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人(81) 刘裕之失

 金色年华554 2022-07-13 发布于江西

上接前文——

可惜五胡十六国的最后一位枭雄刘裕,也未能笑傲多久——称帝仅一年的刘裕,突然患病,不足半年就病逝了,享年60岁(至于是不是世家联盟所为,就只有天知道了)。谥号武帝,庙号高祖。年仅17岁的太子刘义符继位,是为宋少帝,刘裕亲命四位文武重臣辅政。

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人(81) 刘裕之失

刘裕一生战无不胜,但出道太晚,平定南方的时候,已经五十多岁了,留给他的时间太少了!而且在九品中正制的政体之下,底层寒门想要出头,实在太难了!刘裕之所以能成功,一方面是他自己牛逼,另一方面则是各大士族明争暗斗,耗费了大量国力民生,给了刘裕可乘之机!

刘裕算是适逢其会,在名为统一、实则分裂的江左大地笑到最后,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这些世家大族自己内耗,给了底层寒门上位的机会!

刘裕掌权后军政并行,推行的土断(就是打土豪分田地)之策,给了底层百姓修养生息的机会,使其迅速掌握了大多数人的“民心”!刘裕的成功,正是以此为根基,从而席卷江左,成就帝业!这些都是他常年混迹于社会底层,了解社会民生的结果。

但事情有利就有弊!正是因为刘裕出身底层,让他在40岁之前几乎一无所成!相较于那些生下来就是官的高门望族,刘裕的起跑线输他们太远!不得不从小兵开始,一刀一枪地往上爬,这能使其积累到那些大族世家,无法获得的实践经验,但也浪费了大量的时间!

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人(81) 刘裕之失

待刘裕出身寒门,自然被世家大族所轻慢,而绝大多数人才皆出自这些望族(这帮人垄断了当时的几乎所有的教育资源)!是以,在刘裕起兵初期,手下的可用之人是相当匮乏的。

要是没有刘穆之,刘裕光是统一南方都费劲(由此可见,刘秀那种几乎凭一己之力,搞定所有事物的人,有多么牛逼)!这也是刘裕为什么让自己年幼的儿子独掌一军,最后惨遭失败的最大原因!

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人(81) 刘裕之失

刘裕起于微末,真正的心腹之人,只有刘穆之!在北伐关中之时,刘裕南返之前的一番骚操作,使得缺少了他这个主心骨的北伐军,很快分崩离析,致使关中得而复失!

彼时,刘裕麾下能打的将领很多,但能打又忠心的将领却找不出几个,而王镇恶就是既忠心又能打的那个。其实,刘裕欲得关中,以王镇恶为将足以收服关中!那么,既然王镇恶这么牛逼,为什么刘裕还要多此一举,亲率大军讨伐呢?

这还要从王镇恶的身世说起——王镇恶,长安人士,乃前秦丞相王猛之孙!刘裕北伐之时,关中百姓风闻王镇恶之名,皆倒履相迎,关中遂一战而定!这就是刘裕不敢以王镇恶独自领兵北伐的最大原因!

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人(81) 刘裕之失

实在找不到王镇恶的图片,就用柯大侠的凑合一下

王镇恶其实在关中并无名望,只是世人风闻其是王猛之孙,才对其另眼相看。当年王镇恶年幼之时,王猛就已病逝。之后,王镇恶随父亲继续辅佐苻坚,苻坚败亡后,王镇恶父子又辅佐苻丕,结果苻丕也没撑多久……

苻丕死后,王镇恶父子失了依靠,不容于北地胡人,只能南迁归附东晋。在刘裕平荆州之乱时,有人将王镇恶推荐给刘裕,刘裕得知其为王猛之后,大为意动,与王镇恶彻夜长谈,被他的学识韬略深深折服。

事后,刘裕不禁感叹:“将门有将!”从此,对王镇恶甚为倚重。王镇恶也不负刘裕所望,一路追随刘裕,定荆州,平谯蜀,灭南燕,得关中,为其立下汗马功劳,逐渐成长为刘裕手下的头号大将。

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人(81) 刘裕之失

还是杨家将来得更壮烈些

可惜在驻守关中之时,为小人沈田子所害,王镇恶的名将之路至此戛然而止!其实,王镇恶之死追根溯源,实乃刘裕之失!出自他一个失败的部署——王镇恶生于长安,又是王猛之后,在关中的人望,南军无人可敌!他若是振臂一呼,关中谁属则犹未可知!

且关中之战之所以这么顺利,王镇恶在关中的名声,也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得关中后,刘裕唯恐王镇恶坐大,尤其是骤然得知刘穆之病故后,刘裕略有慌乱,便吩咐沈田子留意王镇恶:若其有异心,可便宜行事。其实这话是叫沈田子看住王镇恶,防止有变,算是刘裕留下的一个后手。

结果,这话使沈田子不是这么理解,他认为这话是给了自己一柄尚方宝剑!本就嫉妒王镇恶发狂的沈田子,竟然趁着胡夏兵犯关中,以商议军机为由,将王镇恶害死!虽然最后他自己也没落好(详情见前文),但其造成的后果是极其要命的!

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人(81) 刘裕之失

刘裕集团经此一役元气大伤,北伐军全军覆没都算小事!要命的是损失了文官之首刘穆之,和武将之首王镇恶!尤其是刘穆之的死,让刘裕一时无人可用,被锁在建康,无法轻离。其次,王镇恶已经是刘裕最信重的将领了!对他刘裕尚且如此安排,其他将领若独自领兵,刘裕更不能放心了。

从此以后,刘裕集团再无用兵的机会了!此次失败,是刘裕政治生涯最惨的一次!在此之前,自刘裕起兵算起,其纵横南北,几乎未尝一败!可见北府兵兵锋之利!北伐失败看似是刘裕处置失当引起的,但隐藏在此事背后的故事相当复杂,诸公且听鄙人慢慢道来——

首先,刘裕本人年龄太大了,这次北伐之时,他已经56岁了!留给刘裕的时间不多了,刘裕本人自然也知道这一点。所以,此次北伐关中之战,刘裕意在试探,为之后的统一战争做准备!毕竟南人不习北方环境,用关中之战,来练兵和打探北方的消息,才是刘裕真实目的。

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人(81) 刘裕之失

结果,没想到关中之战出人意料的顺利,这就给了刘裕极大的信心。他将战略规划迅速调整,准备在关中修整之后,再度北上,至于是打胡夏还是北魏,就看哨探传来的消息了。

就在这个节骨眼上,刘穆之的死打乱了他的一切计划,但刘裕不甘心,他不想放过这么好的好的机会。于是,他做了安排以沈田子制王镇恶、刘义真镇长安的安排,以为其再度北返之后能立即兴兵,可惜建康的形势之恶劣,远超刘裕的预料,他这一去就再没有机会回来了!

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人(81) 刘裕之失

彼时,在刘裕构建的关中形势应该是这样的——关中民心所向,军队又都是南方人,作乱的可能性极低。唯一的不确定因素,就是长安人士王镇恶!北伐军中,也只有王镇恶有这个群众基础,但其素来忠心,反叛的可能性不大,但也不能说没有。用与其不和的沈田子,暗中制衡王镇恶,应该就可以了。

待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