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记录】洮河岸边手工制香的传奇

 这里是临洮 2022-07-13 发布于陕西

【洮香传奇

端午节这天,云淡风轻,边正军搬出一只铁桶,又在铁桶上放了一把凳子,边正军站在凳子上,用一根三米多长的柳树棍,挑起一盘大香,边总的脸上,露出难以掩饰的自豪。这盘香直径一米,共有一百零八圈,可以燃一个月。挑起的盘香高过屋顶,我蹲在下面拍照,仰望盘香在天空里画出的同心圆,也看到了边正军因笑容更加明显的鱼尾纹,看到了他自豪后面的沧桑与艰辛。

老边家祖祖辈辈,生活在临洮县洮河西边这个叫王家嘴的小村庄,小村宁静地躺在临洮西山的山坡上,这里背靠青山,面朝洮河,与洮河对面的临洮县城隔河相望,往山坡上再走一两里,就到了远近闻名的卧龙寺。临洮自古以来,不仅是西北重镇,文化名城,同时也是佛教传播史上著名的“小西天”。元代帝师八思巴曾经离开大都,在临洮生活四年,传播佛教,修建寺院,此后八百年,临洮佛事昌盛,各个寺院香火旺盛,香的需求大增。

而临洮由于地处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交接地带,形成亚高原温带气候和地理条件,广泛分布榆树、柏树、柳树、梨木等树木,还盛产松香、当归、党参、白芷、三艾、丹皮、苦豆、玫瑰、牡丹、艾草等中草药,以及玫瑰,牡丹等花卉,而这些,为临洮制香提供了不可或缺的材料,原本为了驱蝗、治病的熏香、药香,由于佛教的昌盛,香开始供不应求,制香者不得不想办法增加产量,开发新品种,一个新的产业终于产生,而香的品种,也开始变得五花八门,总体而言,按照形态可分为线香、捧香、盘香、杠香,按照香味可分为药香、花香、木香、草香、无烟香,按照功用可分为佛香、禅香、祭祀香、熏香。为了供应各个寺庙的香火需求,在今天洮河以西王家嘴、六合、下寺、双联、关北等村,诞生了临洮规模宏大的制香业,流传至今。

这是真正的香火延续,从古到今,制香业长盛不衰,成为这一地区的重要产业,尤其是王家嘴村,直至解放前,全村三十九户人全部参与制香。精壮男性负责长途跋涉向外销售,妇女老幼负责在家碾磨香料、擀制香条。

今天的王家嘴,房屋鳞次栉比铺排在山坡上,村庄围绕着一个小庙,小庙旁边是村上的小学,小庙与小学之间,是一大片空地,就是这个村庄的广场。农活不忙的季节,村里人赶着制香,忙活一天,晚上吃完饭,人们会来到这个小广场,孩子们在墙根前玩泥巴,老人们坐在西头的大榆树下,讲着他们小时候从老人那里听来的故事。

老人们的故事,总是以“那时候”开头,讲述着一桩桩制香、销售过程中的种种传奇。农民有了作坊,就改变了单一的思维模式和生活方式,辛苦的付出,自然让生活有所改善,但也催生出新的问题,比如一个制香大户,家里两个儿子,为了分家产,兄弟反目。比如有一家人,原本很穷,后来娶了儿媳妇,吃苦耐劳,重振制香业,十年天气,就置良田数十亩,还有买了两盘磨榆树皮的水磨。

故事真真假假我们无从分辨,讲的道理却慢慢影响着一代又一代制香人家的孩子。孩子们从小就懂得了,要过上好日子,就要孝顺老人、兄弟和睦,还要教育好下一代,最重要的,是要能吃苦受累,因为制香就是一个苦活累活。

制香人家没有闲的时候。天气好的时候,要晒树皮、磨树皮,用料主要是,先要将榆树皮在木马上用斧子砍成小节,然后在水磨上磨成榆木面。将柏木、梨树、果木等硬杂木在木马上砍成小片,在水中浸泡,使其柔软后在水磨上磨制成梨木粉。将木炭等在水磨上粉制成木炭粉。将香料用石杵捣成细粉。


接下来就要和香,按照祖辈传下来的配方将原料按比例在香槽中和好,然后用布盖住,根据使用量取出在香碾子上反复碾压,使各种原料匀称并具备一定粘度和柔性,取下来放置在阴凉处。和香料要有一定的时间限制,时间太长,这些木粉也会像面粉一样发酵、发酸,失去香味和黏性,彻底失去功用。

接下来压香,即将和好的香团放在香床的压桶里,用压子压成条状,接在香板上。
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是擀香。将盛有香条的香板移在放置有香案板的香桌上,手工擀制成均匀美观的直线。有功力的老艺人一手捋好香线迅速的将线头甩在香案合适的位置,另一只手持擀香的木拍子,上下来回擀搓成型,并富有节奏的将擀好的线条推送到一边,循环进行下一根香的制作。


之后翻箩,将加工成的线香块用启子挑到香箩上,排列好后用木刀在一侧割出马蹄状,使香呈片状,转移在凉晒专用的香箩上。


最后,还要晒香,这个晒,不是在太阳下暴晒,而是把制好的香,放在香萝上,香萝一般呈长方形,用实木做成一个框,然后绷上细纱,香放在香萝上,一层一层码起来,香萝上下左右都通风透气,在大自然中自然风干,原理有点像新疆制作葡萄干的荫房。晾晒的时候根据天气不同程度翻晒香箩,要使香线干透又要避免暴晒引起的卷曲不平。


这每一个环节,既耗时耗力,而且都是技术活,任何一个环节不用心,或者掌握不好火候,都制不出完整成型的好香,或者制出来燃烧效果不好,或者品相不好,长短不一或者弯曲不直。


所以老人们总是说,制香人家没有闲人,连老人小孩也不例外。老人干不了重活,也要坐凳子上帮着擀香,小孩子放学回家,也要帮大人用手指头蘸着糨糊粘贴包装,手指头的皮肉常常磨破,疼痛难忍。


所以到了新时期,制香人家的孩子,长大后都不愿意继承祖业,继续制香。曾经以制香业闻名的王家嘴,现在仅剩四五户,还在继续制香,边正军三兄弟,就是其中一家。


边正军一家三兄弟,不仅继承了制香的传统技艺,还继承了制香人家的门风,三兄弟各自发挥所长,老大边正军负责生产和管理,老二老三负责销售和发货运输,改革开放几十年发展下来,已经成了临洮比较有规模、产量高、质量好的制香大厂。在发展的过程中,他们不断探索,提升品质,使洮香的品质和成色都有了很大提升,在使用诸如粉碎机等机械设备的基础之上,他们还在技术上改进,发明了一些独创的制香设备,使生产效率大有提高。


边正军的香厂,除了制作常用的佛香只外,以双龙盘香、大金大银药香、薰香三种香特点最为突出,既是他对洮香的传承,也发展成了自己的特色。

双龙盘香,由心灵手巧的妇女将将擀制好的七八米长的香线,一圈一圈依次有序的盘成渐变的圆圈,盘好30圈,再用棉线一圈一圈栓起,每盒红、绿各一盘,晾晒干的盘香,拎起来挂在高处,状如盘在庙堂或屋椽上的龙,称之为双龙盘香。每盘30圈是因为每月30天,每天可燃一圈敬佛。古代,当地百姓为了防治虫灾疫情,用艾草、马莲编制成长长的草辫子,点燃后利用烟雾驱赶蝗虫鼠蚁。为了方便长时间熏烧,他们将几十米长的草辫子一圈圈盘起来挂在木桩或树头。后来人们将其运用在制香过程中,使香形态美观,燃烧时间久,富有趣味。


大金药香、大银药香是一种线香,独特之处在于包装的时候,每装一层香就撒一层金粉或者银粉。敬佛时,粘着金属粉末的香会爆出火花,僧俗认为爆出这样的火花说明神佛很愉悦,是吉祥的象征。解放前,大金药香专供青海塔尔寺,大银药香则一直是天水各大寺院的专供。


薰香,是一种普通百姓的生活用香。将当地盛产的玫瑰花、牡丹花收集后,阴干碾碎成粉末状,混入香胚中,制作成花香四溢、提神醒脑、避瘟驱疫的线香、香饼、香锭。
在制香产业蓬勃发展的时候,制香人家没有忘了他们能有今天,不得不感谢制香的前辈先人,是他们在落后的岁月里,摸索出那些润泽后人的技术和配方,并以身体力行和口口相传的方式,传承着制香人家的家风,为了感念先人,也为了教育后生,王家嘴人每年每年农历正月十二、十三、十四,都要举行盛大的香道节,用民俗的方式,将香道文化代代相传。


听边正军讲述他们家族制香的历史,在他动情的讲述里,我们看到了善良淳朴的老百姓,怎样一天一天努力着,为着责任、为着传承、为着好日子、为着跟所有人一样默默藏在心里的梦想,经历了怎样的劳累辛酸、喜怒哀乐,洮香是一个传奇,而这些传奇,就是由这些质朴厚道的制香人书写的,这些传奇没有跌宕起伏、曲折离奇的情节,却能走进每个人心里,让我们感慨唏嘘,听他们的故事,我们百感交集,我们佩服,我们也感动,这,不就是传奇。

作者:裴天鹏   摄影:樊柳青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