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媒体研究的新理论、新视角和新方法(一)

 谭天论道 2022-07-12 发布于广东
近年来,随着新媒体的发展相关的研究数量和质量也大为提高,学者在研究中不断采用新理论、新视角和新方法,从而大大推动了新闻传播学研究。通过解读下列论文,我们来看看有哪些创新。
人机传播视域下算法新闻可信度的感知研究——基于一项对大学生的控制实验分析
互联网把大众传播研究带进了人际传播,而人工智能则把人际传播带进了人机传播。该文把算法新闻的可信度感知作为研究的问题,采用控制实验法进行测量。无论是研究问题还是研究方法都很新。实验的研究结果表明,在中国文化语境下,无论是体育新闻,还是社会新闻,受试者对署名为算法的新闻可信度感知都要显著高于对署名为人类记者的新闻可信度感知。反映出中国语境下的受试者对人工智能具有更为积极的期待和正面的认知——“人类记者更具有偏见,而算法则要好得多”。研究者进一步分析:这种认知的形成可能与以下两方面的因素有关:一是我国媒体主要是从积极正面的角度去报道人工智能给社会带来的利好,对于可能存在的数据滥用、隐私泄露、数据偏见、伦理风险等的报道相对较少,从而使人们对人工智能形成了积极的、正面的认知;二是也可能与我国受试者对传媒行业(人类记者)存在的“报道偏见”的感知有关,即如果人们认为传统的新闻报道存在较多偏见而怀疑人类记者报道的可信度,那他们就有可能赋予算法新闻以更高的可信度。
在传播学中,控制实验主要是用于测试特定的信息刺激或环境条件与人的特定心理或行为反应类型之间的因果关系。它是由卢因(又译为勒温)和霍夫兰这两位传播学先驱从实验心理学中引入传播研究领域的。这也是新兴的认知传播学中的一种重要研究方法。控制实验逻辑程序严密,研究者可以对实验因素加以控制,从而突出某些变量的作用。但是,其实验环境终究是人为设置的,与实际生活中复杂多变的状况有一定的距离,所以实验的结果往往会有误差。  作为弥补这一缺陷的一种手段,近年来传播实验已经开始转向“ 自然实验法”或“社会实验法”,即将整个社会环境作为“实验室”,采用 多元分析的方法来进行控制实验。
用户正在逃离社交媒体?——基于感知价值的社交媒体倦怠影响因素研究
首先,这篇论文找到一个很有价值的学术问题——社交媒体倦怠。其次,找到适配的理论——感知价值理论,问题是社会学的,理论是心理学,是这一个跨学科研究。文章第一部分通过学术梳理提出研究拟解决的三个问题:(1)从感知价值维度,影响社交媒体倦怠的因素有哪些?(2)各个感知价值维度对社交媒体倦怠影响的程度如何?(3)用户消极的心理反应是否影响其行为?这是一个质化+量化的实证研究,并不算新的研究方法,但做得很到位。第二部分是质化研究,通过深度访谈找出影响用户社交媒体倦怠的因子,这些因子也就是后面量化研究中要测量的变量。现在新闻传播学生看重量化研究,但往往研究假设做不好,由此影响整个量化研究。有的人由于没有经过深入分析,假设要么不成立,要么无意义,致使量化研究得不出有价值的结论。第三部分的质化研究和第四部分的量化研究不是分立的,而是一种递进的逻辑关系。第四、五部分都做得很扎实,这与其理论功底和分析能力差有关。
微信的“书写”与“勾连”——对一个普米族村民微信群的考察
微信的 “书写”与 “勾连”(上)微信的 “书写”与 “勾连”(下)
微信、普米族、民族志,这些于我们可能既熟悉又陌生。我当时看到这篇论文时,有一种被颠覆的感觉。原来论文还可以这么写?研究还可以这么做?
我们先来看看这篇论文的引子。2015年末,笔者加入了一个名为“大羊青年”的微信群。该群的成员都是云南省怒江州兰坪县河西乡大羊村的普米族年轻村民,唯有笔者一人是来自昆明的研究人员。在此之前,笔者已经在这个村进进出出5年多,展开访谈和其他形式的田野考察,结识了很多村民,包括这个微信群中的很多成员。加入这个微信群是笔者“在场”的一个自然步骤。
这个加入虽不是亲临田野观察点,却令笔者有了再次“入场”的感受。微信群和这个村落是两个既密切关联又大不相同的空间,甚至,它们近乎两个相互交织但各自独立的“生活世界”。在微信群内的观察和交流中,笔者常常会将他们在村子里与笔者交往时的样子联系起来,而这时,笔者时常感觉他们不是同一个人。现实中的他们大多羞涩、不善言辞,而微信中的他们往往直抒胸臆、热忱大方,乐于谈论自己的感受,热衷展现自己的生活。谈论的话题和对新鲜事物的看法,和任何一个生活在都市中的人或其他群体并无太大差异。这样的“反差”令人遐想: 是微信在“改变”他们,还是他们运用微信在释放自我?是微信开拓了他们表达的空间,还是他们将微信自然随意地运用于自己的生活空间?简言之,对于这些远离中心区域和主流文化辐射范围的少数民族青年而言,微信意味着什么?
这个论文的引子其实已经交代了研究背景、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目的和意义,是一篇常规论文的绪论部分。但是,它一点都不同于常见的中规中矩的写作方式,这篇文章采用了一种颠覆性的写作风格,令人耳目一新。我们每天都会阅读各种各样的微信群信息,这些群具有什么样的特点,我们可能没有想过如何描述它们。这篇论文就讲述了很多活跃于微信群中的人物故事,这些故事对现实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这些人物又如何通过微信群与外界勾连起来?通过对这些案例进行不断解构,我们在头脑中刻画了一幅景象,描述了人们如何通过微信进行书写和勾连。其实,在我们身边有很多现象已经非常普遍,也许我们天天都在经历这些事情,但是我们很难通过写作的方式,用学术的语言,把这些事情表述得清楚和完整。比如,微信是我们几乎每天都会用到的社交工具,如果把微信作为一个案例,或者一个论文选题该如何切入,从不同的学科怎么去解构微信给我们带来的各种改变呢?(选自《干货丨一篇好论文长什么样?答案只有四个字:颠覆认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