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暑湿咳嗽”千万不要乱用药,这样给孩子祛湿,不留后遗症!

 儿推论坛 2022-07-12 发布于山东

即将进入三伏季,一个又湿又热,特殊的季节。

最近许多孩子突然开始总是晚上咳几声,晨起咳几声,甚至午睡之后咳几声,不轻也不重,就是好不了。

家长很担心:这样咳嗽会不会肺炎啊,为何吃药也不管用?天天晚上咳几声快焦虑死了……

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许多孩子突然出现这种咳嗽?而且全国的儿童都有类似的症状。

说明和季节有很大关系,三伏预示着一年之中最湿热的时节,暑湿盛行。

暑湿之于成人多表现为:肢体困重乏力,昏昏欲睡,大便粘腻,浑身油腻,这就“湿邪”特性所致。

暑湿之于儿童多表现为:过敏性咳嗽、大便稀薄次多,胃口差,出汗多,晚上睡觉不安稳等等。

无论儿童还是成人,舌苔突然变得白腻白腻,湿滑湿滑。

有痰湿的表现

1、舌头胖大,有锯齿状的边缘;

2、舌苔厚腻、黏腻,舌面上有一层水液; 

3、不喜欢运动,一运动就觉得累;

4、大便总是擦不干净,冲水的时候大便黏马桶;

5、食欲不振,吃饭没胃口,嘴巴里感觉黏黏的甜甜的;

6、孩子很容易长湿疹,容易腹泻,容易口气重;

7、孩子出汗特别多,特别粘

“湿邪”最大的危害是阻碍人体气机宣降,尤其是肺的肃降,元气通行。

所以容易导致孩子咳嗽,咳嗽就是肺气宣降受阻的一种自主排异反应。

现代医学有个词来形容这种现象:“过敏”

对什么过敏?其实就是对湿热的空气,或者对湿热空气中容易滋生的霉菌过敏。

孩子起床之后咳嗽几声,还可以理解为,孩子体内的伏痰,寒湿借助阳热之气往外排。

尤其是以下两类儿童:

一是本身就是脾虚痰湿体质,吃得多,但吸收不好,容易生痰,要么比较胖,要么比较瘦不长肉,而且有喂养不当史,比如好喝酸奶,吃甜食,肥甘之物。

二是近半年,有输液的病史或者频繁吃抗生素。这些寒凉药物,通过血液系统进入孩子体内,其后遗症很大,而且代谢周期很长。

而且被压制的痰液变为伏邪,时不时作怪,比如经常咳嗽,鼻塞,频繁感冒等等,尤其是在三伏季节,当全身毛孔打开,外界湿热交争,体内的伏痰开始顺势往外走。

其实现在比较风靡的三伏贴就是借助天时,冬病夏治,托邪外出。

所以对于近期集中出现的“暑湿”咳嗽,或“过敏性咳嗽”千万不要乱用药物,正是排出孩子体内寒湿的最近时机。

如果误用寒凉药物,误伤脾胃,待到秋冬孩子咳嗽必然频繁。

对于这种咳嗽,家长不必担心,调整饮食,拒绝寒凉,尤其是不要给孩子吃生冷瓜果,酸奶,巧克力蛋糕奶油等肥甘甜腻之品。

因为这些食物都生湿,而现在最重要的是祛湿。

推荐一款祛湿粥

食材:

莲子20g、荷叶3g、百合10g、炒白扁豆10克,小米适量

做法:

①莲子、百合、白扁豆提前泡发30分钟备用;

②荷叶入锅,加1000毫升水,煮15分钟后捞出,得荷叶水;

③荷叶水和所有食材入锅,大火烧开转小火煮半小时;

④加适量冰糖搅拌融化即可食用。

功效:

健脾祛湿,清心安神。适合两岁以上孩子。

莲子可以健脾,百合入肺经,可以益肺,白扁豆健脾化湿,小米是黄色的,黄色补脾,而且小米汤是最适合孩子脾胃吸收的汤类。

其实夏天家长可以多准备些莲子,包括荷叶,如果用大米,可以煮粥快熟之后,加上荷叶,不仅美味清香,而且解暑祛湿。

另外大自然里的当季食材,可以调整气候对健康的影响。

比如空心菜、丝瓜、冬瓜、荷叶可以清湿热;苦瓜可以去心火;莲藕可以补充津液;黄瓜、茭白可以清热;西红柿可以生津止渴,也能养心。

推荐一个食材——冬瓜皮,因为冬瓜皮很硬,我们吃不了,所以经常被扔掉了,其实它是一味很好的中药。

冬瓜皮,性凉,归脾、小肠经,可以祛湿热、利尿消肿、清热解暑,善于走肌肤以行水消肿,特别适合暑热烦躁口渴、小便不利时使用。

日常我们用冬瓜时,把冬瓜皮洗净,一起炖汤、熬粥,祛湿效果会更好,当然吃的时候,不能吃硬硬的冬瓜皮,冬瓜皮的精华已经在汤里或粥里。

对于很多孩子来说,暑湿容易导致没有胃口,容易积食,腹胀,口气重。家长切忌追着喂饭,可以采用下面的按摩方法,帮助孩子运化,促进肠胃蠕动,胃肠蠕动快也能够加快祛湿。

穴位按摩推荐:晚上揉腹、揉丰隆穴

揉腹的时候,让孩子躺在床上放松,双掌叠于脐上,顺时针,回环揉5~10分钟,揉到孩子腹部松软为止。

接着可以揉丰隆穴位,每个揉3~5分钟,有非常好的祛湿作用,如果孩子咳嗽,还可以清补脾经、清补肺经、补肾经,揉太渊穴,揉二马各200次,通过健脾益气帮助孩子排除寒湿,可以缩短咳嗽周期。

注意:暑湿咳嗽初期是多是表现为干咳少痰的,但也有许多孩子因为吃了甜腻之物,可能突然喉咙有一口痰咳不出来,家长可以按照下面方法,帮助孩子排痰,然后严格控制饮食,咳嗽会自行缓解。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