了三姑妈之外所有人的反对。在他们看来,在这个家吃住享受了这么多年已经值得了。临走还要这个钱,不能给。

多少子女因为家产闹得鸡飞狗跳,多少子女为了财产而不让公公再娶婆婆再嫁。

三姑妈用她的耐心和她的同理心,赢得了其他亲人的理解——我们都将会老去。这个老太,这十几年来,无微不至地照顾老爷子,这是我们的福气,请保姆要付钱,而且也不一定有这么好……如果你们需要用钱的地方多,就将我家的那一份,给老太吧——主事的人当然不同意三姑妈的方案,认为这样做不合理,更不公平。

最终兄妹五个同意了财产分配方案,让83岁的老太太揣着4万多块钱,在儿子的带领下,高高兴兴地回了自己的家。

三姑父因病去世后,三姑妈去了太仓。开始她的打工生涯,这时候她已经50岁了。

几乎是所有的亲戚朋友都劝她不必受这个苦,这么大年龄了,还背井离乡……三姑妈说,我身体还好,还干得动。

宁愿战死战场,也不能吃喝等死——这是三姑妈说的。一个勤劳的人,总是值得敬佩的。

在她65岁的时候,还在酒店的清洁工的岗位上。这时候,说她应该休息的人,更多了。

有一天,她在酒店的茶水间搞卫生,见到一个酒店的客人。戴着眼镜,温文尔雅。三姑妈问他,你好啊,先生,我可以问你一个问题吗?

当然可以,你请讲。

如果我是你妈妈,你看到我在这里做这个工作,你会怎么想?

年轻人迟疑了一下下,马上回应道,没有怎么想啊,也不会怎么想啊,这样挺好的,做自己能做的事情,这就是最好的。

谢谢你的鼓励啊!我家里的孩子都说我不该再出来工作了,说我来这里工作,别人会说他们不孝顺……

让老人有自己的事情做,这本身也是一种孝顺,别想多了!年轻人说完这句,冲着三姑妈点点头,走了出去。

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不管是哪里,这都是应该的啊!可是很多人,却习惯了不做,或者少做。

我一直记得三姑妈给我买的第一条牛仔裤,1985年的17块钱。

那是一个少年的青春记忆。说起这些的时候,三姑妈说,那又没多少钱,都过去这么多年了……那时候三姑妈也穷,买不起更好的……

正是因为穷,那17块钱,在少年的我眼里,才是一笔巨款。

我工作的第一个月,给三姑妈买了一双旅游鞋,好像是89块钱。

谁对我好,我就对谁好。原来,这才是人的本性。

这些年,表弟总是不断地给我的老父亲寄钱,寄得比我这个儿子都多。我也总是给三姑妈说,现在老父亲也不缺钱,你就让表弟别寄啦,大家各自安好,就好。

三姑妈总是说,以前你每次回家都给我钱——其实呢,也只是逢年过节意思一下。在外打工,买房、装修,日子过得并不是太宽松。三姑妈就是这样,我给予她一点微不足道的心意,她都能一直记着。

有一年,我在南方刚买了房子,大年初二,她将1000元缠进毛线团里送给我;在太仓工余,三姑妈买来鞋底和毛线,给我们一家每人做了两双棉拖鞋……

即使这样,在这个母亲节,我给她发的一个红包,她迟迟不领,她说——我不能总要你的钱……实际上,我给她真的很少很少。

我给她说,我写了一篇你的文章,发给你看看。三姑妈看了,说,你把我写得这样好,我都不好意思了……

有一种美好,就是你不知道你有多好!

母亲节,向所有勤劳善良的女性致敬!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