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寻找老呼市——美食系列之焙子

 青城历史聊斋 2022-07-13 发布于内蒙古

    一块关乎呼市老百姓早点的食品——焙子在呼市已经有超过百年的历史了,焙子是将发酵的白面兑食用碱揉匀,再分别掺入植物油、糖、盐、鸡蛋等,成形后放入特制的炉灶先烙后烘烤而成。成品有白焙子、牛舌头、油旋、罗锅、千层、油酥、豆沙焙子、糖焙子、咸焙子等,形状各异,口味有别。在追溯其既往发展的历史变迁中显得颇有意思。按照历史记载焙子与历代小吃毕罗、胡饼——烧饼等存在着必然的血缘关系。细琢磨起来,“内陆的烧饼和呼市的焙子应为同宗,而毕罗和胡饼则是它们的老祖宗,而籍贯则是胡地,当时塞北边陲。据蒙族朋友说烧饼是蒙语,那这样,烧饼和焙子就更是同宗了。呼市的焙子到底都有那些鲜为人知的历史,一切还需从历史开始谈起。

   呼和浩特的过去共有两城,即“归化城”“绥远城”,归化城建于明朝,而绥远城则建于清朝,筑城时间相隔164年。

   归化城俗称旧城,绥远城因为相对归化城晚一些则称新城。而具有惊人一致的是,两城在修建时均用了三年时间,这就是传说中的三年两城的说法,而作为焙子这样一个重要的食品,贯穿其中,形成了民间的俗语“三年两城一焙子”的说法。

关于焙子的最早记录的历史,源于明朝隆庆六年阿拉坦汗率土默特部落来到敕勒川,仿照元大都建“库库和屯”时,条件艰苦,而当时的背景是,明朝长期顽固坚持不同蒙古地区“互市”政策,致使这一地区在炊具方面异常奇缺。

而在这样的情况下,原先所流传的“温石而炊”的毕罗在制作工艺上有了突变。

  民间传说,当时出现了“择片石层层叠积若山,以火烘之,待石温热,取两片上下焙一面团,因压熟后自然成饼,忌石为火所裂”的制作工艺。

  而与焙子相关的历史典故,还有与此相关的另一则趣闻。清朝乾隆年间,建绥远城时,清政府从山西各地召集了大批民工建窑烧砖烧瓦,而在这个过程中,对于众多民工而言,吃饭亦是大事情。建城主事儿的官员通智听了当地老人的话,于是又把“温石而炊”的法子重新上演了一番。

  历史上呼和浩特的焙子的经营者们,一看你用量大,就会想法的搭建一个大的炉台”,用以满足需求,往往会“一开炉就能从中掏出上千个焙子”,据民间人士介绍说,这个手艺唯独老呼和浩特的先人们会,别的地方没有这样的人才。

  时光流逝,关于焙子的知名度一直到民国年间,依然还有人提起“做了焙子去呼市好卖”的说法,直到今天,呼和浩特周围的人家在婚丧嫁娶中情急之下还会说出:“这可是上百口子人吃饭啊,实在不行到呼市买上几百个焙子去”。种种迹象表明,呼市应该是“焙子的集散地”,这一点名不虚传。

    而关于焙子的各种传说亦在坊间不断流传,据说,当年冯玉祥将军来呼和浩特,还曾专门差人寻访旧城“会用焙子楼的人”,其目的是为了他的兵马伙食而去。

    现如今,焙子铺在呼市街头巷尾随处可见,呼市人还创造性的发明出“辣焙子”,感觉只要是能吃的都可以夹进去,吃的大汗淋漓,不亦乐乎。相信焙子会让越来越多外地人接受并喜欢吃,而不是总误解焙子是“被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