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认识了解中医里内源性疾控(七)

 快乐英平 2022-07-13 发布于江苏

大家好!今天我们继续来了解内源性疾病,内源性疾病在中医里应用的是“自主调节的方法”。

今天给大家讲解内源性疾病的第二个病例,《伤寒论》的病例,伤寒论中说:“少阴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手足厥逆,脉微欲绝,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色赤,或腹痛,或干呕,或咽痛,或利止脉不出者,通脉四逆汤主之。”  【整理摘编:时英平】          

上一讲案例中,少阴病附子汤证,是心衰,体周围组织循环缺乏。本案例中,少阴病是心衰已经延及到肠胃,下利清谷,是腹腔胃肠严重缺血,食物不能消化吸收就被排出来,排出的饭菜是没有消化的。手足肘膝以下冰冷,脉搏微细到几乎没有的程度,可见其循环濒临衰竭的界限。这种缺血的状况,使胃肠没有足量供血而发生痉挛,所以腹痛,所以干呕。如果下利已止,脉没有了,这是肠中内容物以排空,体液因为下痢更为空虚,所以脉搏也没有了,已经到了循环衰竭的境地,但仍然可以用通脉四逆汤治疗。

通脉四逆汤方剂组方:附子一枚(生用),干姜42克,甘草28克,以上三味药,用水600毫升,煮取240毫升,去渣,分温再服,脉出者愈。附子助阳,是启动自主性运动的第一良药。附子汤中是炮用,通脉四逆汤中是生用。炮用则力缓,生用则峻烈快捷。四肢厥逆而脉绝,下痢清谷,腹痛,干呕,病情十分危急。为求救急速效,所以生用附子急速启动自主运动。方剂中说“脉出者愈”,所谓“脉出”是,心功能恢复了,身体周围组织供血趋气于常态了,所以说病愈了。

疏通经络,气血平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