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独家!民国时期临洮黄埔军校主任撰写的杨椒山祠堂所见所闻

 这里是临洮 2022-07-13 发布于陕西

刘任(1902-1986),字致远,河北盐山人。1928年毕业于陆军大学特别班第一期。曾任中央军校第一分校教育长,84军188师师长,军训部西北战时教研班班主任,步兵学校西北临洮分校少将主任,抗战胜利后任国民政府主席西北行辕参谋长,西北长官公署副长官兼参谋长,华中军政长官公署副长官,国民政府总统府战略顾问,国大代表。1986年5月14日在台湾病逝。
刘任在1980年2月15日出版的《河北平津文献》第6期发表了《参拜明杨忠愍公忠烈祠感怀》,回忆他1942年秋天在陆军步兵学校西北临洮分校期间陪同杨继盛第十三世孙杨化昭岳麓山祭拜杨椒山祠堂的所见所闻,今天『这里是临洮』特此整理,以饕读者,一起纪念椒山先生。

中华民国二十八年,在抗战期间,余奉军事委员会军训部命令。在甘肃之临洮(即古狄道)创办陆军步兵学校西北分校。
民国三十一年秋,保定军官学校杨同乡化昭,莅临甘肃临洮祭其祖先,—杨忠愍公—名继盛,字仲芳,别号椒山,谥忠愍,河北客城人。杨化昭乡长(忠愍公之七世孙)下榻敝庽,朝夕畅谈,得知忠愍公生平之事迹甚多。
摄于晚清珍贵的临洮岳麓山椒山书院老照片
该地人士,知化昭同乡到临,前来拜谒致敬者,络绎不绝,化昭同乡留此两周,而地方人士欢迎之盛宴,几无日无之。地方人士对忠愍公之后裔,如此崇敬,可见忠愍公当年遗爱地方感人之深也。
余初至临洮,即承地方人士赠我《杨忠愍公全集》一部(线装四册)再三读之,手不忍释卷,其内容一字一泪,可歌,可泣,深感其忠贞亮节,杀身成仁,舍生取义之精神,供读者不禁一掬同情之泪,于是搜集此籍,乃得七部准备翻印以广流传,无如转战大陆,致书全部遗失,至今思之,不胜惋惜。
杨忠愍公,系于明嘉靖间进士出身,官至北京刑部员外郞:因中正不阿,其参仇鸾开马市,被权奸陷害。贬为古狄道典狱史。卽现今县政府监狱之看守所所长。忠愍公虽被寃抑但本其忠贞不二,益发扬其爱国爱民之热忱,以明其淡泊之志。
忠愍公被贬狄道三年,虽处边远苦寒之地,居人微言转之职,但其建设留为西北之民生者颇大。例如:
一、兴学校以培育人才:在临洮建立凤台书院。
二、兴水利以足民食:创造风车,以使民灌漑而防天旱。
三、创纺织以利民衣:西北因气候关系不产棉而多产羊毛、骆驼毛等,先敎民纺线,再敎编制衣服。俗名袷子,至今乡民仍沿用之。
四、开煤矿以解决燃料:临洮天气严寒,多伐树木以取暖,自开锁林峡煤矿后,大量用燃料者皆用煤,此不但可以取暖,且亦间接保林也。临洮原系藏民居住地,该民族俗反对挖掘其土地,以为挖地可破其风水,而忠愍公在锁林峡之开矿,藏民不惟不反对而且心悦诚服,番民爱之呼曰「杨父」。忠愍公自叙云:「开此矿不在地利之开发,而在番民之悦服也」。语云:「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之哉」,诚非虚语也。
临洮人士感其恩德,于临洮城内设立椒山学校,又于城外东山设立忠愍公祠堂,以为永久纪念。每年分春秋二季举行大祭,犹如祭孔然。
忠愍公高风亮节,道德文章,人所共仰,其多才多艺书法与音乐,又为时人所称道。忠愍公之被贬也,由北京刑部员外郞,降至边远苦寒之狄道典狱史。及其寃明被升也。一日三迁,先山东诸城知县,继之南京调南京户部主事,三日迁北京刑部员外郞,权奸严嵩深知忠愍公之贤能,才堪大用,而深嫉之,无如忠愍公忠心耿耿,思念报国除奸心切,在其由南京赴北京途中运河船上,卽起草参勒严嵩十罪五奸。其夫人曾谏之曰:君参仇鸾开马市,而被贬至狄道三年,而今何又以卵抵石耶?忠愍公斥之曰:自古忠奸不两立,希勿多言。
忠愍公系正月初到北京,即呈递参严嵩之奏折,因年关官厅未开印,故被斥回。至第二次呈递奏折时,卽被嵩扣押,严刑拷打至死者再三再四。有其学生探监者,送给蚺蛇胆期减其杖创痛苦,忠愍公斥之曰:椒山自有胆,何蚺蛇为。

嘉靖皇帝深知忠愍公之忠君爱国之为人。如严嵩单独签奏杀忠愍公嘉靖绝对不准。适此时浙江定海被倭寇攻陷。嘉靖对守军负责人大怒,欲速严刑法办,严嵩以为有机可乘,乃签失定海责任之李天崇、张经二人,幷将忠愍公名附列于后,嘉靖在盛怒之下未经细察,卽批「处斩决」三字定案。

杨忠愍公在临刑前夜,撰自叙两万余字,并对其妻子女等,每人遗书一封。其在临刑前数分钟曾赋诗曰:「浩气还太虚,丹心照千古,生平未报恩,留作忠魂补。」据说末一「补」字,未读出,人头即落地了,此「补」字系后人所添。
杨忠愍公受刑后其同年进士,甘肃兰州之邹应龙,临洮之张兑溪,广西桂林之陈某,(忘记其名)又继续忠愍公之后,而参严嵩,嘉靖皇帝始知严嵩弄权误杀忠良杨继盛。遂免去严嵩职,杀其子严世范及其婿,又封杨忠愍公及设词祭。
临洮张兑溪先生家,建有通房两栋,内壁均系石墙,拓忠愍公两谏草原稿。临洮凤台书院忠愍公之亲笔联:「铁肩担道义,辣手着文章。」其祠堂于前淸同治五年回汉之乱被毁于火,乱平后,汉人又重建之以迄于今。

吾读史,见张睢阳有文文山史可法,诸先贤皆忠贞烈士,成为历史之伟人,为后世所崇敬,因其明人生之眞谛,所以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终能达到三达德人生最高之人格,杨忠愍公能发扬光大中国文化道统之精神,可谓千秋万世,名垂不朽矣。

杨继盛书法


杨继盛 寿徐文贞遗稿  手卷 水墨纸本
引首:29×65 cm.  书法:29×423 cm.
杨继盛 《劾严嵩疏稿》 河北省博物馆藏
游天华山  杨继盛  水墨纸本立轴
147.5 x 39.5 厘米,58 x 15 1/2 英寸
《杨继盛遗书》现存河北雄安新区容城县国家档案馆,为河北省首批列入《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的珍贵文献资料。《杨继盛遗书》为墨迹纸本,纵高31厘米,横长435厘米,楷书,字径1厘米左右,此遗书为杨继盛慷慨就义前为妻儿所书,分别为湖蓝纸本《谕贤妻张贞》和米黄纸本《谕应尾应箕两儿》两部分。全文共145行,约3 000余字。

《杨继盛遗书》及后世题跋形成于1555年至1935年,共126个题跋,人们熟知的刘墉、纪晓岚、帝师翁同龢、陈宝琛、袁世凯、徐世昌、严修等均有亲笔题词,是研究杨继盛书法的珍贵文献。
明 杨继盛《焦山诗》 石高35*宽64cm 共3石
注:
杨化昭(1891—1951)字德敷。容城北河照村人。杨继盛第十三世孙。曾先后就读于本县高等小学、定兴姚村陆军小学、北京清河第一陆军中学。1912年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一期步兵科。毕业后入选袁世凯模范团第一期受训,未几任连长。江浙战争时任第二十四混成旅少将旅长,战后辞职。后应河北省政府省长孙岳之邀,出任省警务处处长兼天津市厅厅长。1928年任南京政府参谋部中将高参。中原大战后,蛰居北平(今北京)。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日军侵占北平。日军驻北平之特务机关长渡边曾先后三次探访杨化昭,威逼利诱,劝其主持华北汉奸队伍。杨化昭不为日军利诱,更不肯做民族罪人,偕其老师程长发,秘密去天津,搭英轮经香港、广州到武汉避难,住在其学生张景华家中。这时中共地下党员梁蔼然、申伯纯与张景华等,同在鹿钟麟之军法执行总监部工作。杨化昭即与梁、申等同在张家吃住。同年秋,鹿钟麟调任河北省政府主席,兼冀察战区总司令。张、梁、申三人均随鹿到河北省敌后工作,杨化昭陪同其老师程长发到兰州,依靠其邓宝珊、拜襄华生活。直到抗日战争胜利后,返回天津。此时杨化昭之学生刘正鹏、张景华均在沈阳工作,邀杨化昭到沈阳做客。1951年杨化昭在沈阳逝世。


📷 

👨🏻‍💻 编辑:袁鹏

点分享

点收藏

点点赞

点在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