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作为初中生家长,我非常不想看到中考变简单、没有区分度

 成长教育漫谈 2022-07-13 发布于山东
努力!万变不离其宗  

看了好几年中考的“热闹”,很快自己家也要与之亲密接触了。

去年写文章就曾说过中考改革的趋势就是“变简单”(彼时还被很多人骂过),也看过不少地区中考变简单之后的各种更闹心的事情,然而这一切注定是自己孩子也要不得不面对的现实。



今年本地中考虽然不像北京那么的没有区分度,但成绩出来之后也着实令人瞠目结舌。

普高线大幅提升不说,由于本地采取的是传统的先报名后考试模式,结果高分段的人数暴增之后使得不少孩子出现了第一志愿没录上结果因为高分太多第二志愿也没进去只能掉进保底的第三志愿(通常都是最差的普高或者民办高中)。



这还是好点的,三个志愿都没被录上的也有

自从成绩出来之后,几乎每个群都在热议各种因为考试题变容易而导致的孩子遗憾滑档或者是一直没被看好“逆袭”成功的例子。

中考考题变得容易是有其目的性的。

比较容易想到的就是“减负”。



“双减”一经落地就展示出其“史上最强”的一面,而中考作为“减负”面前最大的一块绊脚石是绕不开的,如果不从中考动刀,那么减负就无从谈起,尤其是当中考出现了所谓的“教的不考”“考的不教”这种问题时,减负就会成为一纸空文。

除了这个原因之外,其实还有一个原因是很多人可能没有留意到的,那就是中考出题变简单之后,对高中学校也是一次间接的生源调整。



考题太简单就要求高分学生必须不能有任何失误。

以前是一分一操场而现在很可能是一分五操场、十操场,与此同时原本能力并没有那么强的孩子也会因为题目简单而考出更高的分数。

如此一来填报志愿就变得很关键了。



对于先考试再报名其实还好说,怕就怕是那种先报名再考试的情况。

而本地偏偏就是是后者,所以等中考成绩已公布,有很多孩子出现了滑档的问题,甚至有成绩还是很不错的孩子出现了“没学上”的问题。

这种例子往年也会有,但在今年额外多。



与此同时还带来了另外一个意想不到的变化——史上第一次中考成绩刚出来就有多所私立高中表示已经录满了……

一时间不少家长表示明年中考第一志愿是重点高中不变,但为了确保“有个好学校上”第二志愿直接报名还不错的民办学校就好。

原因很简单,重点高中的录取分数线和后面比较幼稚的高中录取分数线并没有拉开太多,而题目变简单之后考虑到各种偶然因素,最保险的报名策略就是尽量确保第二志愿直接能够“兜底”至于过去采取的第三志愿兜底的策略即便没用了。



事实上如果不是即将面对中考,如果只是作为一个旁观者会觉得这样的变化也无所谓。

因为他们会认为有多少“倒霉蛋儿”就会有多少“幸运儿”,因为他们会坚持认为无论是难还是简单学霸终究还是学霸……

但只有你近距离接触到了、感受到了你才会知道这事儿所带来的一系列影响远没这么简单。



就我个人而言,我不否认考题变简单会带来一定的减负效果,但作为中考应届生的家长,我还是依旧非常讨厌这种突如其来的变革的

我始终认为作为选拔性考试应该要有很强的区分度。

尽管从官方角度中考以后不会再有“分流”一词,且中考也已经实现了“两考合一考”的改革,但这都无法改变高中本身就是一次经过选拔之后的中学教育这一事实。



有些对难度降低称赞的人认为变简单就是要考查孩子们的仔细、细心,就会让孩子们不必过多刷题、上辅导班,就会起到减负的作用等等。

但我不这么看。

事实上难度降低之后,“刷题”的作用反而会更明显。



各种所谓的仔细、细心之类的态度、能力对绝大多数人来说,靠提醒、要求是没用的,最有效的掌握方式就是在不断地刷题过程中去练习,使之成为“机械记忆”

而考题容易依旧意味着未来的考试会更侧重“边边角角”和“灵活运用”的考查。

简单来说就是对大多初中生而言,他们必须把更多精力和时间用在“基础”学习上,再考虑到“仔细”“规范”等因素的影响,极少有人会确保自己一定不会出错,那么必然就会出现大量的学生进行着更多的“重复性”学习。



因为“重复”是绝大多数人解决“仔细”等问题绕不开的方式。

这样“应试”的模式下,会严重影响很多学生更好、更快适应高中阶段学习的能力培养。

关于“初高衔接”的问题,我想很多关注到的人都应该知道,这件事情不仅仅只是知识点的衔接一直存在问题,对大多数学生而言,他们的学习习惯、学习能力等等也需要有一个很大的调整才能够更好地适应高中阶段的学习。



中考变容易、更侧重基础考查之后,初中学校的教学重心一定往这个方向转,而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如果不额外自己给自己“加餐”而只跟着学校走,那么还是非常容易到了高中阶段出现各种不适的。

偏偏这个认识并不难获得,甚至一直以来提前为高中阶段学习做好一些准备的事情早就是很多初中生一直在做的事情。



那么这种变革之下,别的我不敢说,那些想考重点高中并且在未来想考入好一点大学的学生、学生家长,他们的学业负担只会增加而会减少——当成绩不能够反映出真实能力(尤其是上限)的时候,这样的成绩就已经失去了参考意义。

这个时候,就必须去看那个更高、更远的目标才行,因为这样才不会让我们浪费更多的时间。



当然,也不是说中考试题越难就越好,关于“教的不考”“考的不学”等问题的讨论早就有很多分析了。

写这篇文章的目的就是希望即将面对这样变革后中考的学生、学生家长能够清醒认识到这样变革可能会带来的那些不利的影响并能找到适合自己的破解之法。

例如,同样都是强调“重视基础”,那到底该如何重视、该如何去做,您是否已经很清楚了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