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由冬到夏几回盼

 晨曦深处 2022-07-13 发布于河南

唐诗学习之六十二

由冬到夏几回盼

     人常说,诗由心生,诗由情胜。所谓由心生,就是说有外界因素激荡了你的心,一股创作的冲动驱使着你去写,而不是那种故作呻吟。所谓由情胜,是说诗能把读者牵到一个没曾想到的意境,并为此而感动,产生情绪上的共鸣。这里不一定需要很多华丽的辞藻,有时候,很浅显的话语,组合得好,也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唐人张潮的《江南行》一诗就是这样。

茨菰叶烂别西湾,莲子花开不见还。

妾梦不离江水上,人传郎在凤凰山。

      前两句通过茨菰和莲子两种植物的生活季节交代了夫君出行时间之久。茨菰春季开花,秋季叶烂,乾隆皇帝有诗“莫讶神奇具水草,春荣秋谢物咸知”。起句介绍了在茨菰叶烂的秋季,夫君在江湾辞别她远行而去。一直到夏天江边的莲花都开了,还不见夫君回还。起句设计了萧瑟的秋景,为告别营造了一种低沉凄凉的氛围,依次推来,那火热的夏天,应该是夫妻团圆,激情火热的时刻,但此时偏偏没有回来,这里又来了一个很高的感情落差。思妇看着江边摇曳多姿的莲花,那苦涩的心情也快比上莲子苦了。

      人从江上走,还从江上回。所以思妇日复一日地注视着滚滚而去的江水,她是多么希望梦中的那片帆在阳光下飘然而至,但她不仅看不到归帆,反而听说夫君已经到了凤凰山。思念无论如何也跟不上现实的节奏,前两句是时间空间上的落差,没想到他这么长时间不回来;这后两句又彰显了地理空间上的落差,一个思念在水边,一个远离入高山,不定的行踪更增添了思妇的惆怅。

      张潮留下的诗不多,大都是写思妇的。在他的《江风行》里也描写了一位思妇。这位主人公本来是富家女,嫁给了一个门不当户不对的商人,“妾本富家女,与君为偶匹”。心里总是惦念着在外经商的夫君,“远方三千里,思君心未已”。但是同去的商人都回来了,而夫君还滞留在巴东,最担心的是,“巴东有巫山,窈窕神女颜。常恐游此方,果然不知还”。这里不仅仅是远隔千山万水的思念,更加入了外来干扰因素的困惑。

      在《襄阳行》一诗中流露出来对夫君的思念和此相同,也有担心受到花红柳绿的迷惑之意。“襄阳传近大堤北,君到襄阳莫回惑”。为什么这里要提到大堤呢?一道挡水的大堤有什么可担忧的?事实并非字面那么简单。大堤,在襄阳城外,周围四十余里。隋唐时,大堤一带商业繁荣,人口众多。李白就写过“汉水临襄阳,花开大堤暖。佳期大堤下,泪向南云满”。夫君在这样的地方行走,思妇怎能放下那颗担忧的心,因此在诗的最后特别提醒“大堤诸女儿,怜钱不怜德”。

       无论是《江南行》,还是《江风行》、《襄阳行》,都反映了当时交通落后、信息落后的社会状况下,男子在外奔波的飘忽不定,女子在家等待的怅然若失,充分表达了女子深深的思念之意、盼归之情。

读张潮《江南行》

柳风吹过几重湾,望累滩头舟未还。

点点波光无尽处,可传君梦过千山。

悠雲作于虢州拾叶斋

2022/07/11

(原创作品,转载请说明)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