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某些诗:我不怕怀孕,怕吐

 李玉的文字 2022-07-12 发布于广东

中午,正准备蒸鱼,宝安90后作家王国军给我发了微信:李哥,你看我那首诗怎么样?

他没有发链接,也没有发文字和截图,我想,那就一定在朋友圈了。

打开来看,果然,第一条朋友圈的信息是某作协的抗疫诗作。

他的这首诗,我在某作协公众号最初发布的时候,就看到了。我实话实说,“一般般吧,打油诗。当然,这只是我个人感觉,其实,你的诗写得怎么样,你看看跟你同期发出来的其他人的作品就知道了。”

就在前几天,这组诗歌一发布的时候,很多作家群里开始刷屏,写诗抗疫,听上去很浪漫。

可是,我怎么觉得有点想笑?

医务工作者、社区工作者、小弟小妹大叔大娘类的志愿者,还有那些大大小小的领导都拼搏在核酸检测的各个环节,你却在这里给我玩诗情画意?作为一个名不见经传的“诗”人,最好的抗疫就是配合社区管理,及时做核酸,少出门,出门戴口罩……而不是弄一些无病呻吟的“诗作”出来,之所以给“诗人”和“诗作”打个引号,因为,有些“诗作”写得实在不像话。

就像自己费了心力生个孩子,生就生了呗,还非要弄到展厅,问每个观众“美不美?我生的。”搞笑不?

 2

这些“诗作”有人看吗?能鼓舞前方的战士吗?当自己是文艺女兵了哈,唱唱歌,跳跳舞,前方战士就有力量了,抗战片看多了吧?前方打枪,你在后方敲键盘。这些平台发起抗疫征文,参与的估计也只有一些少量的“诗人”参与吧,没名没利的事儿,写得好的诗人,是不会参加的。

但是这个征文要干粮下锅啊,那只有来稿就上了。至于质量,有量就不错了,还也要质?

与这些“诗人”相比,我更敬佩那些奔走在抗疫一线,为大家拍下各种抗疫场景的摄影师。宝安日报的封面新闻“这一跪,太温柔”、“移动的防疫棚”……这些动人场景,令人泪目且过目不忘。

相比之下,那些“粗制滥造”的“诗作”,毫无情感而言,有的只是广场舞一样的口号,空虚又聒噪

写到这里,不得不声明一下:作家、诗人、歌者、画家等等艺术家,以自己的才华书写生活,记录生活这本身是没错的。

就像青春期,我们把各种见得人见不得人的心事记于日记一样——自己看看就得了,拿到大庭广众之下,真有揭自己家的丑一样尴尬——自己的诗写得怎么样自己没数?

有些“诗人”可能会说,哪个诗人都是从写得不好,到写得好的。是这个道理,而且,再好的诗人,也不能保证自己的每一首诗都是绝世经典。

但是,我还没有见过垃圾诗作堆砌起来的优秀诗人。

换句话说,在把诗写好之前,写得不好的诗作自己收藏就好了。

胆大妄为,终归不是什么好事。

3

就在前几天,一个朋友截了图给我看,问我,“这能算是诗吗?”

我打开来看,是某个“诗人”的“诗作”,我回复朋友:这不是诗,是笑话。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