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年间,刘家埭刘老员外家有一对双胞胎,老大叫刘福贵,老二叫刘宝瑞。这两兄弟长得一模一样,要是穿着同样衣服,就连他们的父母都很难分辨。这老大刘福贵风流倜傥,放荡不羁,不思进取。而老二刘宝瑞聪慧过人,才华横溢,“四书五经”倒背如流。 这年,刘福贵、刘宝瑞兄弟两人去京城参加三年一次的状元,考完后两人住在客栈里静候佳音。一天,门外突然锣鼓喧天,只听衙役高声喊道:进士及第,第一甲第一名—刘宝瑞,请上马巡游!刘福贵、刘宝瑞一听,兴奋得狂跳不止,哥俩紧紧拥抱,热泪盈眶,更让刘宝瑞想不到的是他那篇《论天与地》的文章,字字珠玑,气势磅礴,乾隆皇帝看后赞不绝口,金殿上又见他仪表堂堂,谈吐不凡,当即就钦点刘宝瑞为新科状元。此事一时轰动整个京城,家喻户晓。 ![]() 三天后的一个晚上,刘宝瑞突然想起还在客栈的兄长,不知道他现在怎么样了,就急忙升轿直奔客栈打探。 刘宝瑞到了客栈,只见刘福贵面容憔悴地躺在床上,刘宝瑞忙上前问道:哥,你怎么了?刘福贵见弟弟官袍加身,气宇轩昂,不由得号啕大哭:哥哥我名落孙山,实在无颜回去面见父老乡亲,还不如一死了之。 刘宝瑞连连劝慰,刘福贵哪里听得进去,他从床上下来,“扑通”一声给弟弟跪下:哥要你现在就帮我。 刘宝瑞吓了一跳:你这是干什么?我现在怎么帮你? 刘福贵说:我不像你那么有才华,即使再考,哥哥我自知也是没有希望。咱俩长得如此相像,不如互相替换身份,你变成我,我顶替你,来年会考,你一样还会高中的。 刘宝瑞一听立刻变了脸色,厉声说道:你可知道这是欺君之罪,被发现可是要杀头的! 刘福贵说:没有人会知道的。我一定小心谨慎,绝不露出马脚,如果你不答应,我只有去死! 刘宝瑞心如刀割,忍不住流下眼泪,看着哥哥跪在那里用乞求的眼神望着自己,他不由长叹一声,扶起哥哥,说:好吧,不过你必须得答应我,要做一个好官,勤政爱民,为百姓多做好事。如果让我发现你贪赃枉法,欺压百姓,我一定不会轻饶你! 刘福贵忙说:我发誓;我一定做到,否则不得好死!于是,刘宝瑞就把自己写的那篇文章默下来,交给哥哥,告诉他一定要熟记于心,然后两人互换了衣服,临别的时候刘宝瑞再三嘱咐:你赶紧乘轿回翰林院,不要担心,我明天就回家。你今后的名字叫刘宝瑞,我叫刘福贵,切记!切记!叮嘱完后,刘宝瑞泪眼涟涟,目送哥哥刘福贵乘轿远去。 不久,刘福贵被任为翰林院大学士,进入官场后他如鱼得水,上任头一年,政绩突出,随即又掌管刑部要职,权力大了,刘福贵渐渐地变了,从收取一些好处费到胆大妄为,贪赃枉法,弄得满朝文武都跟着学,一时间整个官场民不聊生,百姓水深火热…… 第三年阳春三月,桃花盛开,刘宝瑞再次进京会考,他真不愧是才高八斗,那篇如千军万马、恢弘雷霆的文章令乾隆皇帝拍案叫绝,立刻钦点为状元并宣召觐见。 乾隆一见刘宝瑞,不由大吃一惊,说:你怎么跟刘大学士长得如此相似? 刘宝瑞忙解释道:刘大学士和我是双胞胎兄弟。 乾隆一听龙颜大悦:你们兄弟皆有惊世之才,同为状元,实乃我大清兴旺之兆,将永传为人间佳话。 后来,刘宝瑞被封为钦差大臣,皇上亲赐尚方宝剑,着他巡游各地督察政务,惩治腐败。刘宝瑞也不负皇命,他铁面无私,秉公执法,许多贪官污吏纷纷落马,黎民百姓无不拍手称快。 这天,钦差刘宝瑞返京途中,突然听到轿外有人高喊“冤枉”,探头一看,只见一姑娘跪在前面,手举状纸,拦轿喊冤,刘宝瑞立刻命令:停轿,状纸拿过来。 待刘宝瑞接过状纸一看,不由大吃一惊,原来姑娘要告的竟是当朝一品大学士、也就是他的亲哥哥刘福贵!刘宝瑞于是赶忙命人把姑娘带回府中,经详细询问,才弄明白。原来,这姑娘名叫欧阳婉儿,今年十八岁,是御使欧阳大人的小女儿。欧阳大人曾几次上折弹劾刘大学士,但都因为证据不足,被皇上给驳了回来。后来,两袖清风的欧阳大人被刘大学士设计陷害,全家问斩,只有欧阳婉儿逃脱一死。她得知钦差刘大人铁面无私,就冒险拦轿喊冤,已在此等候了三天。 ![]() 刘宝瑞听完欧阳婉儿的哭诉,便说:这个案子实在太大了。为了安全,你暂且住在我府上,待我有了充分的证据,我一定严办! 这天晚上,刘宝瑞躺在床上,辗转反侧,为官以来,听到不少关于兄长结党营私、草菅人命的事,看来这都不是谣传……刘宝瑞正这么想着,忽听外面一阵喧哗:有刺客!抓刺客呀!院内巡逻的侍卫们大声喊着,刘宝瑞一听,暗叫“不好”,立刻披衣出门,这时侍卫前来禀报:有一黑衣人越墙而逃。刘宝瑞急急来到欧阳婉儿的房间,推开门一看,只见欧阳婉儿倒在血泊之中,胸中插着一柄短刀,已经奄奄一息,她见了刘宝瑞只说了句“我爹是冤枉的”,就断了气。刘宝瑞呆呆地看着她,一字一句地说:我定会还你个公道! 欧阳婉儿的死令刘宝瑞愤怒无比,愧疚万分,也加重了他对兄长的怀疑,决心要查个水落石出。这天,恰好乾隆接到了几个参刘大学士的奏折,看完后龙颜大怒,就把刘宝瑞召来。刘宝瑞见了乾隆皇帝,立刻奏道:为整肃吏治,请允许臣展开调查,以堵众人口舌。乾隆静静地望着他,说:朕召你来,就是想让你查清此事。 经过细致而周密的侦查,终于找到了几个涉案证人,可是,还没等到正式审讯,都被暗杀灭口,皇上得到回禀后,无奈地说:如果真是无凭无据,此案就到此结束吧。 这天,正是刘宝瑞、刘福贵兄弟两人的生日,刘宝瑞邀哥哥刘福贵到府上饮酒庆贺。兄弟俩把酒言欢,其乐融融。酒过三巡,刘宝瑞说:哥哥,平日里饮酒过量时,没有把当年你顶替我做了状元的事告诉别人吧? 刘福贵说:这可是欺君之罪,关系到你我的生死,怎敢吐露半个字? 刘宝瑞接着说:身为一品大学士,皇上委你高官给你厚禄,为什么还要陷害那么多忠诚大臣?幸亏知情人都被你杀了灭口,死无对证,要不然定将大祸临头! 刘福贵冒火地说:他们这些人处处和我作对,我岂能容忍?顺我者生,逆我者必死! 刘宝瑞又问:难道你忘了当年我们交换身份时,我怎么跟你说的吗? 刘福贵“嘿嘿”一笑,说:记得,我也想做个好官,可官场似赌场,一步错,百步歪啊! 刘宝瑞又说道:你贪污了那么多银子不说,还杀害了许多无辜的人,真令我痛心啊! 这时,刘福贵的眼里渐渐露出了阴毒的光,他说:我不心狠手辣,就办不成大事,就不会有今天! 刘福贵话音刚落,突然听到有人朗声说道:可惜啊,从今天起,你就没有明天啦!刘福贵回头一看,只见乾隆皇帝,怒容满面地从屏风后面走了出来,身后还跟随着几位大臣。刘福贵立刻明白上当了,这一切都是弟弟安排的!他恶狠狠地瞪着弟弟刘宝瑞,再也说不出一句话来。 乾隆皇帝喝道:来人,扒下他的官服,打入天牢,等候处置。刘福贵被拖下去后,刘宝瑞惶恐地跪下:请皇上治臣的欺君之罪。 乾隆亲自扶起了刘宝瑞,说:朕念你忠心为国,大义灭亲,就降你为扬州知府,并罚你把名字改了! 从此,刘宝瑞更名为刘墉,他夜以继日拼命地忙于政务,废寝忘食鞠躬尽瘁,经常累得连走路都直不起腰来,时间一长,积劳成疾,脊椎就变形了,他的后背就成了个罗锅。 数年后,刘墉又被乾隆皇帝重新启用,召回京城官拜中堂,成了首辅大臣。据说,他就是民间传颂的“宰相刘罗锅”。 |
|
来自: 老大姐嗨 > 《收藏的民间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